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觀點:雙積分考核結果首公布,補貼過渡期客車銷量同比增長

周觀點:雙積分考核結果首公布,補貼過渡期客車銷量同比增長

通過微信形式製作的本資料僅面向華創證券客戶中的金融機構專業投資者,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請勿對本資料進行任何形式的轉發;若您並非華創證券客戶中的金融機構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勿訂閱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許可權,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感謝理解與配合!

投 資 觀 點

1、新能源汽車:CATL更新招股說明書,大眾加大電動車投入

本周動力電池龍頭CATL更新招股說明書,最新數據為15-17年營收57、149、200億元;歸母凈利潤9.3、30、40億元;電池系統出貨量2.19GWh、6.80GWh、11.84GWh。17年銷量升至全球第一。從銷量上看,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國產動力電池龍頭已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從電池單價上看,公司電池系統15-17年均價分別為2.28、2.06、1.41元/Wh。伴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銷量高速增長與電池環節產能快速擴張,電池降價速度較快且18年仍有較大降價壓力。雖然對動力電池環節本身而言壓力持續,但一方面價格壓力加速行業內部集中,另一方面對於整車廠而言基本同步於補貼退坡速度的電池採購成本降幅也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持續高速增長。

據媒體報道,本周大眾集團宣布加大動力電池領域投資力度,在電池供應和技術方面投資約250億美元,並計劃擴大至600億美元,以擴大其電動汽車發展。將與LG Chem、三星、CATL合作,全球範圍內建設電池工廠。

本周工信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聯合公告了2016年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的情況。從行業整體來看,124家乘用車企業2016年共生產+進口乘用車2449.47萬輛,平均燃料消耗量為6.43升/百公里,產生油耗正積分1174.86萬分/負積分142.99萬分,新能源正積分98.95萬分。主要汽車集團中,2016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最高的三家企業是比亞迪、北汽和吉利;而油耗壓力最大的三家企業分別是長城、力帆和福汽。

投資方面,補貼層面更為科學的退坡機制與緩衝期結合提上車企日程的積分制的要求對全年銷量提供了強勁保障。另外,乘用車尤其是A00級乘用車單車帶電量的提升將增加對上遊動力電池的總需求量,對鈷鋰等資源品種的需求形成有效保障(有色覆蓋);中遊動力電池製造環節競爭壓力依然較大,整車環節在單車盈利方面,受補貼下滑影響部分可以更多的向上游傳導;在銷量方面的高速增長與結構分化下,建議關注乘用車龍頭上汽集團,維持強烈推薦新能源客車龍頭宇通客車。

2、智能網聯汽車:慕尼黑上海電子展開幕,上汽合資TTTech

本周慕尼黑上海電子展開幕,核心零部件供應商們將在此次展會期間展示車用技術和解決方案。展會同期舉辦「汽車技術日(Automotive Day 2018)」活動。本周上汽集團與奧地利網路與安全控制解決方案供應商TTTech成立合資公司,股比為50.1%:49.9%,攜手加快推進智能駕駛中央決策控制器(iECU)集成開發,全面提升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核心技術能力。

本周重慶市發布《重慶市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第三個出台自動駕駛相關路測管理的城市。從重慶的加入可以明顯看出自動駕駛在全國各地政府層面明顯的重視加大。發改委此前發布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徵求意見稿提出,到2020年,智能汽車新車佔比達到50%,中高級別智能汽車(L3)實現市場化應用;2025年,新車基本實現智能化,高級別智能汽車(L4)實現規模化應用。

我們看好智能駕駛未來發展前景,同時認為,與新能源汽車的強政府干預不同,智能駕駛技術壁壘相對較高,具備較強的全球競爭屬性。隨著市場對智能駕駛需求的不斷提高,前期成本優勢與小批量快速響應的能力邊際貢獻逐步弱化,優秀企業只有在智能駕駛領域參與全球競爭,才能夠保持長期競爭力上升,投資角度建議精選個股。推薦國內IVI龍頭企業德賽西威,建議關注國內汽車電子龍頭企業均勝電子。

3、乘用車:3月市場平穩

乘聯會公布了3月第一周銷售數據(3/3-3/9),日均零售達到4.6萬台,同比增長8.8%。2017年同期的同比值為-7%。今年同比恢復正增長,一個是因為去年基數比較低,此外,三四線城市,房地產依然景氣,帶動汽車銷售。

我們繼續強調抓住自主崛起+消費升級兩條主線。整車板塊,自主崛起建議關注吉利汽車;合資品牌車型結構向上調,最受益消費升級,建議關註上汽集團、廣汽集團。經銷商在與主機廠的博弈過程中,盈利趨於穩定。龍頭公司現金流穩定,融資能力強,可以支撐其持續收購,目前市場庫存良好,推薦廣匯汽車。

4、商用車:補貼過渡期客車同比增長,重卡工程車開工季銷售緊俏

受益於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過渡期的刺激,1-2月中國5米以上客車產品累計銷售18914輛,同比增長15.8%。其中宇通累計銷售6207輛,位列第一,市場份額提升至32.8%。金龍(金龍、金旅、海格)累計銷售3813輛,市場份額達20.2%。中通客車累計銷售1269輛,佔比6.7%。

而根據宇通、金龍、中通披露的產銷數據,三家客車行業上市企業1-2月累計銷量分別為6524、6721、1183輛,同比分別增長18.7%、9.64%、11.29%。其中,宇通客車大客比例較2017年的41.0%提升6.5個百分點至47.5%,產品結構持續改善。此外,得益於電動福建及蘇金資質的恢復,三金亦有較好的表現。

重卡方面,三四月是傳統開工旺季,本周我們向重卡經銷商了解到年後工程類車輛銷售緊俏,其中大量是國三車更換新車。尤其是實行了嚴格國三限行的區域,對銷量有較好的刺激作用,考慮到重型柴油車逐漸成為大氣污染治理的重要抓手,若相關環保政策實施範圍及力度進一步擴大,我們預計國三重卡的淘汰更新會帶來18年重卡銷量穩定性超預期。

行 情 回 顧

本周汽車板塊上漲0.01%,跑贏滬深300指數(-1.28%)1.29個百分點。從細分板塊來看,乘用車、商用車分別上漲1.17%、0.98%,零部件則下跌了0.81%。個股方面,亞星客車、中通客車、海馬汽車、雙林股份、小康股份位列周漲幅前五;南京聚隆、英博爾、天永智能、今飛凱達、西菱動力則出現較大跌幅。

本周代表新能源汽車板塊的新能源汽車指數和鋰電池指數分別上漲1.41%和1.45%。其中亞星客車、中通客車、永貴電器、雙林股份、小康股份分別位列漲幅前五,英博爾、銀河電子、康盛股份、湘油泵、中能電氣位列跌幅榜前五。

本周主要指數漲跌幅:

中信汽車行業漲跌幅:

新能源板塊漲跌幅:

標 的 推 薦

宇通客車

公司作為世界級的客車企業,主業經營穩健,盈利能力強,在傳統燃油和新能源客車領域龍頭地位穩固。2018年新能源補貼政策穩定,主業業績有望改善。

公司不斷深入在新能源物流車領域的布局,已有相關車型儲備,相較於大部分現有玩家,在汽車製造和三電匹配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有望再現其在新能源客車市場「後發先至」表現。

預計17/18年凈利潤分別為33.3億、44.8億元,對應PE分別為15.6倍、11.6倍。

德賽西威

公司在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優勢突出,是國內當之無愧的龍頭企業。伴隨著消費升級帶來的量價齊升,公司有望憑藉研發、產品、客戶和規模優勢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龍頭地位不斷鞏固。

隨著車聯網、智能汽車的不斷發展,車載娛樂系統面臨著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的雙重機遇,單車價值量有望逐步提升,未來成長空間巨大,公司充分享受行業紅利。

以智能語音控制和觸覺控制為代表的人機交互成為當前汽車進步的重要主題,未來市場潛力無窮。公司作為國內老牌車載信息娛樂系統供應商,深刻理解人機交互未來發展方向,率先發布智能駕駛艙產品,並與百度達成戰略合作,未來將充分受益。

預計公司2018/2019年的凈利潤分別為7.2/8.6億元,對應的PE分別為29.4/24.7倍。

廣匯汽車

從經銷商行業來看,我國已經進入精細化管理階段。賣車就能賺錢的好時代已經過去,面對新車毛利率持續下行,「管理制勝」成為經銷商走出來的唯一法門。廣匯不斷優化和推行KPI考核系統,複製管理模式,以較低的管理成本,達到提高單店盈利的目的。

在汽車零售環節競爭加劇,經銷商投資人疲於應付資金周轉和員工管理的階段,集團經銷商在管理上的規模優勢逐漸體現。我國經銷商行業的整合將加速。此外,廣匯的資金和現金流穩定,可以支撐公司每年60~70家的門店收購。在過剩經銷商退出競爭之後,經銷商的盈利能力將逐步改善。

投資建議:我國汽車經銷商市場飽和,管理能力和資金實力較弱的將逐步被擠出市場,經銷商整合的序幕已經拉開,經銷商的綜合毛利率水平有望從底部提升。公司17年完成80億元增發,經銷商航母再度起航,我們預計公司2017~2019年凈利潤分別為39.0億元、46.6億元、51.8億元,對應PE分別為15.0/12.6/11.3倍,給予「推薦」評級。

濰柴動力

公司擁有完整的動力總成產業鏈,重卡發動機+變速箱(法士特)+車橋(漢德)+整車(陝重汽),協同效應明顯。近幾年積極布局多元化和全球化業務,對弱化周期性的作用逐步顯現。

預計一季度重卡行業銷售穩中微增,公司重卡用發動機訂單飽滿,同時工程機械用發動機訂單貢獻增量,整體銷量同比有望實現增長。

預計公司2017/2018年EPS分別為0.8/0.86元/股,對應PE為10.4/9.7倍,維持「推薦」評級。

重點推薦標的表現:

行 業 要 聞

商務部:擴大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開放

北京取消新能源車備案制:在售純電動車均可購買上牌

李書福:到2020年吉利汽車90%以上都是新能源汽車

預計4月公布戰略,長安將推高端中國品牌

奧迪SUV生產計劃曝光,Q4及全新Q3即將投產

一汽與奧迪重組業務確立產銷分離,奧迪推純電SUV叫板特斯拉

廣汽豐田C-HR實車曝光,將於4月正式首發

馬斯克:無人駕駛將於明年年底應用於所有駕駛模式

華為騰訊參與:國內首個無人駕駛基地有望落戶粵北

福特獲批新專利:用無人機替代故障感測器,引領汽車前往維修中心

重慶頒布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細則,需提交五百萬元事故保險證明

威馬首款車月底下線,已獲生產資質

大眾集團豪擲500億歐元採購電池,寧德時代分中國首羹

德納整合吉凱恩,汽車傳動最大巨頭誕生

寶馬集團二月全球銷量再創新高,同比增長5.8%

松下大連車載用電池工廠正式量產交付

江淮大眾首款電動車曝光,大眾幾乎沒有參與任何研發

重 要 公 告

產銷數據:

【中國重汽】2月生產汽車10,000輛,同比持平;銷售汽車7,505輛,同比增加4.38%。

【一汽夏利】2月生產汽車2958輛,同比增加17.75%;銷售汽車1872輛,同比增加6.24%。

【力帆股份】2月生產汽車7108輛,同比減少19.86%;銷售汽車7432輛,同比減少26.47%。

【長安汽車】2月生產汽車150,646輛,同比減少32.91%;銷售汽車152,526輛,同比減少32.44%。

【小康股份】2月生產汽車33,758輛,同比減少17.31%;銷售汽車31,075輛,同比減少14.35%。

【金龍汽車】2月生產汽車2301輛,同比增加25.05%;銷售汽車2307輛,同比增加5.01%。

年度報告:

【貴航股份】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3,391,140,353.89元,同比增加0.89%;歸母凈利潤194,257,074.00元,同比增加12.13%。

【浩物股份】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 61,144.35 萬元,同比增長 17.9%;歸母凈利潤 4,709.52 萬元,同比增長 78.93%。

其他公告:

【先導智能】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2.3元(含稅),共派發現金紅利人民幣101,231,527.25元(含稅);同時,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0股,轉增後公司總股本增加至880,274,150股。

【欣旺達】公司承諾2017年度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不低於當年實現的可分配利潤的10%。

【德賽西威】擬與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

【小康股份】董事會同意對公司組織架構進行調整。為了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擬對公司全資子公司SF Motors, Inc.增資3,000萬美元。

【京威股份】將在秦皇島投資建設一個年產30萬台高端新能源整車生產基地,總投資約160億元。

【德宏股份】決定增加「新增年100萬台汽車交流發電機生產項目」研發車間建築面積,並擬向激勵對象授予權益總計280.1萬股,佔總公司股本2.34%

【鵬輝能源】近日收到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一種軟包鋰離子電池的封裝結構」的實用型新專利證書。

【智慧能源】2月3日至3月14日中標的千萬元以上合同訂單合計25,407.06萬元。

【華域汽車】公司參股公司亞普股份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於3月 13日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

【亞夏汽車】將於3月底召開股東大會審議是否繼續停牌的相關事項。

【常熟汽飾】部分董事、監事和高管計劃在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不低於2630萬元。

【躍嶺股份】全資子公司昌益投資擬出資1,000萬元受讓蘇輝先生持有的中科光芯15.40%的股權。

【江淮汽車】於3月14日收到控股股東江淮控股轉撥的產業專項扶持資金35,000萬元。

【賽輪金宇】以不超過3.60元/股的價格集中競價交易回購股份,總額不低於1億元。

【海聯金匯】於3月15日首次回購公司股份3,317,100股,佔總股本的0.2651%。

【登雲股份】解除限售股份22,333,437股,佔總股本的24.2755%,於2018年3月20日上市流通。

【新泉股份】首次公開發行部分限售股將於2018年3月19日上市流通,上市流通數量為26,808,000股。

【騰龍股份】首次公開發行限售股將於2018年3月20日上市流通,上市流通數量為112,000,000股。

【常青股份】首次公開發行限售股19,125,000股,於2018 年 3月26日上市流通。

【藍黛傳動】2018年03月16日開市起轉入重大資產重組並繼續停牌。

【萬豐奧威】因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自2018年3月16日開市起繼續停牌。

【長安汽車】控股股東中國長安擬將所持公司股份1,035,312,673股(佔總股本的21.56%)無償劃轉給兵器裝備集團。

新 車 上 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歐子辰論汽車投資 的精彩文章:

周觀點:1月份乘用車上險數同比增長10.7%;2月重卡同比下滑21%

TAG:歐子辰論汽車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