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韓國電影淺析

韓國電影淺析

大家一提到韓劇就是受眾群體多為女生、無聊、肥皂劇。其實呢,大家印象當中的韓劇並不是韓劇的全部,更代表不了韓國電影。作為一種強大的文化輸出工具,拍一些家庭、愛情、傷感、小清新無可厚非,帥哥美女的堆砌也是強大的武器。火遍全中國的《大長今》在各個方面都是製作精良,而像《我的女孩兒》、《屋塔房世子》、《繼承者們》、《來自星星的你》算是韓劇中規中矩的套路,從題材選擇,拍攝方式和宣傳推廣上都是需要中國電視劇要走向整個亞洲和世界要借鑒的。

韓國電影從90年代以來,在幾位著名導演(李滄東、奉俊昊、姜帝圭、金基德等)及影視從業者的努力下,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質量越來越高。值得一提的是韓國電影圈子內部非常團結,1999年,韓國電影人為了抗議韓國加入WTO世貿組織,開放外國電影配額,發起大規模示威遊行,幾乎所有的電影人都動員起來,不少男性影人甚至剃光頭在漢城國廳、光華門等地靜坐抗議。因為「光頭運動」被世界輿論高度關注,給韓國政府造成極大壓力,遂決定繼續韓國每家電影院的每個放映廳一年必須放映滿148天的本國電影的政策。由於保護政策,加上韓國電影人自己也爭氣,面對外來大片的衝擊,好多部電影在本土都有著非常好的票房紀錄。電影題材或者題材背景的選擇與韓劇不同的是更加廣泛、偏重現實和挖掘人性,主要包括歷史題材、近現代歷史和政治事件:朝韓戰爭和光州事件等、真實事件改編、愛情、情色、暴力、恐怖等,韓國電影更加全面地反映國民特點,但是受小國文化(非貶義)的影響,宏大場面題材的電影很少,即便有,像中國《嘎達梅林》似的感覺也表現不出來。更不要提《指環王》系列。

韓劇和韓國電影,一個「攘外」,一個「安內」,對整個韓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不小的影響。而兩者之間相機借鑒和合作不斷增多。韓劇題材的選擇更加現實化以及拍攝手法電影化,質量更加上乘。而韓國電影藉助韓劇優勢(主要在中國),如明星人氣的積累,逐漸地加強與中、日、港的電影合作,逐漸地擴充亞洲市場。

先不說劇本如何,演員們的個性刻畫都極其鮮明。這部片子里,無論是超級刑警、隊長和隊員、警察廳長,還是反派富二代、財團助手、運輸車所長,甚至只有幾個鏡頭的刑警太太,每個人的演繹都令人印象深刻,有一種「他們就應該是這樣的人啊」的感覺。

或許韓國電影的成功,就在於能夠深入細緻的把握角色,哪怕只是一個表情,都捕捉的相當到位,可能也和後期剪輯有關,中國很多電影,過於重視劇情發展,而忽略了演員本身應該傳遞給觀眾的感受——真實的人的感受。

不用說,懲惡揚善的正能量電影還是很有市場的,片中的打鬥很精彩,是我喜歡的「硬片」,其中也不乏喜劇橋段,讓整個影片看起來張弛有度,始終能夠主導著觀眾的觀影節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墨永泊熟69 的精彩文章:

TAG:墨永泊熟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