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vivo X21 評測:「劉海屏」加屏幕指紋,這就是下一代全面屏手機該有的樣子

vivo X21 評測:「劉海屏」加屏幕指紋,這就是下一代全面屏手機該有的樣子

要說手機市場過去半年最流行的東西,肯定非全面屏莫屬。

6 英寸左右的 18:9 的屏幕,輔以收窄的上下邊框,全面屏手機迅速取代了此前流行多年的 5.5 英寸 16:9 屏幕,成為當前智能手機中最主流的產品形態。

不過手機廠商和上游元器件廠商對全面屏手機形態的探索顯然不會就此停止。在 18:9 全面屏手機僅僅流行了半年後,全面屏手機又迎來了新的形態——異形屏。

和半年前不變的是,vivo 再一次趕在大多數同行前面發布了採用這種新型屏幕形態的手機,型號從 X20 換成了 X21。

6.28 英寸 19:9「劉海屏」

我們先從 vivo X21 變化最大的屏幕說起。

vivo X21 採用了一塊來自三星的 AMOLED 異形屏,最大的特徵無疑是頂部中間的這塊切掉的「齊劉海」區域,vivo 把它叫做「超窄 U 型槽設計」。

相比起大家熟知的 iPhone X 上的「齊劉海」,vivo X21 的「劉海」要明顯短了很多,差不多只有 iPhone X 寬度的 60%。

當然了,這主要是因為 iPhone X 的「劉海」內擺放了複雜的原深感攝像頭模組,vivo X21 的設計沒有那麼複雜,不過 vivo 在這個「劉海」里也加了點不一樣的東西,具體會在下面的人臉解鎖部分詳說。

更短的「劉海」,加上更大屏幕尺寸,讓 X21「劉海」兩側的「兔耳朵」區域比 iPhone X 寬了差不多一倍,這讓 vivo X21 有足夠的空間在這裡顯示電量、Wi-Fi、運營商、藍牙、情景模式等狀態欄信息,不用像 iPhone 那樣,想看個電量還得拉下來控制中心。

在屏幕四周邊框的控制上,vivo X21 做得也相當不錯,左、右、上 3 個邊做得都要比 iPhone X 稍窄一點。「下巴」部分,vivo X21 控制地也要比市面上大多數 18:9 全面屏手機來的更出色,即便是和 iPhone X 全世界獨一份的翻折 COP 封裝相比,vivo X21 也沒有被落下太多。

具體的參數部分,不考慮圓角切割的影響,vivo X21 的屏幕對角線長度為 6.28 英寸,解析度為 2280X1080,長寬比為 19:9。

作為對比,目前市面上主流的 6 英寸 18:9 全面屏解析度通常是 2160 X 1080,vivo X21 相當於在橫向像素點數量相同的情況下,在縱向要多出了 120 個像素點。此外,如果仔細看的話,vivo X21 是要比 6.01 英寸 18:9 全面屏的 X20 略微窄了一點的,不過差距不大。

顯示效果上,只要你不是極少數對 AMOLED 調光方式敏感的用戶,vivo X21 這塊 AMOLED 面板的表現也是比較出色的,亮度、通透性都很高,對比度、黑色顯示更是 AMOLED 天然的優勢,天冷時的拖影問題也要比同級別的 LCD 好很多。

此外,vivo X21 的屏幕還增加了對 DCI-P3 色域的支持,不過鑒於幾乎所有 app 和圖片視頻內容都還是 sRGB,DCI-P3 色域目前的應用還是比較有限的。

我反倒是希望 vivo 可以考慮給 X21 加入屏幕色溫調節的選項,X21 默認的屏幕色溫依然是「標準」的偏冷,雖然這種風格符合大多數用戶的習慣,不過想認真修個圖的話,偏冷的色溫還是會帶來些小麻煩。

超過 90% 的超高屏佔比

在手機尺寸無法不斷增大的情況下,vivo X21 這種「劉海屏」設計可以讓手機的顯示區域更接近物理邊緣,從而在同樣的尺寸下「塞」進更大尺寸的屏幕,讓全面屏更加「全面」。

事實上,在屏幕尺寸更大的情況下,vivo X21 的整機尺寸甚至比包括 X20 在內的主流 6 英寸 18:9 全面屏還要小了一圈。至於具體的屏佔比,根據 vivo 的說法,X21 達到了 90.3%。

關於部分用戶關心的「劉海屏」會不會對日常使用造成干擾的問題,根據我使用 iPhone X、Essential Phone 以及 vivo X21 的經驗,我的觀點是:基本不會。

在豎屏使用時,「劉海」兩側的屏幕區域可以用來顯示狀態欄,加上多數 Android app 已經適配了沉浸式狀態欄,豎屏使用手機時「劉海」基本不會帶來什麼問題。

橫屏時,和 iPhone X 類似,在使用已經對異形屏做了適配的視頻類 app 中,滿屏觀看視頻時,「齊劉海」會遮住一小塊區域,這多少會有點干擾。當然了,你可以選擇不鋪滿屏幕,讓屏幕左右留下一些「自然」黑邊。

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由於 vivo X21 的屏幕 4 角採用了類似 iPhone X 的超大圓角切割,為了保證防止屏幕底部的圓角「切掉」顯示內容,vivo 也像 iPhone X 那樣,把屏幕最底部也「切」掉了一塊,具體的效果大家可以參考下面的截圖。

在鎚子便簽、Pocket Casts 等底欄不是白色背景的 app 中,這一塊看上去還是有點煩人的,類似問題在 iPhone X 發布之初也有,這個基本只能靠後期 app 進行適配。不過考慮到未來 vivo X21 這種大圓角異形屏是整個行業的趨勢,這個問題應該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被解決。

超窄中框和弧面玻璃厚度帶來的好手感

除了屏幕上的大變化,vivo X21 在外觀其他部分也有了不少調整。

vivo X21 和 vivo X20

機身材質上,vivo X21 終於放棄了用了多年的全金屬,改用了近期越來越流行的「金屬中框 + 雙面玻璃」設計。

和其他採用類似設計的手機不同的是,vivo X21 左右兩側的金屬中框寬度要明顯更窄,只有 3 毫米左右,側面中框的邊緣直接過渡到 3D 玻璃後蓋上。

這種處理和 Galaxy S8 有點異曲同工的意思(只不過 vivo X21 的正面不是曲的),好處有兩個:第一是可以通過弧面設計提高握持手感,第二是可以讓手機看上去更薄,雖然實際上 vivo X21 的厚度相比 X20 是略有增加的。

由於左右兩側的中框部分太薄,vivo X21 的 SIM 卡卡槽從側面轉移到了底部,支持雙卡雙 4G。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眾多新上市的手機紛紛砍掉 3.5 毫米耳機插孔的情況下,vivo X21 依然保留了 3.5 毫米耳機插孔,不過插孔的位置從 X20 的底部挪到了手機頂部,並且內部同樣保留了 AKM 的 AK4376A 獨立音頻晶元,內放音質相比 SoC 配套的 codec 有一定優勢。

意料之中的屏幕指紋,意料之外的人臉解鎖

和 vivo 前幾代 X 系列不同,這次的 X21 系列沒有再提供一大一小兩個版本,而是只有 6.28 英寸一個屏幕尺寸,vivo X21 的兩個型號主要的區分是指紋。

根據指紋識別方案的不同,vivo X21 有後置指紋和屏幕指紋兩個版本,後置指紋沒什麼可以說的,依然是熟悉的味道,屏幕指紋則是這次的亮點功能。

在這之前,vivo 已經推出了具備屏幕指紋功能的 X20 Pus 屏幕指紋版,這次的 X21 屏幕指紋版用的是同樣的方案,指紋識別感測器是 Synaptics 的 Clear ID FS9500,指紋識別位置同樣位於屏幕下方中間。此外,vivo 還為 X21 定製了不影響屏幕指紋的貼膜,出廠時會直接貼上。

實際使用中,相比起傳統的電容式指紋,vivo X21 屏幕指紋的識別速度要略慢一些,在按下之後需要多停留半秒鐘左右的樣子。另外,大家可以在按屏幕指紋時稍微多用點力氣,可以進一步有效地提高解鎖成功率。

作為第一代的屏幕指紋,vivo X21 的屏幕指紋表現距離目前已經很成熟的電容式指紋還是有點差距的,不過考慮到屏幕指紋為全面屏帶來的久違的正面指紋解鎖體驗,加上目前還沒有其他手機廠商推出可量產的屏幕指紋手機,vivo X21 的屏幕指紋無疑依然是一個大亮點。

除了指紋,vivo X21 也保留了 Face Wake 人臉解鎖功能。

解鎖的速度、成功率什麼的都和 X20 區別不大,光線良好的情況下基本都是「秒解」。

vivo 還表示 X21 的人臉解鎖用到了 3D 景深數據,號稱可以檢測人臉面部的 1024 個特徵(這數字貌似有點眼熟),原理應該還是相機 CMOS 的 Dual Pixel 結構取得的相位數據,雖然肯定和 Face ID 沒法比,不過應該比直接用 2D 數據靠譜點。

X21 人臉解鎖功能最大的亮點是暗光解鎖。

我們知道,除了 iPhone X 的 Face ID,其他手機的人臉解鎖用的基本都是前置攝像頭的數據,這意味著在外界光線較差、前置攝像頭無法收集到準確數據的時候,手機的人臉解鎖體驗會有大幅度地下滑,甚至是完全不可用。

不過這個問題在 X21 屏幕指紋版上是不存在的,這是因為 X21 額外加了一顆紅外補光燈,光線差的時候可以用紅外光來對臉部補光。

實際體驗中,即使是在接近全黑的環境,X21 屏幕指紋版的人臉識別也幾乎可以做到「秒解」,和光線好的時候幾乎沒什麼差別,這個表現讓我們非常驚喜。

需要強調的是,vivo X21 人臉解鎖的這個大「殺招」只在屏幕指紋版上才有,普通的後置指紋版是沒有的,大家務必注意。

綜合來看,有了完成度較高的屏幕指紋和「無懼黑夜」的人臉解鎖,vivo X21 屏幕指紋版可能是目前量產的所有 Android 手機中解鎖體驗最好、最完善的一款。在供應鏈高度一致、產品很難拉開差距的國產手機中,解鎖體驗就是 vivo X21 最大的產品競爭力之一。

熟悉的驍龍 660,更強的 AI 能力

除了屏幕、指紋、外觀、配置等硬體上的特性,vivo X21 這次還花了比較大的篇幅強調了 AI 相關的特性。

原因不難理解,在經過了初期的探索後,AI 在手機上的應用場景越來越豐富,對應的軟硬體開發平台也越來越完善。不出意外,在未來一段時間的手機發布會上,AI 相關的佔比可能會越來越高。

在聊 vivo X21 的 AI 之前,我們有必要先說一下高通剛剛發布的人工智慧引擎。

今年的 2 月 21 號,在 MWC 2018 開幕前,高通正式推出了自家的人工智慧引擎 AI Engine(Qualcom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ngine,AI Engine),用於提高設備端(比如採用驍龍 SoC 的手機)上 AI 相關的運算能力。

不過和同樣強調設備端本地 AI 運算能力的麒麟 970 不同的是,麒麟 970 的本地 AI 運算是通過一顆額外定製的 NPU 晶元來實現的,而高通的 AI Engine 並不需要增加專門的晶元,而是通過配套的驍龍神經處理引擎(Neural Processing Engine, NPE)軟體框架,從 SoC 中已有的 CPU、GPU、DSP 中選擇最合適的硬體來進行 AI 相關的運算。

至於麒麟和高通的方法哪種效果最好,不是我們今天要關注的問題(現在也沒有一個相對公正的方法來判斷),但二者的目的都是一樣的:讓 AI 相關的運算在手機等終端設備上跑得更快、更高效。

根據高通官方提供的信息,目前 AI Engine 支持的平台包括了驍龍 845、驍龍 835、驍龍 820 以及驍龍 660。

回到 vivo X21 上,這次 vivo 官方強調的「高通驍龍多核神經網路加速晶元 660 AIE」,應該就是使用了高通的 AI Engine 平台做 AI 相關的運算,SoC 本身應該和之前的驍龍 660 是一樣的。

當然了,由於 AI Engine 可以明顯提高 AI 相關運算的表現,所以對於消費者來說,「660 AIE」是有實實在在的意義的,不是「噱頭」。

vivo 把 X21 搭載的 AI 技術「Jovi AI 引擎」,根據 vivo 的說法,Jovi AI 引擎可以學慣用戶的使用習慣,從而智能預測和識別不同的使用場景,做到智能地調取資源,提升手機性能和遊戲表現,同時更好的控制手機功耗。

在我使用 vivo X21 接近一周的過程中,它的系統流暢度也的確讓我非常滿意,無論是日常 app 的打開、多任務切換,還是王者榮耀等遊戲,X21 處理起來都沒什麼壓力。相比起我之前用過一個多月的 X20(4GB + 64GB),X21 的表現也要略好,不過這可能和 X21 的 6GB 運存有一定關係,至於 Jovi AI 引擎到底對 X21 的性能表現有多少加成,不太好判斷。

至於續航,X21 的表現相比起 X20 略有進步,比 iPhone X 稍好,大多數用戶堅持個一天問題應該不大。另外,vivo X21 依然用的依然是雙引擎閃充,對應的技術應該是高通 QC3.0,充電介面還是「熟悉」的 Micro USB。實測剩餘電量 20% 的情況下,20 分鐘可以充 35%。

除了「隱藏」在手機中的 Jovi AI 引擎,vivo X21 的 AI 還有 3 個具體應用場景,分別是:AI 美顏、AI 場景相機、Jovi AI 人工智慧助理。

AI 美顏就不多說了,就是通過機器學習針對不同的用戶給出更合適的美顏方案。至於 AI 場景相機,顧名思義,就是手機通過本地的 AI 計算能力,智能識別包括夜景、運動、逆光、人像、美食等在內的 14 個場景,然後針對不同的場景智能進行調整,類似的功能在華為 Mate 10、榮耀 V10 這兩款採用麒麟 970 SoC 的手機上也可以看到。

最後是 Jovi AI 人工智慧助理,它又包含了 3 個主要功能:智能場景、智慧桌面、智慧識屏。

智慧桌面就不多說了,指的就是負一屏的多功能卡片,至於智能場景,指的是手機可以智能地將手機上的重要信息(比如機票信息、酒店預訂信息、天氣)進行聚合併在適當情況下發出提醒,類似功能 X20 上也有,不過 X21 的選項和支持的信息要更加豐富。

智慧識屏是個新增功能。這是一個系統級別的全局功能,在任意界面中長按一段文字即可觸發,觸發後可以智能提取需要的文字信息,根據提取出的內容,用戶可以直接快速地打電話、查找商家、看地圖、查看快遞信息等信息。

類似的功能在 EMUI、MIUI、Smartisan OS 中也可以找到,算是一個提高效率的好辦法。不過由於我手上這台評測機固件暫時還加入這個功能,只能之後再詳細體驗了。

拍照:不變的「味道」,多了 AI 加持

在核心的 CMOS 等相機硬體部分,vivo X21 基本延續了 X20 的規格,只是攝像頭位置採用了近期「流行」的左上方豎向排列。

前置和後置主攝的 CMOS 完全相同,預計依然是三星的 2L9,1200 萬像素,單像素尺寸 1.28 微米,支持 Dual Pixel 全像素雙核對焦,關閉全像素對焦後可以輸出 2400 萬像素照片。另外,前置鏡頭光圈為 f/2.0,後置光圈是 f/1.8,後置主攝旁邊還有一個 500 萬像素的副攝像頭,用於記錄景深數據,後期做模擬虛化。

功能上,X21 強調的依然是基於圖像魔方技術的逆光拍照功能,通過激進的 HDR,在逆光場景時依然可以拍出人物主題足夠清晰的照片。

相比起 X20,X21 相機主要提升的點是加入了基於 AI 的功能,主要是更智能地 AI 美顏以及可以辨別 14 個場景的多場景識別。另外,vivo X21 還加入了類似 iPhone X、iPhone 8 Plus 的人像光效功能,模擬出攝影棚光、舞台光、單色光等效果,不過這個功能在上線後暫時只支持相冊 app 中加入,無法像 iPhone 那樣在拍照時直接預覽不同的光效。

由於我手上這台評測機搭載的固件還沒有加入這些功能,暫時還無法判斷 AI 對 X21 的拍照有多少加成。儘管如此,在目前這個非正式版固件下,vivo X21 的拍照表現也依然是可圈可點的。無論是對焦、測光、自動 HDR,vivo X21 的表現在 3000 元檔產品中都屬上成的,畢竟拍照是 vivo 一貫的優勢點。

以下樣張均使用 vivo X21 拍攝,無任何後期。

高完成度下全新的異形屏和屏幕指紋

繼 18:9 全面屏之後,異形屏(以「齊劉海」為主)正在快速地成為新一代全面屏手機的「標配」,這一點大家從近期不斷曝光和上市的各種「劉海屏」新機上應該也可以看出來。

和半年前的 X20 一樣,在這一波正在到來的異形屏大潮中,vivo 再一次通過 X21 趕上了「早集」。更重要的是,vivo 並沒有「趕早」而影響產品的完成度。

從屏幕邊框的控制、全面屏手勢、軟體適配,到 AI 相關功能的打磨,再到工藝、手感、配置等基礎功能,vivo X21 都體現了很高的完成度。在這個基礎上,vivo 還在高配版本上加入了屏幕指紋這個行業至今仍然獨一份的功能,讓 X21 在均衡之外同樣不乏亮點。

vivo X21 提供了冰鑽黑、極光白、寶石紅三個顏色可選,所有版本均標配了 6GB + 128GB 存儲,售價方面,vivo X21 後置指紋版為 3198 元,而屏幕指紋版為 3598 元。

最後,大家怎麼看 vivo X21?歡迎大家在評論里分享你的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之選 的精彩文章:

「萌新編程號」編程教育機器人幸運用戶
這套好玩的可編程摺紙玩具,也許是孩子學編程的啟蒙老師

TAG:極客之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