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歷史上的三大憾事 每每提及國人扼腕痛惜

中國歷史上的三大憾事 每每提及國人扼腕痛惜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中,很多的人或事在不斷的流逝中給我們帶來了千載的遺憾。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下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大憾事,你聽過幾件?

1慈嬉受寵

道光皇帝在英國的洋槍洋炮下,無奈的開了個不平等條約的頭。道光1850年死後,奕寧繼位,即咸豐皇帝。

在位期間,正逢清朝亂世,國庫空虛,危機四伏。即位不到一年,太平天國即在金田起義,而後就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真是內憂外患呀,咸豐皇帝有重整天下之心,卻無回天之力,在1861年含恨而死。他割地賠款也就罷了,把位子留給自己的後繼之君,也許後繼之君會有更大的作為,可是他卻留下個禍根,就是他寵幸的葉赫那拉·玉蘭,此人就是以後慈禧。

慈禧在咸豐死後在幕後操控朝政毫無建樹,而且慈禧是安逸享樂之輩,知道用錢蓋戲園子、搞壽辰,但是不知道變法革新,增加軍備,致使滿清甲午戰爭戰敗,而後被八國聯軍入侵,不但再次割地賠款,而且國格喪盡。

2崇禎中興

明朝末年,朝廷腐敗,民不聊生。崇禎登基後,開始進行各方面的治理,他力圖挽回明朝衰敗的局面,促使明朝中興。先是剷除了魏忠賢閹黨,為樹立皇權打下了基礎,這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功績了。

憑心而論,崇禎是一個比明朝任何皇帝都要對國事認真負責的統治者,自登基以來,他幾乎沒有睡過一天好覺,但勤治天下的責任心並不能彌補他的缺乏經驗、多疑和剛愎自用這些性格特點!而這些性格特點與1644年到來有著直接的聯繫,崇禎若真的多一些睿智和寬厚的話,明朝真有可能會中興,而且最起碼不至於亡國。

在當時,明朝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如果明王朝守住了國土,那麼自鴉片戰爭始,中華民族長達一百多年的屈辱史是否會改寫?

3靖康之恥

宋朝的江山大部分毀在宋徽宗手裡,一個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一百多萬的人口,還有中國文化達到頂峰的繁榮就這樣消逝了,成為一片廢墟。

而《宣和畫譜》著錄的北宋宮廷中收藏的吳道子的畫竟有九十三幅之多。這些無價之寶在遭遇「靖康之恥」被金兵掠到北國後就再也沒能回來。中華文明就此損失了一大批無以倫比的珍貴寶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搶了兄弟皇位,死因撲朔迷離;皇權爭奪的背後,是難以言說的親情
明朝脾氣最好的三個皇帝,個個都是好人,第二位堪稱完美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