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典中的經典:弗美爾的《繪畫藝術》和拉斐爾的《草地上的聖母》:藝術史博物館之四

經典中的經典:弗美爾的《繪畫藝術》和拉斐爾的《草地上的聖母》:藝術史博物館之四

藝術史博物館之一:雕塑中的蒙娜麗莎: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和它失而復得的鎮館之寶

藝術史博物館之二:喜歡把自己畫到畫里的丟勒、喜歡把人畫胖的魯本斯以及油畫之父凡·艾克:藝術史博物館

藝術史博物館之三:他是16世紀尼德蘭最偉大的畫家,開創了歐洲風俗畫的先河:藝術史博物館之三

17世紀被稱為荷蘭的黃金時代,湧現出多位藝術大家。倫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被認為是其中最有影響力的一位。他出生在荷蘭萊頓(Leiden),年輕時便因繪製肖像畫成名,有趣的是他還非常喜歡為自己畫像,平均每年為自己畫兩幅自畫像,縱觀整個繪畫史都很難找出第二位。倫勃朗創造了一種光暗繪畫法,他畫中的人物大都處在一個昏暗的背景中,通過一束亮度適當的光線打在他想展現的重點部位上,形成一種強烈的舞台效果,鑒於他對光線的細膩把握和恰當運用,倫勃朗被後人稱為光影大師。

我們看看這幅繪製於1652年的自畫像,據說此時的倫勃朗已開始陷入財務危機,被迫賣掉了一些私人物品。以前他為自己畫像時都會身著華麗的服裝,但此時只剩下一件非常普通的工裝,不過他的表情依然莊重自信。

17世紀的另一位荷蘭重要畫家叫揚·斯泰恩(Jan Steen,1626-1679),他與倫勃朗是老鄉,也出生在萊頓,擅長心理刻畫,是一位風格詼諧、用色豐富的風俗畫家。我們在這裡看到他1663年創作的《混亂的世界》(又名《謹防奢靡》),用一種幽默的手法對人們做出善意的提醒。

畫面左邊坐在桌旁的女主人因酒精的作用而昏昏欲睡,全然不知她身邊的三個孩子已鬧翻了天,一個打開碗櫃、一個沖她吹紙卷、一個玩起她的珍珠項鏈。男主人姿勢放蕩地與旁邊的女客交談,而女僕則端著一杯酒不失時機地誘惑著男主人。小狗跳上了餐桌,豬也鑽進屋貪婪地望著散落在地上的食物,一隻猴子正拉扯著掛鐘的鐘擺。天花板上吊著一隻籃子,畫家用懸在頭頂籃子中的劍與手杖暗示沉醉於奢靡生活中的人們已災禍臨頭。

揚·弗美爾(Jan Vermeer,1632-1675)被稱為荷蘭黃金時代最偉大的風俗繪畫大師,雖然他生前看起來並不那麼成功,弗美爾死的時候留給老婆孩子的是一大堆債務。據說弗美爾作畫很慢,平均一年下來頂多能交出三幅作品,而他又偏愛使用昂貴的顏料。他的老婆為他生下15個孩子,其中11個活了下來,這給他帶來巨大的生活負擔。他的畫大部分賣給了一位當地主顧,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名聲的傳播,以至於19世紀才得到藝術界的重視。不過,酒香不怕巷子深,弗美爾的作品在近一個多世紀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讚譽,他創作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認為可與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媲美。

我們在這裡看到的弗美爾於1665-1668年創作的《繪畫藝術》被評論為「沒有其它作品能夠如此完美無瑕地將自然技術、明亮空間和複雜構圖集於一身的偉大作品」。難怪當年希特勒強行買下此畫並將其作為他籌劃中的元首博物館的宣傳封面。

這幅畫將我們帶到了弗美爾自己的畫室,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在這裡完成的。畫室門口厚厚的簾幕已被拉開,下方的椅子大概是給那些到畫室一探究竟的買主預備的吧。畫家背對著我們正在專註作畫,柔和的光線透過左側的窗戶灑到屋內,照在模特寧靜的臉上。模特據推測很可能就是弗美爾的女兒,從她頭上的桂冠和手中的喇叭看代表的應該是司歷史的繆斯女神克利俄(Clio),手中的書大概是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Herodotus)的著作。牆上掛的荷蘭地圖清晰細緻,地上的大理石磚突出了透視效果。據BBC《曠世傑作的秘密》之弗美爾的《繪畫藝術》一片介紹,弗美爾很可能在地圖左下角的位置拉出一條線輔助他完成精準的透視比例變化,那裡有個小小的釘痕,而地磚的延伸線正好匯聚到那一點上。另外從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中可以了解到,弗美爾在作畫中很可能使用了當時罕見的暗箱技術幫助他完成如此複雜精巧的構圖和細緻入微的光影,因為他的一位好友正好精通此技術。這幅畫弗美爾始終沒捨得賣出,直到他去世。

我們在繪畫陳列館中看到一位正在臨摹的畫家,他神情專註的樣子與弗美爾竟有幾分相似。柔和的光線從右側的窗戶照進來,突然給人一種無比神聖的感覺,這不就是繪畫藝術嗎?

與北方的荷蘭相映成輝的是位於南歐的義大利,15-16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就是在這裡誕生的。前面我們提到揚·凡·艾克在荷蘭將油畫技術推廣使用,而將此技術帶到義大利的人據瓦薩里研究是一位來自義大利西西里島的早期文藝復興畫家安東內洛·德·梅西納(Antonello da Messina,1430-1479)。瓦薩里在著作中說梅西納在那不勒斯看到一幅揚·凡·艾克的油畫後認識了油畫顏料的使用,另一種說法是梅西納1456年在米蘭結識了揚·凡·艾克最忠實的學生和追隨者Petrus Christus(1420-1476),從而學會了油畫顏料的配製和使用。不管怎麼說,梅西納基本上被認為是最早使用油畫顏料的義大利畫家。1475年他到威尼斯發展,為聖卡西亞諾教堂繪製了祭壇畫。這原本是一幅大畫,現在僅保留下最中間的部分,中間是聖母子,左邊的兩位是聖尼古拉斯和抹大拉的瑪利亞,右邊為聖露西和聖多明我。

弗拉·巴托洛梅奧(Fra Bartolomeo,1472-1517)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畫家中對光影和色彩運用比較突出的一位。他1516年繪製的這幅《耶穌首次進殿》向我們展現了他在這方面的才華。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畫家當然是被稱為「文藝復興三傑」的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藝術史博物館珍藏的一幅拉斐爾的代表作《草地上的聖母》被認為是這位「聖母畫家」的經典之作。我在《雙城記》中對拉斐爾曾有過詳細的介紹,這位畫家英年早逝,但他為我們留下的無數聖母形象卻永世長存。

這幅畫完成於1506年,效仿了達·芬奇的金字塔式構圖,給人穩定的感覺。聖母身著象徵天主聖愛的紅色上衣和象徵天主真理的藍色斗篷,用手輕輕扶著小耶穌,頭則斜向身邊跪著的小約翰,這一姿勢很好地將三者結合成一個整體。耶穌伸手抓住約翰遞過來的十字架,象徵了後來約翰為他施洗以及耶穌最後的命運。三人處在一片開闊的草地上,身後火紅的罌粟花象徵耶穌基督的受難和復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蟲游世界 的精彩文章:

迷宮一般的街區、奇特艷麗的老宅、裝飾炫目的教堂:迷失在塞維利亞聖十字區
參觀專業鬥牛場,圖解鬥牛全過程:太恐怖了!咬手ing

TAG:書蟲游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