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許文鴻:困難總比辦法多,普京還能帶領俄羅斯重回巔峰嗎

許文鴻:困難總比辦法多,普京還能帶領俄羅斯重回巔峰嗎

2018年3月18日,是克里米亞半島被納入俄羅斯聯邦版圖的4周年紀念日,根據俄羅斯聯邦中央選舉委員會的特意安排,也是6年一度的俄羅斯總統選舉之日。此次,與爭取連任的普京競爭的還有7名正式註冊的候選人。據俄羅斯國內的民意調查,其餘七位候選人的支持率沒有超過10%的,而依託超高的民意支持率,普京是作為獨立候選人參加此次總統選舉的。連任之後,普京將繼續執政到2024年。當選後,普京需要解決的是新的執政理念和新的團隊;對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責任;如何開拓俄羅斯外交的新局面等若干問題。

本文在2018年3月19日首發於觀察者網,作者系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所副研究員許文鴻。

2018年3月18日,是克里米亞半島被納入俄羅斯聯邦版圖的4周年紀念日,根據俄羅斯聯邦中央選舉委員會的特意安排,也是6年一度的俄羅斯總統選舉之日。此次,與爭取連任的普京競爭的還有7名正式註冊的候選人。據俄羅斯國內的民意調查,其餘七位候選人的支持率沒有超過10%的,而依託超高的民意支持率,普京是作為獨立候選人參加此次總統選舉的。

普京崛起於名微力薄之際,接大任於千年鐘聲敲響之時。入主克宮伊始,駕機親臨車臣戰亂之地,奔赴庫爾斯科潛艇沉沒現場,內有莫斯科恐怖連環爆炸,外有北約東擴持續壓力,既有寡頭不服弄權,又有地方豪強抗衡,執政18年間所歷挑戰不能一一勝數。

當地時間2018年3月18日,俄羅斯莫斯科,俄羅斯總統普京造訪競選總部,與支持者會晤,並在T恤上簽名

恰逢在此期間,國際能源價格一路上揚,天助普京,前兩個總統任期內俄國國力增長,個人聲望漸強,普京執政方式也日益成熟多變,經「梅普組合」旋轉後,再次連任一屆總統。期間所臨難題也逐一過關:挫喬治亞於高加索之外,納克里米亞於西方摧城黑雲之下,開疆拓土,穩定盧布,普京個人意志已影響和改造了俄羅斯民眾一代人的生活。俄國曆來執政者有此功勛者,唯彼得大帝、葉卡特琳娜二世與斯大林等寥寥數人可與之比肩。普京本人已名垂俄國歷史和當代世界歷史,毋庸置疑。

3月18日的總統選舉也成為俄羅斯新獨立以來最無懸念的大選。此次總統大選,倒不如說是普京全面展示其民意基礎和凌駕於各黨派之上的全民性總統的舞台。憑藉超高的支持率,競選口號為「強人強國」的普京將雲淡風輕地獲勝連任。在其餘候選人中,僅無黨派人士巴維爾·格魯季寧攜俄共制定的競選綱領參選,在民眾中聲望較高。而知名的反對派人士阿列克謝·納瓦爾內被禁止參選。

葉利欽時期,在總統大選的選票上有一選項:反對所有候選人。普京時期的選舉取消了這一選項。在選舉過程中唯一值得普京關注的是如何提高普通俄羅斯民眾對此次大選的參與度,儘力爭取成為全民的總統。由於多數選民都認為選舉結果已定而不積极參加投票。因而在某種程度上,此次大選的參與度才是對普京真正的支持度。參與度越高,表明對普京及其現行的政治經濟政策的認可越高;參與度越低,則表明是對普京及其現行政策的消極反對。為此,在此次大選中普京的目標是70/70,即有70%的選民參加投票,普京努力獲得70%以上的支持票。此外,普京對選舉過程中的合法性也高度重視,為此,邀請了來自74個國家的約250名大選觀察員來監督大選的過程。

據估計,在車臣和克里米亞,普通民眾的參選度將是最高的。普京對這兩個自治地區都給予了特殊的優惠政策,當地民眾認為,普京的連任將是這兩個自治地區的安全與發展的保障。而莫斯科、聖彼得堡或其他大城市的參選度將比較低。普京在這些大城市的支持率也將比車臣、克里米亞低。

連任之後,普京將繼續執政到2024年。當選後,普京需要解決的是新的執政理念和新的團隊;對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責任;如何開拓俄羅斯外交的新局面等若干問題。

1.普京之後還有誰?

政治的本義是藉助威權推行符合執政者價值觀的政策觀念及一系列相關措施。政治強人藉助自己的威望可以比較容易地推行相關政策。但更重要的是要進行一種可以延續的制度建設,用制度來推行符合政治精英的價值觀的一系列措施,以避免後繼者在沒有普京類似的政治聲望和政治資源的前提下也能順利地推行相關政策。普京藉助國內局勢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樹立了難以匹敵的聲望和優勢,2018年的總統大選中連任沒有任何懸念。如果不修改現行憲法,未來六年將是普京的最後一屆總統任期。2024年之後將再出現一個普京式的政治強人還是留下巨大的權力真空,如何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將是普京需要認真考慮的一個問題。

在獲得連任之後也將有一系列相關政策出台。2012年總統選舉前,普京曾連續發表七篇文章宣講自己的執政理念。2018年3月1日,普京在宣讀《國情咨文》中重點就經濟發展、社會、國防等問題闡述了自己的競選綱領,提出了未來急需解決的諸多問題及需要逐一實施的政策。

政策一旦制定,幹部將是決定性因素。領導者的一項重要使命和工作是要保證所推行的政策的連續性,為了保證政策的連續性就必須著意培養人才。普京自1999年底入主克宮之後,迅速從彼得堡班底、克格勃同僚中組建了忠誠於自己的執政團隊,樹立了自己的權威,如今這個團隊已經決定和影響了俄羅斯近18年。

隨著國內國際局勢的發展,在普京新的總統任期內,一批輔佐過普京的老臣逐漸退隱幕後,俄羅斯政府中將會出現許多新的面孔,其中嶄露頭角有年輕的現辦公廳主任瓦伊諾、圖拉州州長久明等人。為政首重得人,在新的六年總統任期內,擢升一批能在發展國內經濟、穩定國內政治社會秩序、拓展與歐美關係、切實捍衛俄羅斯國家安全等方面的專業化人才將是普京總統的重要任務。記得2011年普京曾在《俄羅斯先鋒》上發表過一篇文章《為何解僱一個人那麼難》,而在此後的六年內將解僱一批並擢升一批,妥善安排2024年的人事培養和安排,這將觸及到多方面的利益。

當地時間2018年3月18日,俄羅斯莫斯科,俄羅斯總統普京造訪競選總部,出席新聞發布會

2.經濟發展仍是重點

2017年俄羅斯的GDP規模僅有中國的十分之一,世界排名第14位,在澳大利亞之後。普京連任後,俄羅斯未來六年的經濟發展趨勢將會怎樣?這是許多關心俄羅斯發展的人首要關心的問題。

眾所周知,俄羅斯經濟嚴重依賴能源和原材料。石油和天然氣領域的比重在GDP中佔到了近30%,能源企業佔俄羅斯政府財政預算收入的近一半,國際能源價格成為影響俄羅斯經濟前景的決定性因素。在新能源革命的背景下,國際能源價格將長期在低位徘徊,這將是對普京未來六年執政成效的最大影響因素。

由於美歐對俄羅斯實施經濟金融制裁,為了擺脫對美元為主導的國際經濟體系的依賴,俄羅斯央行在不斷買入黃金,近年來平均每年進口約200噸,到2017年底,俄羅斯的黃金儲備超過1800噸。與此同時,美國在不斷出口黃金,自2000年以來,美國已凈出口了近2340噸黃金。美元匯率、國際黃金價格的波動也將影響到未來六年俄羅斯財政狀況。

俄羅斯的資本市場差不多與中國資本市場同時起步,但由於國內國際諸多因素的影響,俄羅斯本國資本市場發展較為緩慢。目前俄羅斯RTS指數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還在一千兩百點附近波動。俄羅斯企業更願意到英國倫敦、美國紐約IPO,投資俄羅斯資本市場的也大多是倫敦為中心的國際投資者。在西方不斷加碼的制裁背景下,俄羅斯企業融資渠道不斷萎縮,企業面臨中短期資金短缺的問題。

筆者認為,今後六年總統任期內,普京將繼續把發展經濟當作重要任務,但過去還是今後,我們都不能把經濟指標當作對普京的執政業績的評價,因為俄羅斯從來不是一個經濟上的強國。普京在《千年之交的俄羅斯》也承認「俄羅斯不屬於當代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高水平的領先國家」。俄羅斯雖然國土廣袤,但多半領土屬於極寒難以開墾之地;俄羅斯歷史上資本主義發展時期較短,資本積累基礎比較薄弱;一戰之前,沙俄曾大舉向法國等國借了大筆的債務;二戰期間為打敗法西斯也曾得到美英的大量物資援助;即使在蘇聯鼎盛時期的1975年,其經濟規模也僅為美國的三分之二。蘇聯解體後,各經濟體間原有的經濟聯繫被切斷,「休克」療法在短期內將公有制變為私有制,寡頭在短期內迅速攫取了蘇聯時期積累的大量財富,這些都對俄羅斯經濟發展滯後起到一定的影響。此後,由於政治經濟不穩定等因素,俄羅斯新獨立以來26年間有超過1萬億美元的資金流出俄羅斯。

3.西方封鎖之下還會有奇蹟嗎?

俄國的發展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特點,每當外部環境比較惡劣的時候,俄羅斯國內凝聚力量獲得迅速的發展: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後受到英法的打擊後,俄羅斯開始農奴制改革,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迅速成為歐洲列強之一;蘇聯剛建立,在帝國主義的包圍封鎖之中,短短几個五年計劃取得的成績令世人矚目;在冷戰時期蘇美對抗背景下,蘇聯也在各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1909年斯托雷平在接受當時的《伏爾加河報》採訪時曾說:「給俄羅斯20年內外安定的時間,它將變得讓你認不出來。」當前,由於克里米亞問題,美歐對俄國實施空前的制裁;由於「英俄雙面間諜中毒案」,英國對俄羅斯發出了最後通牒;俄羅斯再一次面臨著嚴峻的國際環境。在當前的國際環境下,重新連任的普京能否帶領俄羅斯再次創造歷史的奇蹟?

筆者認為,此次不同於歷史上的任何一次。1850年的戰敗,因當時國際經濟技術交往還不甚頻繁;蘇聯頭兩個五年計劃的順利實施,在封鎖包圍中創造奇蹟是由於當時的農業領域在經濟中還佔據重要的比例,工業技術水平、國際交流水平都比較低,即使在當時條件下,蘇聯也從西方獲得了大量的資金、技術、人才;冷戰時期的美蘇對抗,但也保留了一定水平的經濟交往。如今,各行各業的國際交往在全球化背景下已經達到較高的水平,脫離國際社會的交流協作,孤立地發展經濟已經落後於時代的潮流。連任後的普京所要解決的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國際環境將是比較艱難的。

近年來俄羅斯各地也積極採取招商引資的措施,在各地通過招標設立了28個經濟特區,在莫斯科郊區設立斯科爾克沃園區,把海參崴開闢為自由港,諸多措施表明俄羅斯極力想發展經濟。在世界銀行編製的全球營商指數中,俄羅斯2016年排名第40位,2017年排名第35位,居金磚國家之首。但由於種種原因,多個經濟特區被吊銷,斯科爾克沃園區由高科技孵化園淪為房地產項目,海參崴自由港發展緩慢。俄羅斯地方也曾多次來華招商,但效果不甚明顯。未來六年如何繼續改善投資環境,吸引投資,拉動經濟發展,在保持政治穩定的同時逐步提高和改善民眾的生活水平,將是普京連任後賦予新總理的首要職責。

在當前的國際背景下,因烏克蘭事件美歐對俄國實施多方面制裁,由於對美大選干涉的指責、由於「英俄雙面間諜中毒案」等,西方與俄羅斯的關係將進一步惡化,在較長時間內難以得到緩和,俄羅斯經濟的發展急需廣闊的國際空間,俄羅斯「向東轉」的政策將進一步擴大和拓展,俄羅斯對與亞太地區的國家發展經濟合作的願望與現實需求將在未來六年中日益迫切。

未來六年將是中俄經濟合作的較好時機:俄羅斯對與中國擴大合作需求旺盛,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廣和中俄「一帶一盟」對接的順利進展,中俄兩國在經貿領域將有較大的突破。但我們認為,除了政府層面的項目外,更重要的是大力推進中俄經貿領域基礎設施的建設,推動中俄相關政策法律的研究與介紹,加強對民間相互貿易投資權益的保護,從而推動民營企業和民間資本之間的相互投資和貿易,只有這樣才能為中俄長期友好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當地時間2018年3月18日,俄羅斯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2018俄羅斯總統大選投票開始,民眾在投票站進行投票

4.大國雄心與國力衰退間的左支右拙

作為一個從走路姿勢都顯示專業水準的資深蘇聯情報系統的特工,普京應對突發性事件的能力令人欽佩。在與歐美的外交博弈中,獲得世人一次次的驚嘆或喝彩:「斯諾登」事件後將斯諾登極為大膽而又技巧地納入庇護之下;在烏克蘭問題上,毫不拖泥帶水地抓住歷史機遇,一舉將極具戰略地位的克里米亞半島收入囊中;敘利亞事件後,將俄國在中東的戰略劣勢轉化為在敘利亞的局部優勢;在朝鮮半島核問題上,不露神色地將俄國的地位逐步鞏固,西方人不得不佩服普京是「大師級的棋手」。

蘇聯解體後,歐美外交人士曾一再傲慢地表示,在大國博弈中「Russia doesn』t matter any more」。但在對歐美一次次的戰略博弈中,普京憑藉俄羅斯虛弱的國力頻頻佔據上風,不得不欽佩普京及其外交團隊在大國外交鬥爭中展現出的縱橫捭闔、閃展騰挪的高超外交技巧。曾有人形容莫洛托夫可以在雨滴之間自由穿行,過去18年來,普京所展現的外交技巧比莫洛托夫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問題是,大國外交的要旨不在乎與強權對抗過程中的烈度與強度,在乎的是為本國的政治活動謀取最大的支持;不在乎一城一地的暫時得失,在乎的是為本國的發展謀取良好的國際環境和發展勢頭。普京一次次的外交勝利導致的卻是西方越來越深的疑慮、警惕、反感、戒備乃至敵對。目前,從烏克蘭危機之後西方的制裁和目前「英俄雙面間諜中毒案」之後英國的最後通牒來判斷,我們不得不說,俄國生存和發展環境更加惡化了。今後六年,普京連任之後面臨的重要外交問題就是,如何在西方的重壓和制裁下改善俄國的生存和發展的環境,這也在考驗普京及其團隊的戰略運籌、外交謀劃和外交技巧。

近年來,隨著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關係惡化,對抗也逐步加強,大國雄心與國力衰退之間的距離越來越明顯,俄羅斯國防問題的重要性日益凸現。由於俄羅斯經濟形勢日益惡化,國防開支逐年縮減。據公開的數據,2017年美國的國防預算為5827億美元,俄羅斯的國防預算約為491億美元。就國防預算規模而言,俄羅斯在世界各國中不僅落後於美、中,而且落後於印度、沙特。俄羅斯以美國國防預算約十分之一的國防開支與美國乃至北約集團對抗,且在熱點問題上針鋒相對,在外交事務中處處佔據上風,在全球戰略上謀取平衡,一方面表明俄羅斯作為大國的外交傳統的強大與外交技巧的高明,另一方面也有左支右拙的失落與尷尬。

近日,因「雙面間諜中毒」案導致英國發出最後通牒,英法德美等國聯合發表聲明譴責俄羅斯,俄國外交部發言人聲稱「任何人不能向核大國」發出最後通牒。在綜合國力衰退的背景下,俄羅斯唯有頻頻舉起核威懾來阻赫來犯之敵,這恐非長久之計。在新軍事技術革命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處理好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關係,更好地保護和捍衛俄羅斯的國家安全,也將是普京連任後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總之,2018年3月的俄羅斯選舉進程風平浪靜,結果沒有懸念。但未來六年,普京總統將面臨許多複雜的問題,這也將是考驗普京及其團隊智慧和能力的非常時期。普京總統作為俄羅斯傑出的領袖,將會為俄羅斯的發展盡最大的努力。同時,在西方的制裁和壓力之下,俄羅斯「向東轉」的政策將變得越來越實際與迫切,中國則希望通過「一帶一盟」的對接,加強同俄羅斯的經濟往來,為歐亞地區的和平與發展做出更多的努力和貢獻。

文章來源於「觀察者網」。

責任編輯:杜文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盤古智庫 的精彩文章:

張禮立:2018年製造業科技管理十大趨勢

TAG:盤古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