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同一張臉不同賣點,OPPO和vivo 的田忌賽馬

同一張臉不同賣點,OPPO和vivo 的田忌賽馬

3 月 19 日,應該算是國產手機市場上半年最為最為劍拔弩張的一天。

上午 OPPO 在北京召開了媒體溝通會,提前把即將在月底上市的全面屏新機 R15 帶給媒體。晚上,vivo 包下烏鎮,全面屏新機 X21 開了一場規模相當龐大的發布會。

這兩家廠商的財大氣粗顯然是業內有目共睹的。OPPO 去年為發布 R11 與浙江衛視合作了一場演唱會,包下了整個深圳的所有豪華酒店,今年還準備這麼搞。而 vivo ,可能是從三星為 S8 包下古北水鎮開發布會得到了啟發,讓 vivo 的 logo 在烏鎮隨處可見,也開了一場規模盛大的發布會。

同一天,兩家廠商,發布的產品都長著同一張臉:6.28 英寸,屏佔比高達 90% 的劉海全面屏。很多人看了今天 ov 兩廠發布的機器,就簡單的給出一句感嘆,這兩家廠商真是不學好,照著 iPhone X 做手機,但事實上,看上去像 iPhone X 的產品,相似的外觀設計背後,是 ov 兩廠從產品功能和細節層面的角力,就如同田忌賽馬,各有長短,也有不少有意思的地方可以細挖。

咱先從相似的地方說起,OPPO R15 和 vivo X21,用的都是雙面玻璃機身夾金屬邊框的設計,正面都是一塊 6.28 英寸,屏佔比高達 90% 的劉海全面屏,從機身背面更容易區分兩款機型,OPPO 保持了背面指紋識別器的設計和橫向的攝像頭,而 vivo 則相對來說更加徹底,屏下指紋版的 X21 機身背後沒有指紋識別器,攝像頭改成了豎著排列的方式。

在如今的國內手機市場,OPPO 和 vivo 作為頂級廠商,對於供應鏈和產品研發層面的把控都是相當強的。兩家廠商的產品,呈現的是這樣一種狀態:售價與對手競爭時候要有競爭力,還要把自家營銷和渠道時所需的足夠利潤留出來,這就意味著機器的成本與競爭對手幾乎相同了,這有點像帶著鐐銬跳舞,OPPO 和 vivo 在打造自家新機時候要做的,幾乎就是在相似的產品方向上,找到自己的亮點。在技能點總量類似的情況下,對自家產品不同功能的技能點做出合理的分配,確保自己花錢的技能點落在了能讓消費者喜聞樂見的功能上。

於是,OPPO R15 和 vivo X21 外觀沒什麼差別對不對?但事實上,兩款機器的細微差異相當多。

先說最為核心的性價比和產品線布局,這是消費者最直接感知的部分。OPPO 做了 3 個版本的 R15,售價 2999 的普通版本,用的是聯發科的 P60 處理器,售價 3299 的夢境紅版本,用的是驍龍 660 處理器,售價 3499 元的陶瓷黑,同樣是驍龍 660 處理器,但是機身質感因為用了陶瓷,會相對精緻些。

vivo 在 X20 有兩個大版本,一個是售價 3198 的普通版本,用的驍龍 660 處理器和後置的指紋識別感測器,另一個相對更高端一點的是售價 3598 的屏下指紋解鎖版,因為用了屏幕下的指紋解鎖技術,所以相對貴了一點。

普通消費者對比手機性價比,往往會看三個參數:處理器,內存和機身存儲。上面說到了所有版本的 OPPO R15 和 vivo 21,都用的是 6GB 內存和 128GB 機身存儲。唯一的不同就是處理器,2999 元版本的 R16 用的是聯發科 P60 處理器。

你看,這個時候田忌賽馬般的競爭就開始了,OPPO 用聯發科 P60 處理器相對降低了機器處理器的成本,給出了一個更低的整機售價,2999 顯然能吸引到不少對處理器性能不敏感的普通消費者。但是在同樣處理器配置的機型上,vivo 的售價要比 OPPO 低 101 塊錢,在售價上佔據了一些優勢。

當然,100 元左右的售價差異,顯然不足以體驗 OPPO 和 vivo 在新機上面的競爭。在一些產品細節層面,OPPO 和 vivo 用了完全不同的打造思路。

先從 2999 的 OPPO R15 說起,如果不細緻看很難察覺的是,雖然都是用的玻璃機身,但是 2999 元版的普通 OPPO R15 背面玻璃是平的,不是帶有弧度的 3D 玻璃,降低了一些成本,聯發科 P60 的成本價也比驍龍 660 要低,所以這也讓 OPPO 有更多的成本空間去升級內存和存儲,把產品全面提升到了 6G RAM 和 128G ROM。在外觀上,OPPO 也選擇了漸變色來作為自己機器外觀的絕對亮點。在顏值上,先與 vivo 做出了不同。

像 iPhoneX,應該成為最能概括 vivo X21 外觀設計的一句話,X21 不僅有了全面屏,還有了背後的縱向攝像頭。與 OPPO 不同,vivo 沒有在機身背殼的顏色上下太大功夫,vivo 還是把重點放在了其他的硬體層面。比如,雖然同樣是劉海全面屏,但是 vivo 號稱自己的全面屏是首款支持 P3 廣色域屏幕的機型,這能讓屏幕顯示更加艷麗。除此之外,vivo 還選擇把技能點繼續放在自家擅長的音質層面,給手機用了AK4376A的 HiFi 方案,主打高音質。

兩家在系統層面的特性其實都差不多,用一句話就能總結:AI 讓手機更好用。這裡說的更好用包括讓相機成像素質更好,系統更流暢,遊戲體驗更好等等。OPPO 和騰訊成立了專門的優化實驗室,還和商湯科技搞了 AR 平台,而 vivo 則公布了 Jovi 人工智慧助手,希望增強自己手機的 AI 特性。

回過頭來看,本質上,ov 兩廠新機的競爭,依然是同定位產品,不同賣點的田忌賽馬。各家都有優勢,也都有小問題。OPPO 在三千五百元檔位的機型主打的是機身材質,而 vivo 主打的是屏幕下指紋,顯然能更讓消費者願意為之買單。同樣配置下 vivo 雖然比 OPPO 看起來便宜 101 元,但是 OPPO 在機身材質上面的發力讓 OPPO 的顏值看上去更好,多彩的機身會受到更多年輕人青睞。而 2999 元的 OPPO R15 聯發科版本,則更是讓 OPPO 能用更低的售價吸引到更多的用戶。

有趣的是,儘管在發布會上沒說,vivo 在官網偷偷上架了一款定價 2898 元的 vivo X21,處理器還是驍龍 660,內存也是 6GB,但是機身存儲從 128GB 變成了 64GB,這一產品策略的調整,也頗有一絲針鋒相對的感覺。

文章最後,再回過頭來說說像 iPhoneX 這個事兒。雖然很多人對這個事兒相當反感,但不得不承認的是,蘋果作為目前智能手機的領導者,在引領產品潮流上還是起著決定性作用,說直白點兒,像蘋果,就意味著更好的市場銷量。更何況從產品設計層面來看,用上了全面屏的 OPPO R15 和 vivo X21 新機,顯然視覺觀感更加震撼了,也能讓人有更多的換機慾望。

全面擁抱全面屏後,下一個方向在哪兒呢?其實 vivo 和 OPPO 都給自己留出了未來的道路。

OPPO 管 R15 叫做春季新機,vivo 也在命名時候沒有給 X21 一個全新一代的標號。顯然,旗艦機還在下半年等待。

如果再仔細看下兩家廠商的產品硬體細節,就會發現用上全面屏和 6G RAM+128G ROM,對兩個廠家產品的成本壓力還是非常大的,在產品呈現下,必定就要砍掉一些東西。以 vivo X21 距離,非常無奈的,vivo X21 的攝像頭用的是三星的感測器,不如 Sony 的,後置攝像頭也取消了光學防抖,HiFi 配置也沒有用更高階的 ES9318 DAC 等,這些受限於硬體成本和利潤平衡的遺憾,顯然是 vivo 和 OPPO 這兩家廠商在下一款機型上給自己留出的方向。

下一款機型是什麼?很有可能就是真正用上驍龍 845 這樣頂級處理器的旗艦機型了。而從產品定價區間上,已經把高端產品定價提升到三千五百元機型檔的 vivo 和 OPPO,下一步要做的,可能是要用四五千塊錢的旗艦機,進一步收割城市用戶的換機潮,從三星,蘋果甚至是華為的手中搶奪高端機的用戶。

這麼做的原因其實也挺簡單的,還記得 OPPO 和 vivo 在近兩年是怎麼起來的嗎?是因為這兩家廠商但是收割了大量的三四線城市以及鄉鎮的購買需求。但是,這些地區的手機使用周期顯然是比城市長很多的,當鄉鎮需求明顯下滑後,一二線城市絕對是 vivo 和 OPPO 要用高端機型搶奪的重要市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沃爾瑪中國又換帥,陳文淵能否終止「五年三換」的尷尬?
你配得上北京嗎?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