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00條典故,讀懂滄桑中華!——前十篇

100條典故,讀懂滄桑中華!——前十篇

1.大約四千七百多年前,黃帝(號軒轅氏)聯合炎帝(號神農氏)戰勝九黎族蚩尤,蚩尤被俘後稱之為「黎民」。之後黃帝又打敗炎帝的部族,兩個部落逐漸融合,形成華夏族。所以我們稱自己為「炎黃子孫」

2.堯是黃帝之後比較著名部落首領,堯去世後,舜建議把帝位讓給堯的兒子丹朱,諸侯卻推舉舜為帝。歷史上稱為「禪讓」

3.鯀的兒子禹採取「開、通、疏、鑿、引」方法治水,大禹治水有功,被推為部落聯盟首領。後來,禹禪讓帝位給伯益,禹的兒子啟奪位稱帝,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

4.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是歷史上著名的暴君,「桀驁不馴」便出於此人。湯,又名「成湯」取得黎民百姓的擁戴,後打敗夏桀,滅掉夏建立了商。「網開一面」最初反映的就是湯的仁慈。

5.商第三十代大王紂和夏桀一樣是典型的暴君,歷史上有「桀紂的並稱。紂創造了「炮烙」「蠆(chài,蠍子)池」等刑罰,造「鹿台、酒池、肉林」,勞民傷財,草菅人命。

6.殷商「讒言進用,忠良遠黜」,比干被挖心、萁子裝瘋、微子出走,周武王興兵伐紂,奴隸倒戈,紂王鹿台自焚,殷商滅亡,周王朝誕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齊,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魯。後來周公輔佐成王,有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典故。周公禮賢下士,求才心切,進食時多次吐出食物停止進食,急於迎客。

7.周幽王千金難求妃子(褒姒)笑。「烽火戲諸侯」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國都鎬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殺,西周滅亡。太子即位,為周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

8.東周在歷史上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公被稱為「春秋五霸」

9.「管鮑之交」指春秋時期,齊桓公的兩位賢臣管仲和鮑叔牙的友情,人們常常用「管鮑之交「,來形容自己與好朋友之間彼此信任的關係。

10.秦晉之好」指秦穆公幫助流亡在秦國的晉國流亡公子重耳回國做了國君,並將自己的女兒文嬴嫁給了重耳,成就了「秦晉之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聞趣讀 的精彩文章:

TAG:趣聞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