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唯一未改的,只剩人類情感

唯一未改的,只剩人類情感

成熟的科幻片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通過構造未知,來滿足我們對未來的暢想;一種是用未來科技改變現實,滿足我們渴望改變現實幻想。

第一種科幻片以「」取勝。

導演多用神乎其神的未來科學吸引我們的眼球,用精美包裝的未來故事贏得觀眾芳心。

經久不衰的《星球大戰》,就是這一類的最佳代表。

第二種科幻片則以「幻」取勝。

導演用假想的科技來改變已知,反思人類這一認識主體,表達自己對於現實問題的態度。

《湮滅》就是此類科幻電影的最新力作。

唯一未改的,只剩人類情感

文字/小配角

編輯/威震天

一團來自遙遠太空的不明飛行物,擊中了南境海岸邊的一座燈塔,並隨之產生了一個巨大的「閃光」區域。

封閉的X區域、奇異的反射光、神秘的外來飛行物。

這個不合常理的光圈引起了科學家的探險慾望,於是他們派出凱恩率小隊進入光圈.....

了無音信的凱恩卻突然歸來。

重生後的他丟失了自己的記憶,性情大變,湮滅了過去的一切。

「我的丈夫得了什麼病?」

「我的丈夫經歷了什麼?」

「我的丈夫在哪裡?」

為解答上述疑問、治療凱恩的病症,娜塔莉·波特曼飾演的女主莉娜決定與探險女隊進入閃光區域,探索其中的奧秘

物理學家、生物學家、劍橋博士、職業軍人,身份地位各不相同的他們,到達「南境」,一同進入了「閃光」

方向羅盤迷失方向,電子通訊失去作用,陪伴他們的只有頭頂的神秘「閃光」。

奇異的同生異形花,恐怖的沼澤鱷魚,吼聲如人的變異熊,全身透明的水中魚。

「閃光」區域外表美麗奇幻,陰影處卻又藏殺機

恐慌、驚悚讓她們失去向心力,團隊內部產生來了裂痕。

不同物種生出相同的分支結構

沼澤鱷魚生出了鯊魚牙齒

普通植物化為人形,長出了手掌與臂膀

事實就在眼前。

「閃光」就是一個稜鏡,把所有東西都折射了,不僅僅是光波和信號,還有動物DNA、植物DNA和人類DNA。

美若夢境的「閃光」區域,成了一個被擾亂的大型基因庫。

各種基因隨意配對各種生物形式隨意轉化。

植物成了人,人成了植物,動物成了植物。

基因不再是區隔動物、植物與人類的標誌,那外表、性格、記憶還能做為區別於其他個體的標誌嗎?

團隊成員接連死亡,莉娜的探求欲、求生欲卻愈發變強,她決心要撥開迷霧。

最終,她憑藉堅定意志走到「燈塔」之中了。

「如果你走出這裡去找到莉娜」

「會的」

藏在燈塔卻不是答案,而是另一個陰謀。

凱恩早已去世,外界存活的,只是有著凱恩的基因外星空殼

凱恩是它們的一個小傀儡,燈塔是它們的一個小目標,DNA反射是它們的一個小把戲。

一切都是它們的陰謀,一切都將湮滅於此

歷經艱險,莉娜燒毀燈塔走出「閃光」區域,與凱恩深情相擁。

「你是凱恩」

「我想不是」

「你是莉娜」

.....

本片採用了科幻片常用的雙線事。

主線講述了莉娜進入「閃光」這一行為的原委始末,穿插講述了莉娜進入「閃光」前的生活經歷。

生活之中的莉娜與「閃光」之內的莉娜交相呼應,讓這一角色形象極為豐滿。

一夜激情後的深深自責與對丈夫情感的難以,忘懷看似矛盾,卻更凸顯了她對凱恩的一番深情

「閃光」改變了她的軀殼,卻刪不掉她的記憶與感情

它們摧毀一切,卻創造了新東西。

科學幫我們證明1+1=2,卻無法幫我們回答「我是誰」?

基因作為證明身份的生理標識就一定管用嗎?

導演用本片給出了它的答案「」。

基因與外表僅是一株沒有感情植物,僅是一個華麗軀殼,僅是一個可以更換的形狀。

情感才是人類所獨有的,才是我們有別於其他生命的標誌。

科技照亮了世界,改善了生活,

湮滅了所有舊事物。

唯一未改的,只剩人類情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配角的電影放映室 的精彩文章:

科學的邊際是星辰大海

TAG:小配角的電影放映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