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民族只有融入祖國大家庭,才能得到永續發展

一個民族只有融入祖國大家庭,才能得到永續發展

編者按:

本號之前曾寫過庫爾班·尼亞孜校長的事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新疆範本》,下文是最近他參加兩會期間接受的採訪。

記者:無論是從學生的成績,還是從社會反響來看,學校的辦學都是成功的。對此,您最想分享的經驗有哪些?

庫爾班·尼亞孜: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和文化不能分開。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教育,首先必須重視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我們把學習國家通用語言與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現代主流文化結合起來,以增強學習效果。例如,將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史通過展板直觀地展示出來,讓學生們了解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偉大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族人民共同締造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給學生和家長們講「愚公移山」「大禹治水」「孟母三遷」「孔融讓梨」等故事,讓他們重視教育,樹立勤奮勞動的精神;讓學生們誦讀《論語》等經典著作,以期從中感悟做人的道理;通過舉辦愛國詩歌朗誦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課餘時間,學生們可以自由選擇學習京劇、古箏、二胡,或是練習毛筆字、國畫,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除了歡度諾魯孜節、古爾邦節、肉孜節,還讓學生們在春節吃餃子、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讓他們從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通過「小手拉大手」活動,影響更多的家長。要實現「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關鍵在於文化認同。有了文化認同,就對國家通用語言的學習感興趣了,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記者:南疆的語言環境和內地有所差異,學生們學習國家通用語,教學效果可能也會打折扣。那麼,在具體的語言教學上,您有什麼好經驗?

庫爾班·尼亞孜:按照我們的經驗,需要在學前教育階段加強拼音教學,因為拼音是學好國家通用語言的基礎。按照教育部制定的教學大綱,拼音是從小學階段開始學習的。但鑒於南疆的語言環境,我建議從學前教育階段就開始教授拼音,因為這時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期,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小學階段的課程比較多,如果拼音的基礎沒有打好,也會影響到其他課程的學習。

最重要的是,學校要有一定比例的以國家通用語言為母語的教師。無論在語言教學,還是在營造語言環境方面,他們都有天然的優勢。我們學校能在語言教學方面有所成效,這是一大因素。

自2016年起,自治區黨委、政府進一步加強雙語教育工作,新建、改擴建了很多雙語幼兒園。目前,農村適齡兒童實現了「應入盡入」。然而,學前雙語教育的師資還是短板。因此,我希望國家能出台政策,支持和鼓勵更多教師到新疆農村任教、支教。

記者:無論在南疆,還是在其他民族地區,農村教師留不住都是個比較普遍的問題。在依麻木鎮國家通用語小學,情況怎麼樣?

庫爾班·尼亞孜:與其他學校相比,我們學校教師的流動性小得多,這是我最得意的一件事。有不少公辦學校的領導到我們學校取經,詢問其中的緣由。很多人認為,只要提高工資待遇,教師就能留下了。但據我了解,對年輕人來說,每個月多拿一兩千元的補貼,還不足以吸引他們紮根農村、紮根新疆。為此,我們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給教師們營造熟悉的文化環境。城裡或內地的教師在南疆農村留不住,最主要的原因是文化上的陌生感,比如飲食、生活習慣等。解決這個問題,要以傳統文化為引領,建設校園文化。在我們學校,學生們都穿校服;在食堂,教師們和學生一起吃飯,既有新疆民族特色的美食,也有內地南北方風味的飯菜;在課堂上,倡議教師和學生們用國家通用語言交流。只有這樣,教師們才更有歸屬感。

其次,給教師們提供充分施展才華的平台。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勞動成果得到認可和尊重。我們通過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充分激發教師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只要教學有成績,馬上獎勵。要讓教師知道,他們的每一分努力,學校都能看到。

再者,給教師們充分的關懷和尊重。教師及其家人的婚喪嫁娶,我都會親自登門,送上關懷。

記者:理科學習是不少少數民族學生的弱項,但你們學校的學生,理科成績卻很優秀。請問,你們有哪些好做法?

庫爾班·尼亞孜:在我看來,少數民族學生的理科學習比較困難,主要原因還是語言。以我們學校為例,國家通用語言學得好的學生,數學成績也不差。越是高年級的數學,對學生聽、說、讀、寫及語言理解能力的要求越高。針對這個實際,一方面,我們狠抓一年級學生的語言學習,打好基礎;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基礎數學思維,如加減法、乘法口訣等。等到了二年級,學生們的語言能力提高了,數學基礎紮實了,再教授複雜的知識。

如果一年級的學習沒跟上、在課堂上聽不懂教學內容,學生就會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總之,一年級的教學太重要了,我們學校最優秀的老師,都是負責一年級的教學。

評價教師的工作,除了看教學成績和作業批改外,還要看教師教學的全過程。比如,學生們在課堂上寫作業的時候,教師要看學生的字母和漢字筆畫寫得對不對,握筆的姿勢正不正確。這些細節很容易被忽視,但卻是基礎的基礎。

班上總會有些「後進生」,有些學校會將他們和成績好的學生「插花」安排。在我看來,這是不科學的。小孩子的自制能力都不強,能搞好自己的學習就不錯了,讓成績優異的學生去帶動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這樣做可能適得其反。因此,在我們學校,成績不太好的學生被集中安排在前兩排。這樣教師在課堂上就能給予他們更多關注,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我常常對師生們講,一滴水只有匯入海洋,才能獲得永久的生命;一個民族只有融入祖國大家庭,才能得到永續的發展。這些道理,學生們現在可能還不明白,但隨著他們的成長,理解會越來越深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涯何處是神州 的精彩文章:

是誰引發了一場席捲帝國的大叛亂?

TAG:天涯何處是神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