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幼兒園前,為什麼家長都喜歡送寶寶上早教?

上幼兒園前,為什麼家長都喜歡送寶寶上早教?

積木寶貝科學早教

和二十萬爸媽一起輕鬆育兒。

寶媽

我準備給寶寶報個早教

這麼小的孩子能學什麼?過兩年不是要上幼兒園嗎?

奶爸

類似這樣的對話,我相信很多家長都不陌生。那麼早教和幼兒園教育能混為一談嗎?寶寶上早教的意義和上幼兒園是一樣的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一起來看看早教和幼兒園的定義。了解早教是什麼,幼兒園教育又是什麼?

早教的定義

早期教育是指孩子在0-6歲這個階段,根據孩子生理和心理發展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培養,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側重開發兒童的潛能,促進兒童在平衡、力量、速度、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安全感、意志力、目標感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幼兒園教育的定義

幼兒園,舊時稱蒙養園、幼稚園,為一種學前教育機構,用於對3—6歲的幼兒集中進行保育和教育。可以說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快樂天地,可以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度過童年時光,不僅學到知識,而且可以從小接觸集體生活。幼兒園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基礎的基礎,是為解除家庭在培養兒童時所受時間、空間、環境的制約,對兒童進行預備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為習慣良好、初步的自然與社會常識)。其教育課程沒有明顯的區分,大概由健康、人際關係、環境、語言、表達等幾個領域以及各種活動構成。

其實,早教和幼兒園教育不管是從教育對象、教學方式、教育目標還是教學內容上都存在差異。

教育對象

早教和幼兒園教育的區別首先是教育對象上的區別。據生理學家研究表明:人的腦神經細胞大約在140億個左右,大多數在3歲前就形成了。新生兒的大腦從出生起就是與外界環境不斷接觸下得到發育的,接觸得多,內容愈複雜,腦細胞分化發育也愈迅速愈完善。所以早教主要針對的是0-3歲的孩子的教育。不僅如此,早期教育還包括了對這部分兒童的家長的教育。比如在孩子爬行敏感期、口腔敏感期、語言等敏感家長應該這麼做,如何同孩子建立親子依戀關係等等。而幼兒園的教育對象則僅是針對3—6歲的低齡兒童。

教學方式

早教和幼兒園教育在教育方式上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幼兒園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基礎,其教育方式和中小學教育是一樣的,主要是以老師講解,孩子學習為主。比如,老師教孩子學唱歌,說英文單詞,教孩子數數等等,都是通過老師教,孩子學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而早教則是通過參與和互動的方式,讓小朋友融入課堂環境,在潛移默化中發展體能、智能和心理能力。比如,在上課時播放經典歌曲,小朋友就會不自覺的跟著哼唱,從而激發寶寶的語言潛能。並且,早教含有大量的親子互動遊戲,這樣有利於實現父母與孩子在情感上的溝通,增進彼此間的關係。

教育目標

幼兒園的教育目標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基礎知識,為孩子順利過渡到小學階段的學習而做準備。而早教則是從寶寶的平衡、力量、速度、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安全感、意志力、目標感等9大成長要素出發,從體能、智能、心理能力全面激發孩子潛能。良好的早教對寶寶而言是受益一生的。就像蓋房子一樣,只有基礎牢,房子才會穩。

教育內容

相信寶寶上過早教和上過幼兒園的家長都明白,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和早教心中的教學內容是不一樣的。幼兒園常見的教學內容有音樂、美術、語言、常識、體育、計算等,都是具體的知識點,比如數數、簡單一點的加法運算等。而早教中心則是側重孩子潛能的開發。以成都市積木寶貝科學早教為例,更多的是通過翻過爬行訓練、積木搭建拆卸、繪本故事、音樂手偶劇、廚藝體驗等多種方式幫助寶寶從體能、智能、心理能力三方面獲得整體提高。

了解更多

本文發自微信公眾號成都積木寶貝科學早教(gymangel201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你以為這樣是逗寶寶玩,其實是在傷害他,以後不得不注意
寶寶挑食怎麼辦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