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十年戰爭的歐洲騎兵軍備令八旗鐵騎聞風而逃

三十年戰爭的歐洲騎兵軍備令八旗鐵騎聞風而逃

第一·建制

在三十年戰爭剛剛開始時,帝國軍隊只有一個胸甲騎兵團,但是他們的數量在戰爭的前九年飛速增長,在1627年帝國軍隊已經擁有11個胸甲騎兵團。通過升級輕裝火槍騎兵的鎧甲裝備,這個數字繼續增加,在1631年達到24個團,在1633年達到了38個團,在接下來短短的兩年內,帝國軍隊中現役的胸甲騎兵團數量達到了58個,並在1641年達到了61個團的數量巔峰。在接下來的兩年里胸甲騎兵團的數目有所縮水,但是在戰爭的最後五年里依然維持著40個團的數量。所有的正規騎兵團,包括胸甲騎兵在內,都由一個總指揮部與若干野戰連隊組成。

神羅鐵騎


第二·盔甲

胸甲騎兵使用的盔甲在一開始非常接近於十六世紀的騎士們使用的款式,但是出於實用價值和花費的考慮,在十七世紀,騎兵盔甲的材質和數量都逐漸下降。然而,為了有效的抵禦威力越來越強勁的火器,鎧甲的重量卻顯著增加了;鎧甲被要求能夠抵擋全裝葯的重型火繩槍的攻擊。每件鎧甲上能夠抵禦重型火繩槍的面積是不同的,某些鎧甲的設計是為了能夠在正面完全免疫火槍的攻擊,因而其重量變得非常沉重,這個時期胸甲騎兵穿戴的鎧甲平均質量是25千克,而有些可能達到40千克;不過大多數的胸甲騎兵鎧甲只有胸板部分能夠防抵禦重型火繩槍。

覆蓋全身的板甲在這個時期非常罕見,不僅僅是因為重量上的原因,更主要是出於戰術的變化,需要每一個作戰單位擁有更高的靈敏性。在三十年戰爭進行到一半時,胸甲騎兵們普遍穿戴著一套覆蓋面積是從頭部到膝蓋的四分之三板甲,而這套板甲一般會被漆成黑色以防止鏽蝕。除了胸板和背板外,他們還戴著各種式樣不同的頭盔:通常是能夠抵禦手槍彈丸的匈牙利式的「龍蝦尾」頭盔或面罩頭盔。一種風格樸素的晚期型面罩頭盔最常被胸甲騎兵們使用,這種面罩頭盔往往帶有人臉般的外形,開有觀察小孔,有時還具有鼻孔或嘴巴;面罩頭盔的一種造型模擬了人類骷髏的外觀,德國人稱之為「死亡之首」頭盔,它還有一個不太為人知的名字叫做薩瓦式頭盔。胸甲騎兵的脖子有護頸甲保護,肩甲、臂甲、護肘甲也一應俱全,包括手部也有著鐵手套。胸甲騎兵的大腿則由鉸接起來的環片腿甲所包裹,護腿甲的長度會一直拖到騎兵所穿長筒皮靴的頂端。

常見的面罩頭盔

「龍蝦尾」頭盔

骷髏形的薩瓦頭盔

盔甲是一種昂貴的裝備,以至於只有少數的指揮官能讓整個團的騎兵都裝備這種盔甲,但是這個時期的歷史記錄者們堅持認為裝備盔甲是值得的。在一些缺乏盔甲防護的帝國騎兵於1632年的呂岑會戰中臨陣脫逃之後,華倫斯坦寫信給巴伐利亞將軍阿爾德林根稱:「在呂岑會戰中,裝備了鎧甲的騎兵與無甲騎兵之間的差距體現的非常明顯,前者堅持戰鬥,後者逃跑。所以,在這個冬天裡,所有的上校都應該給他們手下的騎兵準備好胸甲」

儘管帝國軍的胸甲騎兵往往比他們的對手擁有更好的護甲,但是為了給越來越多的軍隊供應足夠的鎧甲,生產出來的「軍需供給盔甲」只得降低生產質量並簡化鎧甲設計。從前的「豆莢」形胸甲輪廓變得越來越扁平,儘管它依然保持了胸甲中間突起的脊線直到小腹部位的銳角,以彈開重型火繩槍的彈丸。

與此相對,護腿甲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鼓起,這是同時代民用服飾的「泡泡褲」風格在盔甲上的體現,這一點倒是給經常暴露在重型火繩槍火線下的大腿提供了更好的保護。

奧地利格拉茨軍械庫里收藏的大量十七世紀胸甲騎兵盔甲

這一時期,鎧甲上的裝飾變得越來越少,同時鎧甲的板塊本身也更經常被漆成黑色而不是打磨光亮;當然,指揮官的盔甲總是更時髦的,一般都會有著各種各樣的飾物、印花和雕鏤(這些工藝並不會影響盔甲的強度)。只有最富有的那些人才能負擔的起一套最高質量的盔甲,這種盔甲的表面一般帶有用鑲嵌的金銀描繪而成的神話故事場景和金箔飾物,它們由少數大師級盔甲工匠製造,這些人通常為帝國皇家盔甲作坊工作。

這件華麗的盔甲屬於十七世紀早期的一位西班牙貴族所有,採用的工藝極其奢華,盔甲裡面還包有一層使得使用者穿戴更舒適的天鵝絨內襯,現藏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第三·武器

按照所使用的主武器的不同,胸甲騎兵可以分為兩種。小部分胸甲騎兵繼續使用傳統的歐式重型騎兵長矛,這種武器的運用在十七世紀初期就已經逐漸減少。騎兵長矛通常長達3-4米,在行軍途中經常被垂直的攜帶著,此時長矛的尾端會插在一個鐙狀容器里,或者夾在騎兵的皮靴與馬鐙之間。當衝鋒號吹響時長矛將被平持,陣型的前兩排騎兵將首先把長矛平舉成一道水平的矛牆開始衝鋒,接下來第三到第六排騎兵也會依次平端長矛發動進攻,而隊列的最後兩排通常作為後備,保持不動。

持矛騎兵

十七世紀早期的騎兵操典《馬背上的戰爭藝術》中的插圖,使用長矛的胸甲騎兵與主要使用火器的胸甲騎兵

長矛胸甲騎兵的訓練

隨著騎兵長矛逐漸被淘汰,另一種以火器為主要武器的胸甲騎兵在戰場上的地位開始愈加重要,他們的主要武器是一對輪簧手槍,這種手槍最初被用於執行「半迴旋」戰術,後來被用於近身混戰。這對手槍通常被插入固定在馬鞍兩側的槍套里。隨著戰爭的發展,輪簧手槍從十六世紀晚期的「噴煙者」短管手槍逐漸進化為更長的火器,其槍管的長度從30-35厘米逐漸伸長到40-50厘米乃至更長;同時,手槍一開始的圓球形握柄末端也逐漸變為檸檬形或卵形,最終在1620年定型為更寬的「魚尾巴」形狀。

魚嘴握柄的輪簧手槍

所有的胸甲騎兵都裝備有一把直刃劍,該劍的設計既可用於突刺也可用於劈砍。在三十年戰爭的早期,最為常見的重騎兵劍是一種十六世紀後期就開始大量運用的雙刃長劍,帶有直的或「S」形的顎叉,並在顎叉兩側飾有小環。這些劍後來進一步的演化為更多不同的式樣並被整個歐洲的騎兵們使用。而同一時期的單刃騎兵彎刀則大多具有一個標誌性的貝殼形護手,發源於德意志南部地區的一種被稱為「辛克萊」式的彎刀則是刀劍史上最早的籃狀護腕設計,帶有延長的護手和大的三角形護板,上面裝飾著被箭穿透的心形或鑽石形的圖案。另一種「瓦隆劍」具有標誌性的、以延長的顎叉形成的彎弓型護指,一直連到劍柄的末端,並在兩側包裹有「漁網」形的穿孔護板。除了這種瓦隆劍之外,當時還有一種劍的劍柄更為時髦,這就是發展自同時期的民用決鬥細劍、由帝國的著名將軍戈特弗里德·海因里希·馮·巴本海姆伯爵發揚光大的「巴本海姆劍」,它同樣具有直的或S形的顎叉與護板,但是通過額外的細條與金屬圈構成的「籃球筐」形可以為持劍者提供更好的手部防護。

「瓦隆劍」的劍柄

貝殼形護手彎刀

帶有大型護板的「辛克萊」彎刀

由民用細劍發展而來的巴本海姆劍


第四·戰術

羅克魯瓦戰役

胸甲騎兵一直是十七世紀戰場上主要的突擊力量。然而,在攻擊這個時代訓練有素的、由長矛步兵保護下的火槍手陣列時,傳統的騎兵長矛衝擊能起到的作用已經越來越小。儘管一旦實現了將步兵陣型打散的目的之後,騎兵就可以沖入人群中揮舞自己的刀劍,但是騎兵一方最初的攻擊還是逐漸發展為必須依靠手槍來進行。在十六世紀,歐洲軍隊發展出了一種不需要直接接觸步兵就可以將其陣型打散的「半迴旋」騎兵戰術,最初這種「半迴旋」是一種輕騎兵戰法,由裝備著手槍的輕騎兵通過不斷持續的開火逐步瓦解步兵的陣型,之後再由使用騎兵長矛的重裝騎兵對已經動搖的步兵陣型發動衝鋒。在執行這種戰術時,裝備手槍的輕裝騎兵會排成至少六排縱深、每列寬6-20人不等的陣型,以小步慢跑的速度向敵軍的方向邁進。當最前排的騎兵距離敵方步兵到30米左右的距離時,將他們的馬頭向左調轉,拔出手槍向敵軍步兵開火;然後跑向隊列的尾端重新裝填彈藥,由下一排騎兵繼續射擊,如此反覆。這個開火過程會不斷持續,取決於敵方步兵到底會崩潰還是繼續堅守陣地;如果敵軍步兵在「半迴旋」的打擊下出現了潰退的跡象,那麼重裝長矛騎兵就會立刻發動衝鋒將其殲滅。然而,這種戰術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它實在是過於累贅和緩慢;在許多情況下騎兵一方的火力往往不足以對敵方步兵陣列產生足夠的殺傷,相反步兵裝備的重型火繩槍卻擁有比騎兵的手槍遠得多的射程,這種戰術意味著把騎兵暴露在了敵方步兵兇猛的多的火力網中。

因此,在三十年戰爭中「半迴旋」戰術的運用完全失敗了。不過,騎兵們繼續把手槍用於其他的戰法中。作為騎兵衝鋒過程中的一部分,前兩排騎兵會在拔出劍之前近距離的發射他們的手槍,隨後的騎兵也可以選擇或是直接拔劍進入混戰,或是輪到自己時也拔出手槍。隨著1630年之後鎧甲使用的減少,一些有經驗的帝國指揮官,如拉依蒙多·蒙特庫科利伯爵,往往偏好在衝鋒過程中一直手握刀劍,把手槍保留到殺入敵方陣中時再使用。

穿戴半身板甲的胸甲騎兵

有些持不同意見的學者聲稱「半迴旋」戰術在十七世紀依然有著良好的運用,但實際上把這個時期的騎兵戰法稱為「半迴旋」是錯誤的,三十年戰爭中的騎兵使用的是一種新的衝鋒戰術:前排的騎兵發射他們的火器給敵軍造成混亂後閃到一邊,此時後面跟進的持劍騎兵馬上沖向敵軍。有一種可能是,當騎兵一方士氣低落時,在前排的友軍發射火槍之後後排的騎兵缺乏勇氣去拔劍衝鋒,導致整個騎兵部隊只是不斷重複「開火-撤退」的場景被錯誤的描述成了在使用老舊的「半迴旋」戰術。

實際上,許多十七世紀早期的軍事理論家從來沒有提到過「半迴旋」一詞,無論是1612年出版的由帝國騎兵將軍Giorgio Basta*生前所著的論述騎兵戰術的書籍,還是四年後軍事理論家Jacob von Wallhausen所編寫的足以與其媲美的騎兵操典《馬背上的戰爭藝術》,這兩個作者都沒有提到過「半迴旋」。在赫爾曼·雨果(Hermann Hugo)在1630年編寫的關於騎兵發展歷史的書籍中,只是簡單的提到,「半迴旋」曾經是一種被火槍騎兵用來對付步兵的戰術。

卡賓槍騎兵

半迴旋戰術與騎兵長矛都被淘汰之後,胸甲騎兵被訓練要在貼身混戰之前一直禁止開火。現在所有的騎兵都被訓練從慢走開始發動進攻,逐步加速至小跑並拔出武器,然後在最終的進攻階段前驅使他們的馬匹達到極速。這種方法需要士兵具有更高的勇氣和更嚴格的訓練,否則訓練不足的士兵將會在最終進攻前畏縮不前,在敵軍的面前逃走。與之形成鮮明對比,這種戰術對訓練更好、更具有積極性的戰士而言更有吸引力,他們將會反覆多次衝擊敵方的陣型。隨著戰爭進程,這種進攻方式被運用的越來越多。在布萊騰菲爾德會戰中,蒂利的胸甲騎兵對瑞典騎兵發動了兇狠的衝鋒。在呂岑會戰中,皮克羅米尼和他的胸甲騎兵團對瑞典人連續衝鋒了八次。一名叫Sydenham Poyntz的帝國僱傭胸甲騎兵曾經記載,在其中一次衝鋒中,皮克羅米尼的胸甲騎兵直接貫穿而過,將瑞典國王的芬蘭騎兵部隊撕出了一個大口子。在同一場戰役中,帝國胸甲騎兵與帝國步兵一起,完全的摧毀了瑞典軍隊的精英藍色旅:當瑞典人進攻帝國軍中央時他們被comargo上校的步兵團壓制住正面,同時立即遭到了帝國胸甲騎兵從側翼發動的毀滅性衝鋒。

受遺留下來的十六世紀戰術的影響,這些穿著重甲、騎乘高頭大馬的大塊頭們組成密集大陣,通常有6-12排的縱深以及6-20人的正面寬度。而在戰爭開始後,他們分散成較小的騎兵中隊,就如同1620年的白山戰役中一樣,由更大的其他友軍騎兵中隊輔助。後來,巴本海姆把他手下一千人的強大胸甲騎兵團分成十個百人小隊,增加隊形的縱深以減少隊形的正面寬度。與此相反,華倫斯坦把他規模相似的部隊展開成六個部分,以擴大衝擊時對敵方部隊的打擊面積,後來很快他的方法被證明更加成功。在被瑞典人俘虜的1639-1641年間,蒙特庫克利元帥寫了幾本關於騎兵戰術的論文,在文中他設想將帝國騎兵陣型列為4到5排,並強調帝國騎兵應該搶佔步兵側翼的位置並在其後方作為預備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日節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最可怕的一次暗殺 導致數千萬歐洲人喪生
世界獵奇向:19世紀歐洲的人頭收藏文化

TAG:日日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