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每天古書畫:明 謝時臣 宋旭 繪畫各三幀

每天古書畫:明 謝時臣 宋旭 繪畫各三幀

明 謝時臣 雪村歸旅圖

謝時臣(1487—?),明代畫家。字思忠,號樗仙。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八十一歲時尚在世。工書法,長於隸書 。擅山水 ,師法吳鎮、沈周,稍作變化,兼有「浙派」和「吳門派」筆法,風格獨特。筆墨縱橫自如,富有氣勢,介乎戴進和沈周之間。作品多構為長卷巨幛,以善畫水著稱,江河湖海,無不精好。又作 山巒重疊 ,高聳險峻 ,筆墨 或細密蒼勁 ,或勁健沉鬱,或縱橫紛披,富有變化。

題識:嘉靖乙未冬(1535年)、謝時臣寫於心田草堂。

明 謝時臣 溪山雨意圖

此謝時臣畫溪山雨意,煙姿雨態,不在於境,而在於筆墨之中。且明人作雨景,多法米氏父子,此則一仍吳門舊法,但從墨汁淹潤中得雨意,橋上擎傘人不過一點綴耳。此圖用筆盡棄謝氏平日霸悍刻露之習,別有一種溫和淳厚之趣彌散畫面,故佳。

明 謝時臣 城南讀書圖

謝時臣畫取法沈周、謝縉,氣沉力厚,魄力雄深,是吳門派的後勁。此圖賀友人得孫,期其將來教之成材,庭前的蒼松正寓此意,而一叟扶杖來訪,正是謝時臣自己了。因為有情,故意氣自足,筆蒼墨沉,越四百餘年而精神不失,是其佳作。

明 宋旭 槐下高士圖

宋旭(1525-?),字初暘,號石門,浙江崇德人。明萬曆年間名畫家。其生活的時代正是浙派風行,戴進、吳偉、張路等人影響甚熾之時。然他卻能不為浙派所囿,極有見地地把觸角伸向吳門繪畫,更從元代王蒙、吳鎮這些浙江先賢畫中汲取養份,陶冶融匯,卓然自立,中年時已名動江浙,趙左、宋懋晉等俱從之學,此後影響一時的松江畫派,他其實是真正的開啟者。晚明畫壇,江南文人寫意山水已成為主流,董其昌等重筆墨而拙於構圖,宋旭卻獨擅此長,長卷巨軸,山重水複,構景繁密而氣魄雄偉。尤好作長卷,長林疊嶂,極盡丘壑之變。

題識:隆慶壬申(1572年)初夏之望,檇李宋旭作於華亭之采真館。

明 宋旭 風雨行舟圖

《風雨行舟圖》畫面嚴謹大氣,意境幽靜雋雅,筆墨朴茂,設色古雅。所繪大山大水,山巒巍然綿延,丘石嶙峋,林木濃蔭蒼翠。山腳下一泓江水繞山而流,河面寬闊,風大浪大,山色叢樹倒影隱映波光瀲灧,一隻烏篷木船泊於水面,文心離岸不遠,拍岩的浪花高達數米,船首一頭戴斗笠的船夫正在用力撐船,船尾兩個旅客打開雨傘盤腿而坐。整幅畫布局高遠而渾厚,遠山近水紋絡清晰流暢,尤其是山峰丘崖以險峻取勢,青松、柳樹以輕柔為美,峰巒樹林,各顯風姿。用筆精緻嫻熟,蒼勁古拙,蒼中帶秀,柔中寓剛,深得元人山水筆意之妙。

款識:宋旭。

明 宋旭 觀音大士圖

此幅為紙本設色畫,作者構圖高遠,老態龍鐘的老樹,不畏嚴寒的蒼松,端坐山之洞的觀音,奔流不息的泉水,頗具禪意之境。畫中的觀音佛像用筆簡練,造型準確有神,甚有意趣。山石用細筆勾輪廓、留白,淡墨染天空以烘托意境,蒼松、山石用勾勒法,全圖筆法工細嚴謹,蒼中帶秀,平中求奇。構圖高遠,靜中寓動,意境幽靜妍美,此圖中的署款書法,是宋旭慣用的筆法風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藝術收藏 的精彩文章:

南宋繪畫精品十四幀賞析
國外繪畫:春天已潛伏在她們身體里

TAG:書畫藝術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