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95%的爸媽都不知道,這種想法會耽誤孩子的一生!

95%的爸媽都不知道,這種想法會耽誤孩子的一生!

前幾天在朋友輔導班上的孩子們,看到我們的老師在畫畫,全部圍上來認真的看。看著這一個個六七歲可愛的孩子我忍不住問:你們喜歡畫畫嗎?本以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會毫不猶豫的給我最肯定的答案,可只有一兩個孩子小聲的跟我說:「喜歡,就是不會畫」。有些孩子一聽到這個問題就害羞的走開了。

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自身的語言發展尚不完善,所以繪畫就成為了孩子們進行自我表達的一種直接的方法。據統計在大約12個月大,能夠拿起筆時,孩子就喜歡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塗鴉」了。對他們來說,畫畫是一種內心活動的表達,一定程度上更能直接的反映內心的情緒。

孩子兩三歲時,小手的小肌肉群發展並不完全,只能勉強把筆拿穩,但隨手就已經開始到處亂塗亂畫了。牆上、沙發上、地上,似乎整個世界都是他們的畫布。

之前曾讀到過一個數據:3-5歲的兒童約80﹪-90﹪愛畫畫,並認為自己會畫畫;6-8歲的兒童,只約有40﹪-50﹪認為自己會畫畫、愛畫畫;8-10歲的5﹪-10﹪認為自己會畫畫,但畫的不夠好;只有5﹪左右的兒童認為自己會畫,愛畫,但創作能力卻不強……

等孩子稍大一些、甚至上學後,各種規則限制之下的孩子們顯得不那麼頑皮,並且自由活動的時間也在逐漸減少、學習內容增加的同時,壓力慢慢變大,這些原因就會導致孩子會大幅度減少主動畫畫的契機。也許會有些家長說,我家孩子一有時間就是玩,看電視、玩遊戲,根本不會主動選擇用自由活動時間去畫畫,這也是我們現社會最常見的現象。

也經常會有家長放學一接到孩子就會問:今天課堂上畫的是什麼呢?特別是爺爺奶奶拿到畫接下來就會說:「你怎麼和老師畫的不一樣?是不是上課沒仔細聽老師講課的內容?」「這是什麼呀,魚怎麼會穿裙子?」「菜園子是要在房後的!」......我們試想,當我們做完一件事情等待的卻是這樣的問題我們會是怎樣的感覺呢?但慶幸的是現在思維繪畫的孩子很少遇到非要回答這種問題的時候了。

再比如如果孩子拿著5個圓圈,興緻沖沖的過來告訴你「媽媽,你看我畫的汽車!」這時候爸媽們千萬不要直接說「寶貝,汽車怎麼能有5個輪子?然後拿個簡筆畫讓孩子畫」,看似合乎常理的的回答可能會打擊孩子畫畫的積極性,也會消磨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導致孩子也不再願意畫畫了。很多時候正是我們所謂的要求孩子畫成什麼東西,畫出那些我們成年人眼裡所謂「正常的」東西,正是這種想法,會破壞孩子的繪畫天賦。

還記得《小王子》中的那副插畫么?

大部分家長一方面認為孩子畫畫要會想像,一邊又要兒童想的即「像」,過高要求結果,沒有耐心的過程,更沒有尊重孩子的主見,孩子如何能將心中所想畫出來呢?

比如有時會看到4-7歲孩子的畫,有些震撼得讓人難以置信這些作品都是出自他們之手。其實不管是為了取悅家長還是為了提高招生率,再或是以凸顯老師的教學水平,在孩子心裡或多或少會因此產生這樣的想法:我的畫好難看,我無論怎麼樣都畫不出老師那麼漂亮的畫。這樣反而打擊了孩子繪畫的積極性、自信心,更別說其他能力的培養了。

或許家長可能會想,我的孩子真是畫什麼像什麼,和真的一樣。

但是家長卻沒有考慮到,這些所謂的「讚歎」所付出的代價是孩子觀察和想像的缺失,是十分致命的,因為孩子學畫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鍛煉他的想像力、創造力。至於繪畫的技巧是不那麼重要的。

孩子的繪畫慾望是與生俱來的,家長和老師需要做的就是提供自由良好的環境和適當的引導即可,萬不可制止孩子的創作行為,更不要隨意嘲笑孩子、糾正孩子。如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擊,日後想要主動進行繪畫活動就變得異常困難。

所以,一定不要簡單用「對」和「錯」來評判孩子的繪畫作品。藝術沒有對錯,若按照透視比例的對錯來說,畢加索的大部分作品還都是錯的呢。

孩子創作一幅作品後,最關鍵在於他在進行這場繪畫活動中運用了什麼,比如手指的活動、眼睛的觀察、包括思維的運動等等。當孩子的專註力、觀察力、記憶力增強的時候,孩子們在學習中也會非常輕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維茲堡藝術學園 的精彩文章:

TAG:維茲堡藝術學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