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剖析抗戰時期的日本一個大隊的真實實力

剖析抗戰時期的日本一個大隊的真實實力

摘要:抗戰期間,日軍的戰鬥力大大超過中國軍隊是毫無爭議的,那麼日軍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以日軍一個步兵大隊來說,從兵力、裝備以及實戰戰例來分析,是否真的能夠吊打中國軍隊的一個師?

圖1:日軍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抗戰期間,日軍的戰鬥力大大超過中國軍隊是毫無爭議的,那麼日軍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日軍的編製說法和世界主流國家都不大一樣,部隊編製從小到大依次是: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軍、方面軍、總軍。小編就對大隊這一級別來進行一番分析。

日軍的大隊根據兵種來分,有步兵大隊、炮兵大隊、工兵大隊、騎兵大隊等好幾種,即便是步兵大隊,在不同時期不同的部隊里,編製也各不相同。一般日軍的步兵大隊,編製人數從800到1500人不等,差不多相當於其他國家的營級單位。以1937年日軍甲種師團所轄的步兵大隊來分析,一個標準的野戰步兵大隊下轄4個步兵中隊、1個機槍中隊、1個運輸中隊(也就是輜重中隊)和1個大隊炮小隊,具體的編製如下:

大隊部,30人;

4個步兵中隊(每個中隊裝備步槍105支,輕機槍9挺,擲彈筒12具),192人X4;

1個機槍中隊(裝備重機槍12挺),174人;

1個運輸中隊,110人;

1個大隊炮小隊(裝備70毫米步兵炮2門),55人。

全大隊編製總兵力為1137人,大隊長為少佐軍銜。

再看這樣一個大隊的武器裝備情況,共有步槍約500支,輕機槍36挺,擲彈筒48具,重機槍12挺,70毫米步兵炮2門。

這樣的兵力、裝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可能算不了什麼,但在抗戰時期的中國戰場,那絕對可以說是裝備精良了,而且通常在實際作戰中,日軍還會給執行主攻或者重要任務的步兵大隊再加強重機槍、火炮,甚至是坦克,也會根據實際需要加強工兵、通信兵和輜重兵,組成具備獨立作戰能力的戰術分隊。

圖2:日軍一個步兵大隊綜合戰鬥力是很強的

再來看看中國軍隊的情況,就以1937年時最精銳的調整師,也就是著名的德械師來看。

一個步兵營下轄3個步兵連和1個機炮連,總兵力約500人,裝備步槍約300支,輕機槍27挺,重機槍6挺,82毫米迫擊炮2門。

兩相對比,中國的一個步兵營在兵力上只相當於日軍一個步兵大隊的一半,步槍和重機槍數量也只有日軍的一半,輕機槍還相差不多,但是在配屬火炮上就差距懸殊了,日軍的擲彈筒基本上相當於60毫米迫擊炮,中國軍隊是一門也沒有,48:0。實戰中日軍擲彈筒的作用極大,中國軍隊的輕重機槍經常就是被擲彈筒敲掉的。日軍的70毫米步兵炮可以直射也能夠曲射,和82毫米迫擊炮大致相當,數量也是2:2。所以如果都不算加強的兵力兵器,中國軍隊一個營的綜合戰鬥力也就只相當於日軍一個步兵大隊的三分之一。如果是中國軍隊的一個步兵團,兵力上是要比日軍步兵大隊多了將近一倍,步槍和重機槍的數量基本追平,但是火炮上也不過多了6門20毫米機關炮,所以中國軍隊一個步兵團的綜合戰鬥力,才勉強能和日軍一個步兵大隊相當。

圖3:日軍在擲彈筒方面佔據絕對優勢

圖4:日軍的步兵炮更是為步兵提供直接火力支援的利器

但是請注意,這是中國軍隊最精銳的德械師,如果是普通的中國軍隊,裝備上的差距就更大了。兵員的素質上也是差距極大,中國士兵由於長期營養不良,體力大大不如日軍士兵。文化素質就更不用說,中國士兵文盲比例高達90&,而日軍在30年代已經普及了高中教育!不要小看了文化上的差距,日軍普通士兵能夠畫地圖,中國軍隊師團級指揮機關的參謀軍官都未必能做到。有文化知識,不但能掌握多種武器的使用,而且更能領會上級的指揮意圖,發揮出更大的作戰效率。另外,當時的中國軍隊還有一項特色慣例,那就是吃空餉,部隊實際兵員至少要比編製少三成。這樣綜合來看,日軍的一個步兵大隊的戰鬥力確實和中國軍隊一個步兵師相差無幾,所以在戰場上,中國軍隊用一個師去對付日軍一個步兵大隊就成了常態。而日軍指揮機關在制定作戰計劃時,基本上也是按照1:10的兵力對比來部署,能夠1:6的對比就已經很看得起對手了。也就是說日軍自己看來,中國軍隊的一個師還不及日軍的一個大隊!

圖5:就是中國最精銳的德械師都有不小差距

實戰情況如何呢?

先看日軍的進攻戰例,1938年3月,台兒庄戰役的前哨戰藤縣保衛戰,日軍進攻的部隊是第10師團第33旅團第10聯隊的一半兵力——編製中的3個步兵大隊少了1個大隊又3個中隊,實際上參戰的也就是1個大隊,但加強了1個機槍中隊、2個野炮中隊和1個榴彈炮大隊。守城的中國軍隊番號繁雜,不算機關和勤雜單位,真正的戰鬥部隊有18個步兵連,也就是相當於6個營,但僅僅只守了一天,傷亡就超過了2200人,只得棄城突圍。而日軍的傷亡非常輕微,根據日軍部隊史的記載,僅僅陣亡20人、傷129人、失蹤3人!

圖6:日軍攻佔藤縣傷亡非常輕微

再看日軍的防禦戰例,1940年8月,白團大戰第三階段,日軍分路掃蕩晉東南根據地,其中一路由3個步兵中隊、1個山炮分隊、1個工兵小隊、1個輜重兵小隊、1個無線電分隊和1個戰鬥救護班組成,總兵力535人,也就只是一個縮略版的大隊。但是八路軍投入了9個主力步兵團(129師386旅772團、16團,385旅769團、13團,新10旅28、29團,決死一縱25、38團,八路軍總部特務團)外加總部炮兵團,總兵力近2萬人。實際投入作戰的有7個團,約1.5萬人,而且還很少見的得到了炮兵支援,不僅僅是迫擊炮,八路軍總部炮兵團的山炮當天就打了200發炮彈。結果呢——日軍這個縮略版大隊在關家堖陷入重圍,激戰兩天,日軍援軍趕到,八路軍不得不飲恨撤圍。根據日軍的戰報,這個日軍縮略版大隊陣亡52人,受傷97人,失蹤2人,合計151人。八路軍戰史稱自身傷亡600人,但是在關家堖和峰堖的兩處烈士陵園,收殮埋葬的烈士就超過了2000人。

圖7:八路軍在關家堖之戰中的重機槍陣地

或許有人說,這兩個戰例都太過極端,但是在整個抗戰期間,完整全殲日軍一個野戰步兵大隊的戰例也是屈指可數,所以日軍一個步兵大隊吊打中國軍隊一個師的情況,不但在理論上完全可能,而且在實戰中也是很常見,還不乏一個師被一個大隊擊敗的情況

關家堖之戰就是經典抗戰劇《亮劍》中李家坡之戰的原型,當然在電視劇中日軍山崎大隊是被全殲了,就連《亮劍》都是如此,就更別說其他的那些抗戰神劇了。

所以真正的抗戰,遠比我們想像的要更殘酷更艱難,中國軍隊就是在這樣兵員、裝備、訓練全方位的懸殊差距下,依然浴血奮戰,這些抗戰軍人才是真正值得我們永遠銘記的英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抓住努力的手指 的精彩文章:

我國直升機飛躍發展,未來有望超過美國
抗戰時期日軍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有照片為證

TAG:抓住努力的手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