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平行宇宙的理論是真實的,穿越過去就是穿越到另一個宇宙中

平行宇宙的理論是真實的,穿越過去就是穿越到另一個宇宙中

有時科學所推論出的許多場景 , 讓唯物主義者聽起來像是地道的迷信 , 不知是否有人能從中給自己找出什麼理論上或對現實生活以什麼「活生生」的解釋。但理論是真實的,而理論推斷出的結果卻是「想當然」。有些科學家提出新的觀點:我們生存的空間並不是唯一的,而是有另外一個或者幾個同時存在的空間,它們彼此間平行,互補相擾,但是它們當中發生的事情卻是相似的。這就是著名的令人驚奇的平行空間理論。

讓我們先來看一個著名的「祖母悖論"。其大意是說:如果我們通 過時空隧道回到了過去,遇見了我們的祖母,而我們又不幸害死了祖母 , 那麼既然祖母在年輕的時候就死了 , 未來的我又從哪裡來? 既然沒有了我 , 我又怎麼會回到過去害死祖母? 這樣便產生了一個悖論。這個悖論是建立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基礎上。 廣義相對論認為我們的宇宙是平行相通的 , 可以通過孔洞回到過去。 正如所設想的一樣 , 如果回到過去成立 , 就必然產生上述的悖論。 在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中 , 我們又被告知時間和空間是彼此聯繫的 , 由於光速恆定 , 所有運動 , 甚至時間本身都必須與之相對應 , 由此時間也是相對的。 於是 , 人們為解釋上述悖論 , 提出 「 平行宇宙" 的概念 , 這就是霍金的 「平行空間理論」。

是否有另一個你正在閱讀和本文完全一樣的一篇文章? 那個傢伙並非你自己 , 卻生活在一個有著雲霧繚繞的高山 、 一望無際的原野、 喧囂嘈雜的城市 , 和其他七顆行星一同圍繞一顆恆星旋轉, 並且也叫做 「地球" 的行星? 他 ( 她) 一生的經歷和你每秒鐘都相同。 然而也許他 ( 她) 此刻正準備放下這篇文章而你卻打算看下去。 這種 「分身" 的想法聽起來奇怪而又難以置信, 但似乎我們不得不接受它,因為它已為各種天文觀測的結果所支持。如今最流行同時也最簡單的宇宙模型指出,離我們非常遙遠之處存在一個和我們的銀河一模一樣的星系,而那其中正有個一模一樣的你。雖然這距離大得超乎人們的想像 , 卻毫不影響你的 「分身" 存在的真實性。 該想法最初起源於很簡單的 「 自然可能性" 而非現代物理所假設 : 宇宙在尺寸上無限大 (或者至少足夠大 ) , 並且像天文觀測指出的那樣一一均勻地分布著物質。 既然如此 , 按照統計學規律便可以斷定 , 所有的事件都會發生無數次 : 會有無數個孕育人類的星球 , 它們之中會有和你一模一樣的人一一一模一樣的長相、名字、記憶甚至和你一模一樣的動作、 選擇一一這樣的人還不止一個 , 確切地說,是無窮多個。

最新的宇宙學觀測表明 , 平行宇宙的概念並非一種比喻。 空間似乎是無限的。 如果真是這樣 , 一切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必然會發生 , 不管這些事有多荒唐。 在比我們天文觀測能企及範圍遠得多的地方 , 有和我們一模一樣的宇宙。天文學家甚至計算出它們距地球的平均距離。你很可能永遠見不到你的「影子"們。你能觀測到的最遠距離也就是自大爆炸以來光所行進的最遠距離:大約140億光年,即4 ×10^26米一一定義了我們可觀測視界的大小,或者簡單地說,宇宙的大小,又叫做哈勃體積。同樣,另一個你所在的宇宙也是個同樣大小的球體。以上便是對「平行宇宙"最直觀的解釋。每個宇宙都是更大的「多重宇宙"的一小部分。

如果從普朗克常量來解釋目前的宇宙,我們更容易論證平行宇宙存在的可能性。所謂的普朗克常量,就是最基本的能量表示單位。我們所存在的這個星球上,每個物質都有小到不可劃分的單位,我們通常用原子來表示這個最小單位,同樣,每個物質都有能量,有的能量大,有的能量小,那麼能量也應該有個最小的單位,物理學上把這個最基本的能量單位稱為普朗克常量。任何物質所包含的能量都是普朗克常量的整倍數,不過這僅僅局限於我們所存在的這個世界。

如果,我們把這一規律無限地延展,勢必會有一個普朗克常量不是我們所認知的普朗克常量的世界存在。比如用「 1 "來表示我們所知世界的普朗克常量的數值即「普朗克常數",如果另一個世界的普朗克常數的取值是「 2 ",那麼另一個世界就是建立在普朗克常數為「 2 "的基礎之上。而從1到2之間又有無數個可取的值,因此可能平行存在的世界也就應該是無窮無盡。 可是我們為什麼看不到它們 , 感覺不到它們 , 如果位置重疊 , 我們和它們相遇而看不到對方 , 會不會撞在一 起呢 答案是否定 。 最能直接表示兩者之間關係就如同奇數和偶數。 奇數與偶數之間不會有交點 , 永遠這樣平行存在著 ,

所以他們相遇時會毫無阻礙地穿過對方隊列 , 即不可能感知對方 , 更不可能相撞。同樣 , 普朗克常量不一樣的兩個世界就如一排奇數和一排偶數 , 是能量最小單位的不一樣把我們分在了兩個空間 , 不可能感知對方 ,更不可能相撞。

雖然理論上這樣的時空可以生成無窮多個 , 但並不能真的像奇數與偶數一樣可以從中取出多個值。 通過解普朗克常量方程 , 科學家們只能得出方程的幾個合理的解 , 由此可以構造出幾個可能存在的平行空間。 但在量子物理學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下 這些平行空間也可能是不穩定的 , 如果由這些不確定的普朗克常量構成的平行空間 , 就存在消亡的可能。

那麼,對於「祖母悖論"而言,也可以這樣認為,宇宙有無數個平行的空間 , 於是也就能產生無數個並行的時間。 即使我們不幸害死了祖母,在這個時空的我就不可能存在,而另一個時空的祖母還活著於是我也還存在。按此說來,平行宇宙也無所謂「前置"與「後置" 之分,任何物質都在運動,都在分化,小到一個粒子,無時無刻,說擴分就分,世界也因此一直在分化。比方說走路,我在路上走著,前方隨時可能出現兩條路,我在思考是選擇走左邊還是選擇走右邊?於是, 世界在我的選擇中一分為二 一個我走了左邊,另一個我走了右邊,這一分化便決定了我這個世界可能的命運 , 選擇走左邊的我下一秒鐘可能遇到一個乞丐 , 於是 , 世界又開始分化 , 我又得決定是否需要施捨 ; 走右邊的我可能遇到一位妙齡女郎 , 從而有機會與她結伴同行 。是不是很奇妙呢? 命運因選擇而有了不同的結果。 這一點 , 在尼古拉斯 · 凱奇主演的科幻電影 《預見未來》 中得到了淋漓盡致地體現。說到因果關係 , 我們會想到 「蝴蝶效應"。

引用網上的解釋 , 只南美洲業馬孫河流域的蝴蝶 , 偶爾扇動幾下翅膀 , 可能引起美國德克薩斯的一場龍捲風。 其原因在於 : 蝴蝶翅膀的運動 , 導致其身邊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地變化 , 由此引起連鎖反應 , 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用辯證法來說:事物是普遍聯繫的。如果追述宇宙起源於一場大爆炸,那麼大爆炸一瞬間的動能、方向、速度等等,決定了之後所有發生的事物,或許也決定了你我的出生和死亡。這樣想一想,我們的現實世界也充滿了無比的樂趣呢!

不過,一切都不是定數,因為量子物理學中也有著不確定性。如一個電子撞擊一個質子既可能轉向左邊也可能轉向右邊,因無法把握這種不確定性,因此,電子轉向左邊或轉向右邊的兩種可能性也就形成了兩個平行的宇宙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玄之玄又玄 的精彩文章:

黑洞蒸發的現象真實的存在,而霍金卻解釋不了當中的原因
為什麼天空出現彗星時,地球上就出現蛋殼上描有彗星的雞蛋呢?

TAG:玄之玄又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