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將副司令率團出訪 出邊境直奔美國軍營 用三箱機密文件換美金

中將副司令率團出訪 出邊境直奔美國軍營 用三箱機密文件換美金

二戰結束後,曾經不可一世的德國被一道水泥牆分成了東德(民主德國)和西德(聯邦德國)兩個國家,這兩個國家在上世紀冷戰時期,成為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和以蘇聯為首的華約相對抗的橋頭堡,美國和蘇聯在這兩個國家都部署了大量的精銳部隊,建立了數個海軍基地和空軍基地,部署了大批坦克、火炮以及軍艦和戰機。

蘇軍駐德集團軍群共有11個坦克師,6個機械化步兵師,共計編成3個坦克集團軍, 2個合成集團軍,1個航空軍,最多時總兵力近50萬人,擁有各型主戰坦6900餘輛、各種戰機940多架、武裝直升機200餘架,其規模比東德人民軍規模還要大!而美國駐西德空軍基地則是美國當時駐外最大的空軍基地,美國駐歐洲司令部總部也設在西德境內斯圖加特的帕克兵營,美國陸軍第5集團軍/特遣隊,美國陸軍第1步兵師,美國陸軍第1裝甲師等多支陸軍部隊也駐紮在西德境內,最多時兵力達到了20多萬人。包括美國第1裝甲師(基地位於德國威斯巴登)、第1機步師(基地位於德國伍茲堡)總兵力約5萬人至今仍駐紮在德國。

兩個超級大國在邊境線兩側嚴陣以待,劍拔弩張,不僅是在戰術上互不想讓,其心理戰、策反戰也開戰的非常熱鬧,大功率高音喇叭天天喊話,誘惑力十足的宣傳單漫天飛揚,在這一方面,美國人確實比大大咧咧的蘇聯人發揮的出色,小規模甚至是成建制的駐東德蘇軍都冒死爬過柏林牆投奔了西方陣營,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於蘇聯經濟而已衰敗,軍費支出捉襟見肘,駐德官兵連正常維持生計的軍餉都發不出來了,投奔西方陣營的嘩變事件越來越多,連許多高級軍官都坐不住了。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由於種種原因,美蘇關係有所緩和,美蘇駐德軍隊也不像以前那樣橫眉冷對、勢不兩立了,雙方還經常互派代表團相互參觀學習,1987年6月,蘇聯駐德某坦克集團軍中將副司令應邀率團出訪西德,副司令率領九輛軍車浩浩蕩蕩開赴出訪目的地,但是該車隊剛過邊境線,中將副司令就突然率領兩輛軍用吉普車脫離規定路線直奔美國駐德兵營投奔了美國,用三箱軍事機密文件換了10億美金,副司令以及6名隨行人員連夜被一架美國軍用飛機送往美國,至今仍下落不明,是死是活成了一個謎。

聚峰評l論2018.03.1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聚峰評論 的精彩文章:

這國第一大壩已被多枚導彈鎖定 美坦言:此壩已成戰略防禦累贅
40架戰略轟炸機1萬名特種兵抵達敘利亞?戰鬥民族開始復仇!

TAG:聚峰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