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姥山平興寺開山世行老和尚安詳舍報

太姥山平興寺開山世行老和尚安詳舍報

老和尚生平簡歷

上世下行老和尚,字傳常,號定願。俗姓蘇,父蘇孝清,母葉氏。原籍閩東福鼎市沙埕鎮舊城村人氏,生於民國丙寅年(1926)十月廿七日寅時。民國三十二年(1943)七月三十日,時年十八歲,在蓮華寺禮上青下涵法師為師,皈依三寶,於當年十一月十七日舍俗出家,法名世行,字傳常。一心侍師,親近恩師十三年。

1954年,離開恩師,前往浙江馬站大義寺,親近青意法師,參加農業生產。1956年,受戒心切,前往浙江普陀山,住密多茅蓬,親近玉潤老和尚。當年冬天,得知廣東南華寺開壇傳戒,於農歷十一月初八日進堂學習,本煥老和尚為說戒,一百一十七歲上虛下雲老和尚為得戒大和尚,具足三壇毗尼。至臘月初八日,戒期圓滿,往江西雲居山真如寺參拜虛公戒和尚,慈悲開示,只說三字:戒為師。後返回普陀山,住普濟佛光茅蓬,親近深日法師三年,蒙付臨濟正法,賜法號定願。

1958年,師回福鼎,秦嶼冷城靈峰寺。1963年,立志朝山,重返普陀山,後參學浙江、江蘇、安徽、湖北、陝西、四川、河南等古剎,至上海會見明暘老法師,請益佛法;朝禮九華山、廬山、終南山、峨眉山、五台山等名山,頗有感應。六月初,承根通老法師介紹,掛單碧山寺。六月初八日,參拜密宗大德能海上師,聽講顯密要義,蒙上師慈悲,於七月十五日結夏圓滿後,命接當行堂,有緣服務大眾。

1964年春,碧山寺請任典座,職掌大眾齋粥,勤儉節用,深得大眾讚許。1966年,國家形勢動亂,農曆十一月離五台山,回歸家鄉。翌年春,移錫靈峰,參加靈峰寺生產隊。1975年,參學閩南,至南普陀寺、廣化寺參拜見性、圓拙等老法師。應昭明寺邀請,前往管理寺務。

1977年,經政府領導安排,上太姥山,住平崗茶場,領眾熏修,農禪並重。次年,獲圓拙老法師資助,創建五間石頭房,成為坪崗佛教徒茶場,平地而起,興作道場,故名平興寺。

1978年,黨和政府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普陀山依止師正慧法師來函,邀請前往重建寺院。1979年正月初四,師往普陀山,助修復建梅福庵、大乘寺,重興道場。

1982年春,回太姥山平興寺。1983年,應政府邀請,前往瑞雲祖寺,重建大雄寶殿、凈業堂、華藏樓,千年古剎,煥然一新。1986年,任福鼎市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兼任市人大代表。

1990年春,回平興寺,修建大雄寶殿、僧舍。1992年春,平興寺由界詮法師負責寺務。於是,陪恩師涵公上人朝禮各大名山古剎,至九月中旬,回太姥山平興寺。

1995年冬天,弘法香港。後前往冷城靈峰寺,修建大雄寶殿、僧房,古剎重輝,龍天歡喜。1998年冬,修建福鼎慶雲寺,為居士開示佛法。

2001年十一月十七,老和尚萬緣放下,回平興寺閉關靜修,涵公上人送關。老和尚於關中禮三千佛懺共385部,閱《華嚴經》36部;每夜設放大蒙山,施食法界眾生,共3234堂。2004年臘月初八出關,涵公上人啟關,大眾祝八十大壽。

2005年元月,傳法與界靜、界銘、界富。3月,前往寧波阿育王寺。次年,回瑞雲寺侍奉恩師涵公上人。後至印度、西藏等地朝聖,法緣殊勝。2006年農曆八月十二日,涵公上人舍報歸西,為報師恩,念佛追思,建涵公上人舍利塔。

2012年秋,老和尚欲剋期取證,隱入寧波古阿育王寺閉關靜修,禮佛、誦經,日夜不輟。2015年冬出關,12月30日回平興寺。

2018年3月15日亥時,安詳示寂於平興寺,住世93,僧臘75,戒臘63。

老和尚秉性耿直,清淡自守,持戒精嚴,安貧樂道;一生誓願修建梵剎,創建平興寺,重興瑞雲寺、靈峰寺、慶雲寺等道場;廣參多學,足跡遍佈於全國名山大川,修苦行於普陀山、五台山;慈悲開示眾生,法化於浙江、福建兩地;熱心提攜後學,攝受青年僧伽,培育法門龍象;一心念佛,禮佛誦經,西方為期,堪為僧中典範。

祈願世行老和尚不舍眾生,乘願再來

來源 | 太姥山平興寺

大公佛教

以心印新 助夢前行

文章、視頻等內容為 大公佛教原創

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公佛教 的精彩文章:

每日一偈 消歸自心
「雲一樣的潛行 請不要真的遠離」 純一法師在一誠長老追思讚頌大典上深情致辭

TAG:大公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