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官員都叫「大人」?別亂叫,叫錯了會被人笑死……

古代官員都叫「大人」?別亂叫,叫錯了會被人笑死……

賴正直 時拾史事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搬運

古代官員都叫「大人」?別亂叫,叫錯了會被人笑死……

現在拍的古裝影視劇中,凡有一官半職者,上至宰相公卿,下至胥吏衙役,一律呼為「大人」,通常包括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有時還可以演化為第一人稱「本大人」,似乎「大人」與「官員」為同義語。但我一直有個疑惑,以「大人」稱官員,在正兒八經的經書史書中並不多見。那麼,把官員叫做「大人」的叫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是不是所有的官員都能被稱為「大人」?讓我們通過檢索《二十五史》、《資治通鑒》、《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唐文》、《全唐詩》以及宋元明清的一些筆記小說的電子版,來做一個小小的考證。


「大人」在唐宋以前

(一)指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

「大人」一詞之見於經書者不少,例如《周易》:「大人與天地合其德」,陸德明釋文引王肅云:「聖人在位之目」,《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莊子》:「大人者,聖人不足以當之」之類。這裡的「大人」皆是指「德位兼言」,即道德高尚、有名望、有地位的人。

又有《論語》:「畏大人」,《孟子》:「說大人則藐之」。這是「以勢分而言」,即指有勢力、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

但司馬相如之《大人賦》,則專以稱天子,按此用法,公卿大臣之類不能稱「大人」。

(二)指父母叔伯兄等長輩

唐宋以前的「大人」,在史書中多用於指稱父母叔伯等長輩,如《孔子家語》:「曾子曰:『參得罪大人』」,又《史記》范蠡之子曰:「家有長子,今弟有罪,而大人不遣,是吾不肖也。」都是指父親。

古代官員都叫「大人」?別亂叫,叫錯了會被人笑死……

此種用例極多,舉不勝舉,以下列出若干備考:


《漢書》中漢高祖對其父親劉太公說:「始大人以臣為無賴。」

霍去病對失散多年的父親霍中孺說:「不早自知為大人遺體。」

《後漢書》皇甫酈對其父親皇甫嵩說:「能安危定傾者,唯大人與董卓耳。」

《南史》王僧儒幼時,有人以冬李贈其父,先拿一個給他吃,王僧儒辭曰:「大人未見,不容先嘗。」

《北史》田式以事下獄,欲自盡,其子田信說:「大人朝廷重臣,又無大過,何至於此。」

《唐書》裴彝謂其父:「大人病痛若此。」

《舊五代史》河中節度使王珂妻是李克用女,王珂被後梁圍急,使妻致信李克用,曰:「賊勢如此,大人忍不救耶?」

《宋史》蔡京兒子蔡攸入謁,握父手曰:「大人脈勢舒緩,體中得無不適。」

《宋史·隱逸傳》南安翁以長子被拘於官,欲詣官代長子受杖,小兒曰:「大人豈可受杖?兒當代此。」

以上幾例,皆是以「大人」稱父親。


又有《漢書》疏廣勸其侄疏受退隱回鄉,疏受曰:「從大人議。」這是以「大人」稱叔父。

《漢書》張博詐作淮陽王上書:「為大人乞骸骨去。」《後漢書》范滂曰:「惟大人割不忍之恩。」這是以「大人」稱母親。

《新唐書》柳宗元說:「禹錫親在堂,吾不忍其窮,無辭以白其大人。」這是以「大人」稱他人的母親。

以上均為唐宋以前的「大人」之稱,都是只用於稱父母伯叔,並不用來稱呼官員。

(三)指宮內近侍(宦官)

例如


《後漢書·鄧禹傳》載宮人(宦官)中的耆宿年長者稱為「中大人」(宮中的老爹)。

《後漢書·陽球傳》載,程璜當時在宮中操縱朝政,時人稱之為「程大人」。

《全後漢文》載蔡邕《諫靈帝疏》云:「今道路紛紛,復雲有程大人者,察其風聲,將為國患。」所指亦為程璜。

又如《晉書》,劉聰時,中宮僕射郭猗欲王皮、劉惇二人證成皇太弟劉乂謀反,以計脅之,王皮、劉惇大懼,皆曰:「謹奉大人教。」這裡也是以「大人」稱近侍(宦官)郭猗。

對此,清代學者趙翼在《陔余叢考》中認為,東漢魏晉以降的「大人」之稱,「蓋本宮闈近侍之人,身無官位,而勢居顯要,故以大人稱之。」正是因為太監沒有官位,所以才稱為「大人」,取其稱呼父母叔伯等長輩的尊稱之義。這可以算是比較特殊的用法,但顯然不是對官員的通用稱謂。

(四)指少數民族首領、貴族

《漢書·陳湯傳》載,甘延壽、陳湯進兵至康居,來到匈奴單于城下,單于問:「漢兵何來?」甘延壽、陳湯答:「我為單于遠來,而至今無名王大人見將軍受事者,何單于忽大計,失客主之禮也!」這裡的「名王」、「大人」都是指匈奴的大小首領。

《漢書·匈奴傳》載,匈奴呼韓邪單于打算歸降漢朝,左伊秩訾表示支持,但「諸大人相難久之」。

這裡的「大人」指的是匈奴各部落的首領、貴族。

(五)在特殊情況下用於稱呼地位極高的官員

唐朝時也有一些以「大人」稱官員的用例,但都比較特殊。如《舊唐書·段秀實傳》:「田少榮稱秀實為仁信大人。」《高駢傳》女巫王奉仙謂畢師鐸曰:「揚州災,當有大人死。」(這裡的「大人」指高駢)。但這是很少見的例子,而且這裡所指的段秀實、高駢都是官位、聲望極高的顯貴之人,所以稱二人為「大人」,帶有一些尊重長輩的意思,是對極特殊的人的極特殊的用法,不是對所有的官員都能通用的。


二、「大人」在唐宋以後的用法

(一)唐宋時期對官員的稱呼

唐宋及以前不用「大人」稱呼官員,那麼那時候的人見了當官的人應該怎麼稱呼呢?

這個要區分不同的情況。官員之間相互稱呼,比較親密的平輩或晚輩可稱對方的字,對尊長則稱公、丈,大多數情況下是直接稱其官位。

例如《三國志》中,曹操還是兗州牧時,沮授稱之為「曹兗州」,當了司徒和丞相之後,則稱呼為「曹公」。

古代官員都叫「大人」?別亂叫,叫錯了會被人笑死……

又如侍御史,一般都稱「某侍御」,此類用例在新舊《唐書》、《全唐文》、《全唐詩》中非常多見。比較有名的是柳宗元《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破額山前碧水流,騷人遙駐木蘭舟。春風無限瀟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柳宗元將其友人、侍御史曹某稱為「曹侍御」。

又據《舊唐文》、《資治通鑒》、《全唐文》載,淄青節度使李師道為檢校司空,劉悟稱之為「李司空」,新羅人崔致遠稱致仕刑部尚書白居易為「白尚書」之類,都是以官位相稱。基本上沒有用「大人」稱官吏者。

有時會以古官名相稱。如唐宋皆無丞相一職,但執掌最高行政權的尚書僕射、中書門下侍郎等,時人亦多稱為「丞相」、「相公」,宋代知州相當於漢代的太守,有時也會以太守稱知州,等等。

此外一些官職還有別稱。例如尚書令稱「尚父」,中書令稱「令公」,節度使稱「大帥」,刺史稱「使君」,縣令稱「明府」,縣尉稱「少府」等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稱其即將上任西川某縣縣尉的友人杜某為「杜少府」。

宋代的《梁溪漫志》及庄綽《雞肋篇》也都提到,世上只有兒子稱父親為大人,若胡亂以「大人」稱呼他人,會被眾人「駭笑」。可見直到宋朝時,社會上仍是以大人稱父母等長輩,而不會用來稱呼官員。否則就等於是當面叫別人「爸爸」了,難怪旁邊的人要爆笑。

(二)從元朝開始出現用「大人」稱呼官員的叫法

宋以後才開始逐漸出現稱官員為「大人」的用例。如元人高則誠《琵琶記》,蔡狀元呼黃門為大人,則元時達官貴人已有大人之稱。

明尹直《謇齋瑣碎錄》,吳與弼以處士征至京,每見士大夫則稱大人。

又《涌幢小品》載,徐晞以胥吏起家,仕至尚書,某日還鄉,郡守率諸生迎之,諸生以徐晞非生員出身,頗無敬意,徐晞出一對聯曰:「劈破石榴,紅門中許多酸子。」諸生不能對。徐晞對下聯為:「咬開銀杏,白衣里一個大人。」

王世貞《觚不觚錄》載,三司見總督稱「老先生」,見巡按稱「先生大人」。

《西遊記》中,唐僧一行途經諸國城門,皆稱門使為「大人」。

可見至明朝時,以「大人」為官員之稱已逐漸出現。

清朝之後的用例就更多了,舉不勝舉,從略。

三、若干結論

「大人」的用法,初始含義是指父母長輩,漢代以來演化為對近侍(宦官)也稱大人(因太監沒有後嗣,官員往往尊專權的宦官為父,以示討好),後來進一步擴大,變成京朝官皆可稱「大人」,原因可能是唐末宦官專權,常兼任朝廷顯要官職,後逐漸變成某些與當權宦官地位相當的極顯貴之人也稱「大人」。京官稱大人,因而京官出使鎮守地方者,亦以大人稱之。如總督、巡按等,常帶都御史、尚書、侍郎銜,故稱「先生大人」。因而遂為貴官之隆稱。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元朝時沿用漢代以來稱呼少數民族首領酋長的「大人」這一叫法,開始出現用「大人」稱呼官員。明清以後繼續沿用,稱官員為「大人」的叫法才漸漸普遍。

趙翼在《陔余叢考》中還補充說:「此又近日京官外官位高者,皆稱大人之所自也。則唐以後稱貴官為大人者,乃從旁指目之詞,而非見面相呼也。見面稱大人,則始於元、明耳。」

又據《清稗類鈔·稱謂類·大人》載:「大人之稱,始於雍正初,然唯督撫有之。嘉、道以降,京官四品以上,外官司道以上,無不稱大人。翰林開坊,六品亦大人。」這就直接指明了「大人」之稱始於清雍正時,但是僅指總督、巡撫等「貴官」。嘉慶、道光後擴大至京官四品以上以及地方官的布政使、按察使、道員,翰林升任詹事府職務六品以上的也可以稱「大人」,但此時指稱對象仍然是有限定範圍的,而且範圍不大。

以上材料的說法並不完全一致,但還是可以歸納出幾點結論:

第一點,以「大人」稱官員是元明清時期的用法,在唐宋及以前,「大人」主要用於稱呼父母叔伯等長輩,一般是不會將官員稱為「大人」的。

第二點,按趙翼的說法,明清時期稱官員為「大人」,已較為普遍,但在《清史稿》中,仍難見此種用法,《清史稿》中「大人」這一稱謂用得很少,用的亦多是稱父母,如《侯方域傳》,侯方域對其父親侯恂說:「大人受詔討賊」云云,是稱其父。所以,我估計,稱官員為「大人」,應是日常口語,而較少用於正式、書面場合。

第三點,「大人」是元明清時期對「位高者」、「貴官」的稱呼,不是對所有官員的稱呼。現在的影視劇中對縣令等基層幹部也一概稱為「大人」,可以肯定這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參考資料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中華書局2010年版。

【清】趙翼:《陔余叢考》,中華書局2006年重印本。

《二十五史》、《資治通鑒》、《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唐文》、《全唐詩》電子版。

想看輕鬆有趣的歷史? 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

想知道歷史中的各種稀奇古怪?

搜索微信號:historytalking 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拾史事 的精彩文章:

唐朝有個牛叉詩人名字就叫劉叉,據說還偷了韓愈
1929-1933,德國絕望的時候,希特勒迎來了人生轉機

TAG:時拾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