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李敖先生逝世後寫下這些文字

在李敖先生逝世後寫下這些文字

在李敖先生逝世後寫下這些文字

下午酣眠到三點,醒來翻開微信朋友圈才知道李敖先生病逝的消息。「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接自己去」,先生終於沒能熬過84這個坎(李敖生於1935年,按周歲是83歲,但若按傳統的虛歲演算法是84歲),亞聖孟子也是在這個年紀去世的。

我並不了解李敖,看他的電視節目多過看他的書,知道他的花邊新聞多過了解他的思想。那本著名的據說有機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北京法源寺》一直想看,但是一直也沒看。但是我覺得在李敖先生去世的時候,我還是有必要留下一些沒有價值的文字表示哀悼的。

把李敖先生逝世的消息轉發在朋友圈,朋友們的留言是:毒舌;吵嘴很厲害;去了下面會不會和余光中繼續對罵……這大概是多數人對先生的印象——不積口德,言語中對透露著不屑,這也難怪,國人深入骨髓里的中庸思想很難容得下李敖這樣狂傲狷介。

李敖喜歡開罵,凡是自己看不順眼的都罵,罵祖宗十八代。他覺得這個社會不該是這個樣子,他看透人心險惡,看透社會腐朽。他若是學魏晉風度,躲在書房裡喝酒,埋頭著書,也許會搏得個好名聲。但他卻是國人中難得一見的以不合作態度參與政治的文人。他上電視開政論節目,他到處演講,他四處開罵,他到處留情……我們似乎都忘記了他其實是個徹頭徹底的文人學者。《魯豫有約》曾去他位於陽明山的書房裡採訪,裡面積書之多令人咋舌。李敖先生是個十足的書蟲,一生讀書之多,恐怕少有人能望其項背。先生著書之多,也令人難以置信,雖然很難說其中有多少是經典,但以一己之力能完成這麼多的著作,其才華也足以令人讚歎。

我想李先生的身體里住著三個人:胡適、魯迅、徐志摩。

他是胡適的忠實擁躉,他是胡適的學生,他一開始也是以研究胡適而知名的學者。他繼承的是胡適的入世思想。他似乎又是另一個魯迅,懷疑一切、批判一、否定一切。他的多情浪漫多麼像徐大詩人,李敖是重來不否認自己對「美女」強烈愛好的,他的書房裡到處都是裸女的照片、畫像,他的幾段感情無一不轟轟烈烈。也許你嘴上對他萬分不屑,但在內心卻萬分羨慕他,如果你是男人。

幾年前開始,很少在電視上見到先生嬉笑怒罵了,知道他得了重病。但是,當知道他病逝的消息時,還是有點愕然,因為他在我的心目中是那樣精力旺盛。

就像別人說的那樣,他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了傳奇。蔡康永悼念說:他不在,那個江湖就不在了。悼念性的文字現在鋪天蓋地,無論是朋友的,還是敵人的。

先生生前生後身邊都很熱鬧,但內心應該是孤獨的吧。

草於2018年3月18日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自天涯 的精彩文章:

TAG:人自天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