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換個姿勢看兩會:「慢鏡頭」看清中國科技的神速度

換個姿勢看兩會:「慢鏡頭」看清中國科技的神速度

荔枝新聞訊 (文/王晟)大飛機騰空,量子衛星發射,FAST開啟慧眼,北斗全球組網……過去短短的幾年,中國給世界的深刻印象,不只是經濟發展的穩中有進,更有科技進步的「速度與激情」!

每年兩會,也是科技一線代表、委員齊聚的良機,很多重大科技項目,都是在兩會中透露出重大進展。荔枝新聞今天帶您用慢鏡頭,回放中國「黑科技」發展的脈絡,感受科技進步的「神速度」。

「天宮二號」 神遊太空

這是中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邁向空間站時代!

緊接著,神舟十一號成功飛天,與「天宮二號」對接,航天員在太空中生活了33天。「太空加油」順利實施,「太空快遞」準確送達。為不久的將來建設中國自己的空間站做準備。

國際航天專家預測,2024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強國雄心,逐夢天宮!

鏡頭回放:

2014年兩會:首次透露「天宮二號」項目進展和發射時間。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

天宮一號「超額圓滿完成任務」,「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也將履行新使命。

天宮二號,是一個長期在軌自動運行、短期載人的飛行器,將驗證空間站的部分新技術,開展新的空間科學研究

2015年兩會:首次透露「天宮二號」上天時間。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透露: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神舟十一號飛船將於2016年發射。

天宮二號將為空間站提供「再生生命保障技術」實驗,回收利用二氧化碳和廢水。為實現人類長期居住做準備。神舟十一號將在隨後發射,向天宮「送人」,以後「神舟飛船就會像班車一樣頻繁。」其後,中國將發射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為天宮二號補加燃料,維持在軌飛行。

2016年兩會:首次透露「天宮2號」空間實驗內容。

周建平委員介紹:

實驗多是世界最前沿的探索領域。比如,空間冷原子鐘的實驗。超高精度的原子鐘是衛星導航等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

天宮2號,搭載中瑞聯合研製的「伽馬暴探測」設備,與瑞士專家一起測量宇宙的伽馬暴,研究宇宙結構、起源、演化。

除此之外,還將開展材料製備試驗,研究納米複合光學材料、高性能熱電轉換材料、高性能合金材料等。

2017年兩會:透露空間站的布局

周建平委員介紹:

我國的空間站總體構型是三個艙段,一個核心艙,兩個實驗艙,每個艙都是20噸級,整體呈T字構型。

2018年兩會:確定空間站運行時間和乘員數量

全國政協委員、「航天英雄」楊利偉介紹:

中國載人空間站計划到2022年前後完成在軌組裝並投入運營,空間站設計壽命10年,額定乘員3人,乘組輪換時最多可達6人。

此外,我國將開展第3批航天員選拔,選拔人數將增加,選拔種類有變化,選拔領域也將擴大。

大飛機:展翅圓夢

2017年5月5日,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噴氣式大型客機,C919在上海浦東機場首飛成功。

這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研發製造大型客機能力的國家之一,打破了少數製造商長期形成的高度壟斷。在潛力巨大的民航客機市場,佔據了一席之地!

鏡頭回放:

2009年兩會:首次披露大飛機名叫「C919」。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商飛副總經理、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介紹

國產大飛機的目標是「安全、經濟、舒適、環保」,飛機命名為C919,全稱「COMAC919」。C是China的首字母,也是中國商飛英文縮寫COMAC的首字母,前一個9取天長地久之意,後面的19表明該客機的最大載客量為190座。

2014年兩會:各種審核確保C919飛行安全。

吳光輝委員介紹:

C919全面轉入工程發展階段,對關鍵技術進行攻關取得初步成果;適航取證工作全面展開。

當年將完成全機詳細設計評審、40多項風洞試驗和結構強度試驗,以及審定與客機安全休戚相關的工作,為C919未來的成功試飛和安全運營奠定基礎。

2015年兩會:年內下線。

時任國家民航總局局長李家祥介紹:

C919正在進行裝配,2015年年內下線。同時,民航部門負責進行適航審定,每一套工序和每一個部件都要嚴格把關,確保飛機製造安全可靠。

2016年兩會:已獲訂單517份。

全國人大代表、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副總工程師洪建勝介紹:

C919設計上有足夠的前瞻性,會努力把該產品做到極致,所以即便交付時間晚,也不會落後于波音、空客等競爭對手太多。

C919在總裝下線時已經收穫訂單517份,證明了它的競爭性。

2017年兩會:很快即將首飛。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介紹:

C919已進入首次試飛準備階段,很快即將首飛。同時,第二架飛行試驗機102架機已進入總裝,103架機已經開始部段裝配。

2018年兩會:2021年交付 寬體飛機CR929即將研發

已經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商飛公司副總經理、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介紹:

2018年年底前,第三架C919將首飛,2019年將一共有6架大飛機做不同科目的試飛。

2018年還要完成其它試驗,根據試飛中出現的問題,改進升級設計,使飛機達到最好狀態。

C919已經取得了國際、國內28個用戶、815架訂單。今後還將中俄聯合研發寬體遠程客機CR929。

FAST「天眼」:巡天遙看一千河

2017年,國家天文台宣布,中國「天眼」FAST發現新脈衝星,其中兩顆距地球分別約4100光年和1.6萬光年,這是我國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脈衝星!

中國「天眼」是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比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綜合性能提高了約10倍!

鏡頭回放:

2016年兩會: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開眼」

時任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副台長的鄭曉年介紹:

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預計於2016年竣工,開始探索宇宙深處的奧秘。

FAST突破了射電望遠鏡的百米極限,擁有30個足球場大的接收面積,將在未來二三十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

它將可能搜尋到更多的奇異天體,用來觀測脈衝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暗物質暗能量、星系與銀河系的演化等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際通訊信號,開展對地外文明的探索。

2017年兩會:下半年試運行。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科技廳廳長廖飛介紹:

國際上類似裝置一般調試周期是2-5年,工程複雜。中國的FAST有望兩年內完成驗收工作,當年下半年會率先進入試運行階段。

貴州將和國家天文台等單位建設配套的「大數據天文數據研究中心」,乃至建設國家實驗室,對天文數據進行語義分析、視覺識別、圖像識別等數據超算處理。

2018年兩會:已發現11顆新脈衝星

科技部部長萬鋼介紹:

包括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天眼)在內,一系列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進展。中國戰略高技術逐步走向世界前列。

量子衛星:通信從此「天機不可泄漏」

「墨子號」是由我國完全自主研製的世界上第一顆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2017年,中科院宣布,「墨子號」取得最新成果,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千公里級的星地雙向量子通信,為構建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網路,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和技術基礎

鏡頭回放:

2013年兩會:首次披露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計劃。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介紹:

準備依託國際合作,以我國為主導發射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希望在2016年前後,構建諸如從北京到維也納之間的量子通訊網路。

(因為太過前沿,當年3月7日的那場「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記者會結束後,潘建偉花了很多時間給記者做科普,解釋量子通訊技術。)

2015年兩會:又有重大研究突破。

潘建偉委員介紹:

中國首次在國際上實現多自由度量子體系的隱形傳態。量子隱形傳態作為量子信息處理的基本單元,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網路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是量子信息實驗研究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為發展可擴展的量子計算和量子網路技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6年兩會:全球首顆量子衛星「整裝待發」。

潘建偉委員介紹:

我國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完成組裝,有望在2016年7月發射。相應地,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路「京滬幹線」,也在建設中。

這種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在全球範圍將是首次實現,意味著一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通信網路初步形成,也意味著歷經30多年的量子信息研究,終於走向實用。

2017年兩會:京滬幹線」即將開通。

潘建偉委員介紹:

量子通信「京滬幹線」已全線貫通,即將正式開通。這將是全球首個廣域光纖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路。它量子衛星結合,將初步構建我國天地一體化的廣域量子通信網路雛形。

這個網路能承載政府公務、銀行金融系統等重要行業信息,實現「高可信、可擴展的保密傳輸」的要求。

2018年兩會:10年內讓百姓享受量子通信。

潘建偉委員介紹:

量子通信,能夠在大到國防、政務、金融,小到百姓銀行轉賬及個人隱私保護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此外,量子計算還是一種強大的計算工具,它可以解決傳統經典計算機所無法解決的問題,如氣象預報、物理材料設計等。

潘建偉還希望通過十年左右的努力,讓量子通信技術走進千家萬戶,用它對人們的網路轉賬、支付,提供最高級的安全保障。

北斗組網:天上群星「參北斗」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作為「大國重器」,是中國自主研製、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鏡頭回放:

2013年兩會:研製覆蓋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高級技術顧問、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介紹:

繼北斗導航衛星導航系統在2012年提供亞太區域服務之後,已開始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開發,預計2014年前後發射第一顆實驗衛星。

預計在2020年,將建成由5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30顆非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組成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提供覆蓋全球的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

2014年兩會:預測北斗產業規模可超4000億。

國務院批准印發《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其中預計到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及其兼容產品,將在國民經濟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在大眾消費市場逐步推廣普及,對國內衛星導航應用市場的貢獻率達到60%。

2016年兩會:五顆衛星已升空。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北京衛星導航中心研究員楊元喜介紹:

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的第五顆星已經發射成功,當年還將再發兩顆衛星,標誌著從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向全球衛星導航體系正式邁進。從2016年開始,每走一步,都是為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打基礎。

2017年兩會:加密發射北斗衛星。

楊元喜委員介紹:

2017年將發射6~8顆北斗三號衛星,其中數次發射為一箭雙星的方式。

2018年兩會:上億手機可收信號。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趙小津介紹:

今年北斗三號計劃實施10次發射任務,共發射18顆衛星,完成基本星座建設,為2020年完成30餘顆衛星組網、實現全球服務打下關鍵基礎。

此外,目前華為、小米等國產品牌手機都已經可以使用北斗導航信號,已經有上億台手機能接收北斗信號。

(參考新華網、人民網、澎湃新聞、央視新聞、東方網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荔枝新聞 的精彩文章:

有假期也不回家?楊冪:我就喜歡一直在劇組待著
再見了,「法海禪師」。荔枝派

TAG:荔枝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