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詩詞鑒賞:同樣是寫反詩,宋江為何不如黃巢

詩詞鑒賞:同樣是寫反詩,宋江為何不如黃巢

施耐庵的一部《水滸傳》寫的是蕩氣迴腸,把梁山好漢們轟轟烈烈的人生塑造的讓人拍案叫絕,尤其是這幫草寇們的大Boss宋江,更是成為了文學史上經典的人物形象。還真別說,歷史上是真有宋江這個人的,也真有梁山起義的事兒。不過,與書上的情節比起來,宋江這夥人的故事可就遜色不止一個檔次了。可以這麼說,《水滸傳》里的梁山起義是轟轟烈烈的,而歷史上的宋江起義是平平常常的,無論是規模還是影響都像一條泥鰍在水裡泛起的水花那樣。算了,這是歷史學家研究的問題,咱們還是留給歷史學家們吧。咱們今天分享的內容就是跟宋江有關的。

看過電視劇《水滸傳》的,都知道有一集是宋江潯陽樓題反詩。那宋江喝了點小酒,一時之間暈暈乎乎,得意忘形了,看到酒樓里的白牆上嗚嗚呀呀寫了一牆的黑乎乎的字,看到後讓小二拿出筆墨,自己就在牆上開始塗鴉起來,還故意嘚瑟地問:「小二,你看看俺寫的詩咋樣?」店小二大字不識兩個,只能搖頭,連連誇宋江寫得好。宋江於是就跟吃到天鵝毛的那啥啥一樣得意地念了起來: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卧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冤讎,血染潯陽江口。」

這首其實是宋詞,詞牌是《西江月》。突出的特點就是口氣大,怨氣重,意思簡單易懂。「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是說宋江小時候學習相當努力,所以長大後也足智多謀,然而「恰如猛虎卧荒丘,潛伏爪牙忍受」,這兩句是說自己鬱郁不得志,把自己比成猛虎卧在一個小土堆上,忍受著各種不爽,心裡別提多難受了。這是詞的上闕。下闕接著說「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意思是自己犯事了,被朝廷在自己的臉上刺了字,到處向人展示自己是個罪犯的可憐身份,然後又被流放到江州進行勞改,心中更是一萬個不爽。最後兩句「他年若得報冤讎,血染潯陽江口」告訴那些得罪他的人說,你們等著吧,爺心裡憋著口氣呢,你們冤枉老子,老子他年肯定要報仇的,到時候血染潯陽江口,把你們的腦袋當夜壺使!

這首詞技術含量是沒有的,就是順著往下說,還真像一個醉漢的醉後狂言呢。不過,這首詞還真是歷史上的宋江的作品,不是施耐庵編的。在《全宋詞》里,收錄了宋江的兩首文學作品,這是其一。另外一首是《念奴嬌》,這首詞倒寫的頗有些文人才氣。而這首《西江月》呢,雖然文學技術不怎麼樣,但是有一種草莽氣勢,口氣大,也頗能看出宋江是個不安分的主,這首詞赤裸裸地有反動心理,所以稱之為反詩也是合情合理的。

說起反詩,有一首可是鼎鼎大名啊,說起造反運動,有一個人領導的才真是轟轟烈烈啊,宋江的造反在此人的造反面前就相當於武大郎與姚明身高之間的懸殊。那麼此人是誰呢?這首反詩又是什麼呢?

此人乃是大名鼎鼎的黃巢,他在唐朝末年領導的黃巢起義可是壓碎唐朝的一塊大石頭。他在一年參加科舉考試後沒有考中,於是就氣不打一處來,很憤怒之下就寫了一首詩,題目叫《不第後賦菊》,是一首七言詩,四句,內容是: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首詩也是口氣大的衝天,不過相比宋江的那首《西江月》來說,這首詩的文學技術要高一籌,也是歌詠菊花的名篇。前兩句「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第一句是說時間到了秋天,然後第二句就說到了秋天后,除了菊花後其他的花都凋落了,尤其是「殺」這個字,用的真是凌厲、乾脆、霸氣,寫出菊花秋天傲然開放不可一世的氣勢。這兩句是用了對比,拿菊花跟其他的花進行對比,就是為了突出這種氣勢。然後最後兩句接著寫氣勢。「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這兩句中「衝天香陣透長安」寫菊花的香味,而且是極度誇張,先用「衝天」兩個字,又接著用「透長安」三個字,寫出香味勢不可擋的濃烈,而且用的最妙的是「香陣」,這倆字兒就有了把看不見摸不著的香味形象化的效果,彷彿是香味結成了軍隊的陣勢一樣,可以看見的效果,等於化虛為實了。從這一句我們可以看出,菊花的張狂恣肆的架勢。這還不夠,最後一句「滿城盡帶黃金甲」接著把氣勢往上推。這句是描寫菊花的外形的,也是用了誇張,「滿城」說明整個長安城都是菊花盛開,「黃金甲」形容菊花金色的花瓣,是用了比喻。關鍵是黃巢用的喻體,是把菊花比成了身穿黃金戰甲的戰士了,這樣就給人們傳達出了菊花的戰鬥精神。古人一直把菊花當做傲霜斗寒的象徵,歌頌它的戰鬥精神。到黃巢這裡,可以說把它的戰鬥精神推到了新的高度。因為傳統的歌頌菊花,只是把它當成個人精神修養上的層面,要保持自己的操守,不隨波逐流。而黃巢這裡,將它突出到現實層面,把它擴大化,從個體推廣到群體。因為這首詩寫的是菊花的群像,不是傳統中的一朵或者幾朵,而是「滿城」「衝天」,這毫無疑問是對菊花這個意象的擴大,是黃巢的一個了不起的地方。所以,這是黃巢跟一般文人不一樣的地方,他著眼的格局大,不像一般文人只止於修身層面。

相比宋江那首《西江月》,黃巢這首詠物詩可是高出宋江十萬八千里了。宋江著眼的只是抱冤讎方面,這眼界就比黃巢的小了不止一截子了。而且,結果只是要「血染潯陽江口」就滿足了,而黃巢的是要搞定長安。長安可是唐朝的國都,這意思就是說黃巢要把唐朝取而代之的。所以,從氣魄上宋江又被KO了。從文學技巧上,宋江的《西江月》除了用了一個猛虎的比喻外,其他都是平鋪直敘,而黃巢本身就是詠物詩,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對物的歌詠之上,就先比宋江的高了一籌。另外,在詩歌正文又綜合運用了比喻、對比、誇張手法,同時又精心地字斟句酌,在這方面,宋江又被黃巢完虐了。

所以,從這兩個人的兩首文學作品中,我們就可以看出,為何宋江起義在歷史上幾乎默默無聞,連史書幾乎都沒有記載。而黃巢的起義則成為中國歷史上影響巨大的農民運動,成為後世研究的重要對象。因為文如其人,從文章里就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及抱負來。

但是有趣的地方就在這裡啊。為何施耐庵就選擇了宋江起義來寫《水滸傳》呢?跟宋江同時的方臘起義,那影響可比宋江起義大了去了。但硬是被施耐庵寫成了宋江的配角,成為被宋江虐的菜。更有趣的是宋江由於《水滸傳》的影響,已經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而黃巢呢,除了研究歷史的,恐怕知道他的人是不多的,最起碼跟宋江相比,這下子是被宋江完爆了。也就是說,真實的宋江比不過真實的黃巢,而文學的宋江卻勝過文學的黃巢——雖然黃巢的詩比宋江的寫得好。這是怎麼回事呢?該怎麼面對這個尷尬的現象呢?

這隻有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解釋了。人要成為一個傳奇,有時候是不取決於他的,不僅是他做的事,他的才華如何,而是來自他人的塑造,加上大眾的心理期待,甚至是誤解。在《水滸傳》中,無論梁山好漢剛開始的時候是多麼打抱不平,打家劫舍,破壞朝廷的綱紀,但別忘了,他們打的是替天行道的旗幟,是不反朝廷的。所以最後宋江他們是被招安了,歷史上的宋江起義也是被招安的結局。所以,在《水滸傳》這部書里,根本的思想並不是危害朝廷,並不是鼓勵大家去造反,也就是說這部書的核心思想並不危害當時的統治階級,甚至還能幫助統治階級進行思想教化,讓那些破壞分子向宋江他們學習回頭是岸。同時,這部書里的兄弟情誼又滿足了大眾的心理期待,因為大家也都想自己身邊都是如同梁山好漢的那種同生共死的朋友、兄弟,這就能夠幫助它的傳播。而黃巢呢,歷史上對他的定位是極壞的,是殺人魔王,如同妖魔一樣的,所以,沒有文學作品歌頌他,大家都是把他當做一個反面教材的。所以,這就導致了黃巢起義雖然影響很大,但是就流傳不廣,黃巢雖然文學水平高於宋江,也沒有宋江知名度高了。

這也說明了文學作品的巨大作用,它可以再塑人生。《水滸傳》里的宋江是這樣,而《三國演義》則更突出了。這本書簡直是顛覆了歷史上真實的周瑜了,羅貫中為了突出諸葛亮的偉大形象,刻意將周瑜塑造成一個心胸狹窄的形象,尤其是周瑜竟然是被諸葛亮三氣之下而氣死的,真是狗血之極的安排啊。歷史上的周瑜那可是奇男子,大丈夫,風流倜儻,多才多藝,文武雙全,但是,像這樣的蓋世英才肯定是老天爺最喜歡的,所以老天爺早早地就讓周瑜病死了。而且歷史上的赤壁之戰根本就沒有諸葛亮什麼事,但是在《三國演義》中如果沒有諸葛亮借東風,恐怕周瑜早就得吐血而死了。所以,正是由於文學的塑造,劉備他們那一幫人都是正面的形象,而曹操那一幫人都是負面的形象,而孫權那一幫人全都是蠢傻呆的配角了,就這一本書,活脫脫將歷史上的人物形象變成了另外的面貌。

所以,還真別小看文學的作用。正是文學的巨大作用,才導致了黃巢和宋江死後的別樣人生。無論在才華和起義上,黃巢都完爆宋江,但在知名度上,宋江卻又完虐了黃巢。不知道這倆人地下有知,碰頭的時候會聊些什麼,是不是會說:「藝術的真實和歷史的真實是兩碼事,看開就是了,別較勁。」而關於藝術的真實和歷史的真實,大家想了解的話,那麼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經典著作《詩學》是必讀的,感興趣的可以讀讀喲。不僅經典,還有幫助睡眠的效果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璐侃車 的精彩文章:

這個太子差點被皇帝廢掉,結果大臣說了3個字就讓他穩如泰山
五位精緻的校園男神:吳磊第四,白敬亭第二,第一帥翻天!

TAG:小璐侃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