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會後粵港澳大灣區將加速騰飛,坪山要放大招了

兩會後粵港澳大灣區將加速騰飛,坪山要放大招了

2018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出台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這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正式上升為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對等的國家區域戰略。同時,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方案即將出台,大灣區的發展將進入「加速期」,未來會成為世界的科技創新中心。而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呈現出一大特點:經濟領域合作緊密,但教育和科技領域合作明顯滯後,未能形成推動灣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合力。

對此,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發展,缺乏「燈塔式」的大學來支撐,「所謂燈塔,就是一定要站在科技和世界的前沿,要對產業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比如斯坦福大學、伯克利大學,都是燈塔式的大學,是重大科技創新的源頭。」

而縱觀全球灣區經濟的發展歷程,大灣區的崛起都離不開「最強大腦」——高校群。一如舊金山灣區的崛起,矽谷是其強大的後盾,但其本質源於斯坦福大學和伯克利加州大學等進行人才聚集、資本匯聚、技術轉化,並不斷正反饋和強化的過程。有數據顯示,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的高校總數分別為95個、80個、100個、160個,其中排名全球50強的高校分別有3個、4個、1個、4個,排名全球100強的高校分別有3個、9個、2個、5個。其中粵港澳大灣區入榜的高校均來自香港,未能形成與大灣區建設相匹配的高等教育協同創新體系。

正基於此,粵港澳大灣區的加速期亟需自己的「矽谷」和「斯坦福大學集群」。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引擎、全球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無疑是大灣區的「矽谷」所在地。從科技產業、金融服務業、航運物流到製造業中心,深圳有著完備的創新鏈、產業鏈與供應鏈。深圳前期的發展,重點布局前海金融產業、南山科技園,金融服務業給予了深圳世界性的競爭力,但南山土地資源稀缺,使得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顯得後勁不足。因此,深圳實施1.4萬億「東進戰略」,作為深圳未來新引擎的坪山作用凸顯。

坪山新區規劃建設51.6平方公里的聚龍國際科技創新城,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體,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模式,大力發展新能源、生物、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到2020年預計產值可達2800億元。既是深圳東部中心的「矽谷」,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矽谷」。

粵港澳大灣區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矽谷模式的支撐,更離不開人才的支撐,人才的支撐和高等教育有著密切關係。因此,坪山的「斯坦福大學集群」也應運而生。坪山政府以「高端引領,創新驅動」為戰略目標,打造坪山大學城,目前引進了深圳技術大學(已開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籌)等高等院校,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協同發展,通過學校向企業輸送研發人才,推動大灣區經濟發展。

與此同時,國內外大學城案例研究表明,大學城不僅是教育和文化中心,會因為其巨大的社會和文化影響力而成為高端人居聚集地和城市文化中心。如英國牛津、劍橋的博雅之風,美國哈佛、耶魯的開放之習,甚至感染到整個社區乃至社會,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底蘊和高校文化特色,成為土地含金量最高的熱地。奧園·翡翠東灣亦是如此,傲居坪山大學城人文品質高地,毗鄰建面約2萬㎡運動生態公園、坪山河濕地公園,收攬一線坪山河景,依託坪山新發展格局,聚焦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借力高速、地鐵、雲軌等立體交通路網大躍升之機,暢享商業、教育等全方位醇熟配套,打造【晉深實力派,大學公園家】。

奧園·翡翠東灣,源自香港上市名企,傳承奧園地產「構築健康生活」基因,磅礴接力深圳東進戰略,匠心築境鵬城,與晉深派共榮耀,一期備受市場熱捧,榮膺2017年深圳銷售龍虎榜前三甲

2018年全新二期即將實力啟封,傲居坪山大學城人文品質高地,毗鄰建面約2萬㎡運動生態公園、坪山河濕地公園,收攬一線坪山河景,依託坪山新發展格局,聚焦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借力高速、地鐵、雲軌等立體交通路網大躍升之機,暢享商業、教育等全方位醇熟配套,打造【晉深實力派,大學公園家】

建面約65-126㎡智裝雙景美宅,敬請期待!

(項目實景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奧園翡翠東灣 的精彩文章:

TAG:奧園翡翠東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