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鄉下老人用一生的積蓄打發剩餘的時光,只求挽回晚年有幸福

鄉下老人用一生的積蓄打發剩餘的時光,只求挽回晚年有幸福

父親的病痛

陳紅耀

父親在不到一年時間裡,已經是第二次住院了。第一次是在2010年的冬季,記得那些日子天氣特別的冷,冷得讓人寒心。這一次是雷雨即將的2012年4月22日的下午,晚上的雨下得很大,父親的肺部出了很多血,病得很嚴重。就在父親入院的前幾天,天天到鄉鎮衛生院來纏醫生,其真實目,是想花很少的錢來治好他的病。

父親很是糾結,總是在錢和命的問題上反覆糾纏,在他眼裡,注射到身體的藥水和吃進肚裡的膠囊是很貴很貴,可能他賣一周的小菜掙的錢,只夠他在醫院裡住上半天或者是打上一針,他很是擔心手中那點積蓄,如同他的身體一樣,因一場病而耗盡。他還知道如果這次不住院治療,命就不會長久。68歲年紀,疾病使他成為了是一部即將報廢的機器,隨時都可能癱瘓。從種種跡象表明,父親很怕死去,雖然很清苦的活在這個世上。

父親年輕的時候很風光的,當了多年的村官,修長的身材,風趣談吐,村裡有很多女人喜歡他,但從沒鬧出緋聞。為人正直,行為卑微,處事謹慎的父親,一生也沒有出過幾次遠門,最大的城市到過離家不到100公里的宜昌城,最遠到過山西昔陽的大寨,每當他給說起這事,總是津津樂道,因為村裡象父親這把年紀的人們,大多沒出過遠門,數父親最有見識。

父親膝下有三子一女四個孩子,兒女還算孝順,村裡都誇他教子有方,現在已是四世同堂的父親,這讓他很是得意,自比他爹強,因為在他十八那年,爺爺五十掛零得了「大肚病」離開了人世。但他也不滿意的地方,自己風光半身,兒女們卻很平淡,職業農民,家境一般。先說老大吧,用老大自己的話完全可是概括他當前的處境,在他兒子(也就是父親的孫子)沒有成家之前,他只養家三口人,而後添了孫子,老大要養活一家五口,農忙務農,農閑務工,生活的重擔讓一個四十多歲的人,比實際年齡多長十歲。再說老二,孩子幾年大學念完,已是拙荊見肘,好不容易熬到孩子畢業了,可找工作又成了件難事,很多事還得出錢擺平,在他心裡老二至今沒有脫離「苦海」。父親不願意在眾人提老三,老三和媳婦離婚多年,隻身一人在田裡打拚,還指望著日子好點了,討個媳婦成個家。「老三不容易呀!」父親時常發出這樣感嘆。最後說女兒吧,女婿條件好點,手頭有些零碎,那是為讀高中的兒子準備上大學的,這錢要花在關鍵時刻。

每當父親想到這些,想到治病住院花錢,心裡涌動陣陣悲涼和酸楚,他實在不忍心找兒女們開口提錢的事。為了這一天,父親是有些準備的,在剛到五十多歲的時候,父親變得比年輕時還要勤快,因為他想實現人生最後一個理想——攢錢養老。父親用了十幾年時間,起早貪黑,省吃儉用,足足攢了兩萬多元,就這筆積蓄著實讓父親高興了好一陣子,可沒過多久,他發現這錢越來不夠花了。他開始抱怨這飛漲的物價和失敗的人生……

買米錢變成了買葯錢,他不得不接受這個無情的現實。父親「攢錢養老」希望最後還是落空了。

父親躺在醫院的病床上,無奈地望著一瓶瓶流進身體的藥水,手裡攥著一張張收費單,精神的折磨不亞於病痛的折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劇樂觀 的精彩文章:

TAG:劇樂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