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何日本對中國歷史很感興趣,而中國卻對日本歷史不感興趣?

為何日本對中國歷史很感興趣,而中國卻對日本歷史不感興趣?

現今日本對中國歷史的重視程度,從每年出版的中國史研究的著作和論文數量上就一目了然。以代表日本史學界最高水準的《史學雜誌》為例,在介紹「東洋史」的部分,分為「亞洲一般」、「中國一般」、「中國古代」、「中國中世」、「中國近現代」、「朝鮮」、「北亞、中亞、西藏」(將西藏單獨出來,很不喜歡)、「東南亞、大洋洲」、「南亞」。其中中國研究部分的分量比其他國家和地區還要多。而在介紹「西洋史」部分,只按時間區劃分「理論·一般」、「古代」、「中世」、「近代」、「現代」。而在《日本史年表》中,本國紀年旁邊也都會寫上中國的朝代年號以為比照。

應該說,日本人除了本國史,最重視的就是中國史了,這應該沒有異議。

日本重視中國史,是自古以來的「以華為師」的「傳統」的一部分。有文字記載以來,中國與日本的最早接觸是在漢代,日本當時尚處於奴隸社會,其歷史才剛剛開始。此後,日本朝廷為學習中華先進文化,不斷送出留學生和留學僧,儒家經典和佛典相繼流入日本。在我們既有認知中,似乎日本人格外重視儒家經典,但其實他們對「經」、「史」、「子」、「集」都有所研究。日本的政治模式往往借鑒大陸,所以統治者們也往往喜歡看中國的史書,從中學習治國方略(比如德川家康就愛讀《貞觀政要》,武將們則喜歡讀《三國志》)。正如中華從通過夷狄發現了自己,日本始終將中國作為一面鏡子。強大的鄰國總能激發民族的鬥志和自卑感,中國既是日本的偶像,也是要趕超的競爭對手。中國如同巨大的磁場,一舉一動都影響著鄰國,中國悠久漫長燦爛輝煌精彩紛呈的歷史具有的無窮魅力也自然深受日本推崇。歷史研究固然要照進現實,日本對中國史的學習也是了解當下中國行為模式的重要參考。所以,即便現在美國影響日本影響世界,但日本最重視的外國史還是中國史。

相比日本的中國史研究,我國的日本史做的就不盡如人意。古代天朝一直將日本當作忽遠忽近又可有可無的化外之地,史書記載的內容也不多。近代以來,日本積極接近西方,融入世界,實現了對中國的暫時性超越,這之後國人才真正將日本作為研究對象和學習對象。中國近代史中有兩個時期是學習日本的高峰,其一是清末民初,其二是改革開放初期。這兩個時期翻譯了日本的學術著作,引進日本的科學技術,並且聘請日人顧問。對日本歷史的研究也理所當然取得了快速發展。但只要看看日本講談社出版的《中國的歷史》系列,再看看我們的日本史研究著作,其差距還是一目了然。目前我國世界史的研究重心和熱點基本放在了美國史上面,這也容易理解。因為現在對世界和中國影響最大的國家就是美國,日本已經到了次要位置,日本史研究也顯得有點雞肋了。

中國正在成為引領世界的超級大國,我也相信取代美國的地位也只是時間問題,但諸如日本史研究這樣的「軟實力」仍然是需要不斷提升的短板。這也是我們日本史研究者們的歷史使命。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智囊 的精彩文章:

此人讓日本畏懼!這就是日本崇拜中國學說的原因
古代的開國皇帝、守業皇帝和末代皇帝有何異同?

TAG:歷史智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