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進化!進化!從未停止的進化!

進化!進化!從未停止的進化!

一天,我偶爾在圖書館的書架上看到了地質學家許靖華撰寫的《大滅絕——尋找一個消失的年代》。一開始,被這種宏大的題目所吸引,我草草翻閱了幾頁,覺得非常有意思,竟然一口氣讀完了。

許靖華雖然是一位專業的地質學家,但文筆非常流暢,描述引人入勝,且多有驚世駭俗的妙論。

圖 1 地質學家許靖華(左)和彗星撞地球想像圖(右)

作為一名生物學研究的從業者,從一開始被灌輸的觀念之一就是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達爾文本身也一直在迴避使用「進化」這個詞語,按照達爾文的原意,更確切的表述是「生物適應性變化學說」)。進化論被視作生物學第一個大一統的理論,進化論的提出甚至被視作生物學從博物學分離而成為獨立科學的標誌事件,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進化論是生物學的聖經。

什麼是進化論呢?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受到同時代的馬爾薩斯人口論和萊伊爾漸變說的影響,認為生物具有過度繁殖的傾向,但是可利用的資源往往是有限的,生物之間為了生存就不可避免地展開了你死我活的鬥爭,而變化的環境通常會有助於其中擁有某一種特性的某一類生物,隨著時間的流逝,那些具備這種特性的生物便得以生存,不具備的就遭到了淘汰,即滅絕了。

圖 2 人口學家馬爾薩斯(左)和地質學家萊伊爾(右)

許靖華先生開篇就對於這一推崇備至的理論提出了懷疑。進化論的成立需要兩個基本的條件:一是足夠長的時間,二是自然環境的緩慢變化。

但是,作者在長期的地質研究中發現,地球歷史上的幾次大的生物大滅絕事件都集中在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即生物滅絕並不是一個緩慢淘汰的過程,而通常在一瞬之間(相對於地質時間跨度而言)完成。

圖 3 地球有史以來的幾次生物大滅絕

作者及大多數地質學家認為是一種突發的災難導致了這一結果,作者偏向於彗星撞地球這一假說,基本推測有:1,彗星中氰化物的含量高達20%,一個直徑十公里的彗星可以釋放100億噸的氰化物;2,彗星撞擊導致大量的灰塵進入平流層,地球進入長達3個月的冬天;3,彗星撞擊釋放的能量可以催化N2和O2反應生成大量的NOx化物,該化合物可以摧毀臭氧層O3的分解,該化合物還可以進一步氧化生成硝酸,造成全球範圍的酸雨。

作者最先摒棄了第一個推測,因為有科學家證明氰化物不夠穩定,彗星撞擊產生的高溫足以分解絕大部分的氰化物,第二個推測的作用也證明影響有限,雖然地球表面所有的光合作用都會停止,但是地球已有的有機物足以幫助大部分的生物度過劫難,畢竟3個月的時間很有限。

作者最為倚重的則是第三個推測,因為它可以引起一系列的反應,而且它造成的影響時間會很長,可以很好地解釋大滅絕為什麼遠遠比3個月的時間漫長。

首先,臭氧層遭到破壞,大量的有害射線進入地球,導致地表的大量生物死亡,尤其是為地球提供大量有機物和氧氣的浮游生物,這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海洋底棲生物及陸地部分見光少的生物得以保存下來。

浮游生物的大量減少引發了一系列嚴重後果,有機物合成不足,大量以此為食的海洋生物相繼滅絕,大氣中氧含量急劇下降,二氧化碳含量隨之上升,溫室效應顯著,大氣溫度升高,很多陸生生物的生活習性無法適應如此巨大的溫差變化。

另外,酸雨的降臨對於陸生生物影響有限,因為它持續的時間不夠長,但大部分的酸雨最後會匯聚到海洋中,對於海洋表層的影響較為顯著。

無論許先生的解釋正確與否,至少他給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幅圖景,在長期的生物史中,生物生存的環境發生了若干次急劇的變化,這些變化直接導致生物大滅絕。雖然,一部分生物在安穩的地球歷史中也相繼滅絕,但是,很可能並不是生存鬥爭引起的,而是環境的改變。

對於地球上的生物(人類除外),地球足夠大,生物的分布相對分散,生物之間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的生存鬥爭,物種的滅絕往往是環境激變的結果。因此,那些企圖以達爾文進化論為其種族滅亡政策正名的人根本是在狡辯,因為,在漫長的生命史中,是另外一種力量在起作用,才導致生物的大滅絕。

圖 4 鼓吹弱肉強食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漫畫

對於人類而言,在長時間跨度上(地質時間,萬年為單位),與其他物種一樣,受到地球上各種各樣的滄海桑田式的地質環境的影響;而在短時間跨度上(以世紀為單位),人類還受到文明演化的影響,譬如農業,工業、遷徙,戰爭等等。

這種由人類文明引發的人類演化,相較環境而言,很可能是未來影響人類演化的主要推動力。

最後,以許靖華先生引用的《聖經》中的一段話作結:

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

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

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

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尚前沿的美女 的精彩文章:

李沁身穿「豬大腸」穿登台領獎美成仙!鄧倫太有眼光了

TAG:時尚前沿的美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