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紀念民主德國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自由選舉

紀念民主德國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自由選舉

28年前,原民主德國(DDR)的人民才第一次有機會自由選舉產生了人民議院(原民主德國最高人民代議機構,最高國家權利機構)議員。這一天標誌著原東德德國統一社會黨(SED)統治的結束,是德國走向統一的重要一步。

1990年3月18日這一天,原東德有選舉權的共計一千兩百四十萬名公民終於能夠在19個政黨和5個聯合政黨之間作出抉擇,93.4%的選民參加了這第一次同時也是最後一次自由議會選舉。與之前的所有預測相反,48%的選民將選票投給了德國聯盟(Allianz für Deutschland)。這一選戰聯盟於1990年2月5日由民主德國基民盟(Ost-CDU)、民主覺醒組織(DA)及德國社會聯盟(DSU)組成,他們的口號就是「自由與繁榮---再不要社會主義。」

民調中,德國社會民主黨(SPD)名次靠前,選舉中以21.9%的得票比例成為第二大政治力量。更名為民主社會主義黨(PDS)的原東德德國統一社會黨(SED)得到了16.4%的選票,成為最大的反對黨。自由民主人聯盟是另一個由三個政黨組成的陣線,即德國論壇黨(DFP)、德國自由民主黨(LDPD)以及自由民主黨(F.D.P)共得到5.3%的選票。「新論談」(Neues Forum),「民主進行時」(Demokratie Jetzt)及「倡議和平與人權」(Initiative Frieden und Menschenrechte)於2月聯合為「聯盟90」,得到了2.9%的選票。至此,共有12個候選黨出現在議院中。

數據來源: Wahlkommissionder DDR

?此前,原東德德國統一社會黨一直作為國家政黨坐擁國家最高權利。此外,還有所謂的集團政黨如基民盟(CDU),德國自由民主黨(LDPD)、農民黨(Bauernpartei)和德國全國民主黨(NDPD),他們的存在模擬了政治多元化和多黨制。

當時的人民議會選戰由很多西德的政治家密切關注並陪同作戰。基民盟有赫爾穆特·科爾(Helmut Kohl)、社民黨有維利·勃蘭特(Willy Brandt)和奧斯卡·拉方丹(Oskar Lafontaine)、自民黨有漢斯-迪特里希·根舍(Hans-Dietrich Genscher),這是西德政黨和他們的東部姐妹黨團結應戰的一部分。自1989年秋天起,幾乎所有西德政黨都致力於組成反對黨,後期更加努力地與跟他們在名義上接近的政黨促成集團政黨。

選舉的決定性因素在於政黨對於德國統一所持的態度。1990年春天起,公開辯論不再圍繞著是否要達成兩德統一進行,而是圍繞著如何並且儘快實現統一這個問題。德國聯盟(Allianzfür Deutschland)就明確表示要儘快實現兩德統一。社民黨以及那些從民權運動中興起的政黨及候選人主張一個有過渡期的統一,而民主社會主義黨(PDS)則要求一個邦聯制。選民支持德國聯盟,這就明確表示了他們對於儘快實現德國統一的贊同。

基於新的多數原則,1990年4月12日,人民議會在東柏林選舉基民盟政治家洛塔爾·德邁齊爾(Lothar de Maizière)為總理。他組建了一個由基民盟(CDU)、德國社會聯盟(DSU)、民主覺醒組織(DA)、社民黨(SPD)及自由黨人所構成的大聯合執政。

?人民議會的選舉產生對加速實現統一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原東德人民議會在加入聯邦德國和憲法問題上做出了重要決定。他們和聯邦政府於4月底在貨幣統一方面達成一致,於1990年7月1日起實行東西德馬克的等值兌換。8月底,「有關建立統一德國的協定」接踵而至。1990年10月3日,根據這一統一協定,原民主德國的5個聯邦州終於併入聯邦德國,並劃入基本法適用範圍。

1990年3月18日選舉當晚,作家史蒂芬·海姆(Stefan Heym)就對本次選舉所帶來的一切變化進行了預測:「民主德國將不復存在。他將成為世界歷史中的一個腳註,再無他意」。1990年10月3日德國統一後,原民主德國結束了他長達41年作為一個國家的存在。

文章翻譯自bpb.de網站德語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國印象 的精彩文章:

德國十大網紅,讓你想起了中國的誰?

TAG:德國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