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貞觀時代形成的祭祀,看得美軍一臉懵呆,祭典時不能吃小黃瓜
原標題:日本貞觀時代形成的祭祀,看得美軍一臉懵呆,祭典時不能吃小黃瓜
1
京都祇園祭是日本三大祭之一。它起源於清和天皇貞觀十一年(869)。沒錯,跟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是一樣的。(1908年祇園祭)
2
雖然清和天皇的貞觀時代,也因為比較安定而被稱為貞觀之治,但當時災禍其實不少。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祇園祭。(1913年祇園祭)
3
當時瘟疫大爆發,人們覺得是被刺殺的天皇等人的怨念在作怪,因此,用這個祭祀來祈求他們不要再害人了。於是在京都祇園社供奉牛頭天王,並用全城巡遊的方式對其進行祭祀。(1929年祇園祭)
4
祭祀完後,瘟疫果然慢慢平息下來。他們以為是天神顯靈了。從此,每有瘟疫,就進行祭祀。一百年後的970年,演化成一年一次,一次一月。在開始和結束的時候,會進行巡遊。在漫長的歷史中,祇園社變成了八坂神社,人們也形成了祭祀期間不吃小黃瓜的習俗,因為他們覺得黃瓜的截面與八坂神社的徽章很像。是不是像,大家可自行比較本圖左上角的圖案。(1935年祇園祭)
5
在古代,祇園祭是陰曆六月。明治維新,日本採用公曆,於是,將其時間對應變為7月。日本侵略中國,祭祀也變得很暴虐。比如,本圖左上角,有暴英排擊幾字。這張照片拍攝於1939年7月17日,當時英國與日本正在東京進行會談。日本人在中國的佔領區與國內都進行反英活動,以對英國施加壓力,逼迫其不再援助中國。7月24日,他們簽署了《有田-克萊琪協定》。此協定,因其綏靖性質,犧牲中國權益,而被稱為東方慕尼黑。
6
1942年的巡遊,條幅上什麼武運長久,都已是意淫而已。偷襲珍珠港之後,日本深陷太平洋戰場。
7
日本投降之後,祇園祭恢復。這是1947年,盛況空前,整整40萬人參與巡遊。美國兵饒有興緻地看著熱鬧,但也一臉懵呆,不知道這麼玩是在做什麼。
8
之後,一年比一年隆重。可以說是萬人空巷。
9
把主幹道塞得滿滿的。
10
1965年,連外國留學生都參與了進來。
11
如此過了近二十年,在兩次事故之後,祇園祭被暫時取消了。不過,後來,為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日本又開始舉行祇園祭。(本文照片,來源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史為鏡
※老照片:從中西結合到日西結合,台灣人結婚時,日本人小動作不少
※韓國「皇太子」和日本女王被亂點鴛鴦譜,坎坷生活50年
TAG:凡人摸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