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一度成為世界第三核大國的烏克蘭,近年為何發展舉步維艱

曾一度成為世界第三核大國的烏克蘭,近年為何發展舉步維艱

烏克蘭這個國家在蘇聯時代承擔了蘇聯軍事工業和重工業發展的重擔,蘇聯解體以後分家的時候,繼承了蘇聯軍事工業和重工業相當大部分產業,理應在繼承蘇聯遺產上基礎上發揚專長,在該領域佔有一席之地。而現在烏克蘭為何經濟發展如此緩慢,甚至被後起的越南等國超越?

從蘇聯分家以後,烏克蘭發展緩慢既有自身內在的因素,也有外部環境影響,共同制約了烏克蘭的發展,銘蘇先生簡單給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烏克蘭的地緣關係。

烏克蘭位於歐洲東部,東部與俄羅斯接壤、南瀕黑海,北與白羅斯毗鄰、西與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諸國相連。烏克蘭地理位置相當重要,是歐盟與俄羅斯地緣政治的交叉點。

烏克蘭領土大部分分布在波德平原,因此土地肥沃,烏克蘭被譽為歐洲的糧倉,是世界糧食出口大國。當然優越的地理環境,自然引起周邊國家的羨慕。

歷史上烏克蘭的祖先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基輔羅斯被蒙古人所滅,後來這一地區又受到日耳曼人、奧斯曼土耳其人的入侵。從14世紀起受立陶宛大公國和波蘭等國的統治。17世紀烏克蘭與俄羅斯結盟,成為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二戰時,由於烏克蘭處於德國跟蘇聯之間,首先受到德國的攻擊,之後被德國佔領,戰爭中遭受嚴重損失。

1991年烏克蘭脫離蘇聯成為獨立國家,烏克蘭結束了337年和俄羅斯的結盟歷史,此後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

烏克蘭跟俄羅斯結盟長達300多年,所以在蘇聯時期將烏克蘭視為重要組成部分,將蘇聯的重工業和軍事工業布局在烏克蘭境內,以至於分家的時候烏克蘭繼承了蘇聯時代大約35%的軍工產能,軍工企業多達3594 家, 職工300萬人。包括兩座主要的洲際導彈生產廠、安東諾夫飛機設計局、位於黑海尼古拉耶夫港的黑海造船廠。

安東諾夫飛機設計局主要負責運輸機的研製生產,設計製造了很多經典飛機,如安-2輕型飛機;安-10、安-12等中型運輸機及其改型;安-22「安泰」和安-124「魯斯蘭」等重型運輸機;其中安-225「哥薩克人」超重型運輸機是世界上載重量最大、飛行距離最長的飛機之一。

黑海造船廠是蘇聯唯一能建造航母的船廠,「庫茲涅佐夫」號、「瓦良格」號及夭折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均在此建造。

除了繼承了大量的軍工企業,烏克蘭分得的軍事力量也十分可觀。包括78萬名現役軍人、6500輛坦克、7150輛裝甲車、1500架飛機、7000多門大炮、350艘軍艦,1272枚洲際導彈核彈頭,2500枚戰術核武器。

烏克蘭通過分家,儼然成為一個軍事大國和核大國,擁有核武器的數量排在美國和俄羅斯之後,世界第三。

但是對於烏克蘭這樣只有60萬平方公里、5200萬人口(1991年)的國家來說,要這麼多武器幹嘛用呢?就連維護保養的費用都負擔不起。所以,除了把自己繼續使用的留下以外,對於多餘的裝備能賣的就賣,不能賣的只有銷毀,賣不出去的只有閑置成為廢銅爛鐵。中國購買的瓦良格號航母原來是為蘇聯海軍建造的,當時還未完工,結果蘇聯解體後沒有資金了。對於全部的核彈,烏克蘭選擇全部銷毀,而很多坦克、飛機由於沒有賣出去,最後被廢棄。

另起爐灶的烏克蘭理應放下蘇聯的包袱,輕裝上陣,創造屬於自己的經濟發展奇蹟,可是現實情形是烏克蘭的發展舉步維艱,這是為何呢?

首先,蘇聯工業分工體系留下的後遺症。

大家都知道蘇聯是由於過分注重軍事工業和重工業發展,導致經濟結構長期畸形,以致於人民生活水平長期得不到改善,進而引起蘇聯的解體。而烏克蘭正是蘇聯布局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的重點區域,這同樣造成了烏克蘭經濟結構的畸形發展,而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輕工業卻被忽視,以致於發展嚴重滯後。當然,歷史上形成的這種局面短期內不容易改變,以致於現在的烏克蘭仍靠出口軍事和重工業產品為主,而輕工業產品卻嚴重依賴進口。

其次,地緣關係帶來的政局不穩。

烏克蘭地處俄羅斯和歐盟之間,俄羅斯和歐盟為了拉攏烏克蘭,在烏克蘭國內支持不同的勢力,以致於導致烏克蘭國內局勢動蕩。由於克里米亞問題,西方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使烏克蘭的處境更加堪憂。

再次,經濟改革成效甚微。

烏克蘭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各種問題,試圖通過經濟改革,促進經濟轉型發展,但是改革進行了這麼多年,未看到明顯的成效。

綜上,由於歷史和地緣等多種因素形成了烏克蘭目前積重難返的局面,烏克蘭要想走出目前的困境,既需要穩定的發展環境,又需要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銘蘇先生 的精彩文章:

作為阿拉伯世界的帶頭大哥,沙特能否扛起阿拉伯世界統一的大旗?
希特勒臨死前最遺憾的是日本沒有聽從他的建議一起進攻蘇聯?

TAG:銘蘇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