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若是小行星來了,人類舉起怎樣的「獵槍」

若是小行星來了,人類舉起怎樣的「獵槍」

這幾天俄羅斯科學家的一項實驗引來不少關注。他們用激光脈衝模擬核彈爆炸來摧毀隕石模型,以了解擊毀小行星需要怎樣的爆炸力。小行星撞地球,無疑是讓人類思之極恐的噩夢。好在隨著科技發展,人類在面對天外威脅時不必像恐龍那樣束手待斃,而想出了許多應對手段,最簡單粗暴的就是用核武器將小行星擊毀。

然而光知道爆炸力並不夠,前提是要能準確擊中小行星。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部副總設計師宋保華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人類已具備用導彈擊毀小行星的能力。

記者了解到,目前全球已建立近地小行星觀測網,尋找並監視一些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往往能提前數月甚至數年預判它何時會接近地球。但宋保華介紹,小行星進入大氣的具體時間、姿態角度等具體細節,只有提前幾個小時才能算出精確答案。

確定小行星軌道以後,就要選擇合適的攔截點將它擊碎,使它在落地前燒蝕殆盡。宋保華說,攔截點可以距地面300公里、200公里高度,100公里是最晚攔截點,再低難度和風險就大了。攔截點的距離取決於選用攔截的火箭,也要考慮對小行星質量和成分的判斷,如果它密度較小,不是很堅固,可以等它靠近些再打,有助於提高打擊精度;如果它比較結實,就盡量遠距離攔截,必要時組織二次或多次打擊。

「從導彈射程來說,200、300公里高度甚至更高都沒有問題。目前人類可以把幾噸重的衛星送到36000公里高的軌道。」宋保華說,但要精確瞄準小行星卻存在一些困難。他說,對於金屬材料製成的航天器,地面雷達可以提供有力觀測,然而對小行星,要以光學觀測手段為主。這一方面會受雲霧影響,另一方面不易判斷距離,必須用多台望遠鏡同時觀測,通過對空間角度進行解算,才能實現定位。

解決了射程和精度問題,剩下的就看小行星有多「抗揍」了。俄羅斯科學家在前述實驗中證實,摧毀小行星模型時,一連串小型爆炸比單一的大爆炸更加有效。宋保華贊同這一結論,表示其中涉及幾方面技術。

例如制導技術。試想,小行星遭受第一次打擊後,其速度、軌跡均可能發生變化,會不會影響後續打擊的精度?「這裡涉及的核心技術之一就是制導,意思是主動尋找目標,追著打。」宋保華說,小行星主要在外太空飛行,接近地球時與大氣摩擦生熱,利用可見光、紅外等探測制導手段都比較合適。這裡涉及的可能是一群導彈打出去,如何辨別「敵友」,怎麼組團讓打擊效果最好,這些技術完全可以解決。

此外,打擊小行星當然不能心慈手軟,務求「趕盡殺絕」。如果飛來的是個龐然大物,我們能用多少導彈去打它?多大的能量去殺傷它。宋保華表示,導彈數量,能量受限於地面的資源保障,「按照現在的技術,一次同時發射幾十枚導彈打擊小行星不是問題。」(記者 付毅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北方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海德格爾在中國持續走紅
極寒之地「逐日」記

TAG:正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