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六國都變法改革,為何最後只有秦國終能成功統一六國

六國都變法改革,為何最後只有秦國終能成功統一六國

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社會處於一個大變革大發展的時期,中原各國為了發展壯大自己,都先後的進行改革變法,秦國有商鞅,楚國有吳起,魏國有李悝,雖然山東六國都經過變法改革,為何最後只有秦國能變法成功,最終統一六國呢。

在戰國時期,社會處於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一切都遵循叢林法則。各國之間為了爭奪土地經常大打出手,雖然戰事頻繁,但各國之間的人才交流卻沒有停斷,許多名士都喜歡周遊列國來傳播學說,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獲取君主的青睞而求官,孔子、鄒衍、孟子等人都是如此,但是因為各國的君主不同,對於人才的態度也不同。

在戰國時期有魏無忌、趙勝、黃歇、田文四大公子,他們門下的食客更是數以千計,但這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各國的間諜容易混在其中來刺探情報。因此在秦國時期,秦始皇就下達「逐客令」來驅逐六國客卿,但後來有李斯的「諫逐客令」才讓秦始皇繼續收納各國人才,所以韓非、李斯等人才會留在秦國,也為秦國統一打下了基礎。

變法最大阻力就是保守貴族的抗爭,由於變法在軍隊和社會產生很大的改變,對那些依靠祖輩功績而獲利的人損失最大,由於社會資源本身是一定量,上升而來的貴族勢必會和舊貴族瓜分資源,雙方的矛盾實屬不可避免。楚國吳起變法九年,楚悼王一死,吳起就被老世族弄死了,變法夭折,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國家實力大為增加,雖然秦惠王最後把商鞅車裂而死,但他深知商鞅變法的好處,此後秦國都依法辦事,而商鞅的變法果實一直流傳下來。

商鞅在變法時曾以「轅門立木」來擴大自己的威信,在軍隊中採用軍功制度,殺傷敵人可以獲得爵位或免除賦稅,這大大增加了士兵的戰鬥慾望。其中變法的內容更是深入人心,最後商鞅因被誣告謀反,在逃亡的路途想要住宿,但店主因他沒有身份憑證從而拒絕他住店,最終商鞅只能回到自己的封地而等死,可見變法的內容之深之廣。

六國雖然都曾變法,但變法的時間並不長久也沒有徹底,在變法者一死,變法內容就付諸東流,反觀秦國,變法內容可以長期保留,而且在軍功制度上是最成功的的,從而大大增加軍隊的戰鬥力,掃平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兵家之謀,知彼,知己
2017年度神劇,你看了沒?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