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和霍金相伴25年的簡·懷爾德,為啥最終還是離開了他?

和霍金相伴25年的簡·懷爾德,為啥最終還是離開了他?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Jóhann Jóhannsson 

00:00/01:08

兩個人一起走時,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風景。

——龍應台《目送》

這句話放在霍金身上,後半句應該改為「看宇宙」。得知霍金先生離世那天下午,我這邊的天氣明媚,但我的心頭卻不禁一陣隱悲。

作為一個小學時胯下海口說要做「科學家」的文科生,在沉浸在文字的同時,我其實非常熱愛閱讀科普書籍,其中包括霍金的《時間簡史》《大設計》《果殼中的宇宙》,以及最近國內最新出版的《黑洞不是黑的:霍金BBC里斯演講》。

確認逝世消息的那天,整個朋友圈都成了霍金先生的緬懷團,各路媒體追逐熱點,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鋪天蓋地之陣,一種讓人感嘆,原來大家都是藏得這麼深的科學迷。

而其中最讓人反感的是騰訊視頻把那部有關霍金的電影——《萬物理論》設置成了收費觀看(包括VIP會員),這種消費逝者,唯利是圖的營銷舉動實在讓人覺得噁心。

說實話,讓我們第一次直觀地了解霍金先生的情感生活的影視作品,真的從《萬物理論》開始的。小雀斑當年斬獲奧斯卡影帝,成為史上最年輕的最佳男主角,可謂實至名歸。

這部電影正是根據霍金和妻子簡·懷爾德的故事改編。他們結婚的時候,霍金已經需要拐杖來行走了,他的手也開始失去力氣。年輕時不顧一切愛過,為他生了三個孩子,把他當孩子一樣照顧。但最後簡卻跟相處了25年的霍金做了告別。

霍金先生本人當年在觀影后,留下了熱淚。我明白那種感覺,那份歲月與那份真情。

沒有打算拆解這部電影,我更好奇並思索的是:是什麼讓簡與霍金相濡以沫20多年,最後卻又與他告別?

這樣的愛情和婚姻,不需要歌頌

當年我看到霍金先生的經歷介紹時,我就非常驚訝:21歲患了漸凍症,被醫生確診只有2年的壽命。並且在當年,她就與自己愛的女孩簡結婚,並生下了三個孩子。

和他取得的那些物理學成就相比,我深深地感嘆,霍金先生上輩子一定是拯救過宇宙,他能收穫到這份義無反顧的愛情。很難想像,沒有了簡的霍金會如何。

我更驚嘆,簡的勇敢,面對一個漸漸失去行動能力的男人,她必定要肩負起整個家庭的重任,三個孩子一個病人。步入婚姻之時,她也早知這樣的結果,她願意為這份愛情埋單,收下這份被祝福,卻是註定是負擔的聘禮。

愛情里的盲目有很多,但愛情退潮後的生活,卻讓很多人卸甲而返。更何況是面對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人。

但最後25年後的離別,我更加認同一點:比起那些不斷歌頌不離不棄,相濡以沫,白頭到老的那些「傳說」,我更加認可現實中婚姻的現實。

眾所周知,現在的年輕一代的離婚率越來越高,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民政部的數據顯示:

2017年上半年,中國有558萬對新人結婚,185.6萬對舊人離婚,離婚率達到33.3%。

也就是說每三對結婚,就有一對離婚。

有數據表示,如今的離婚有80%是女性提出的。

當有人還在猶豫著「婚該不該結」的時候,一部分女性已經走上了離婚的道路。

而在姜思達主持的《透明人》中,採訪的離婚律師更是用她的多年的第一線處理離婚案件的經驗,給我們展現了整個中國現實社會的婚姻群像。

《萬物理論》的簡和霍金的故事,就好像過去我們看到的童話故事中關於愛情的描寫與堅持一樣,當中也有他們真實的曲折、掙扎和痛苦,最後也以遺憾收場,我們看到簡在這個過程對霍金的鼓勵、扶持、堅守和付出,我們看到了愛情,看到了婚姻對一個女人的歲月打磨,她肩負了太多超越常人的重擔。

她的愛、婚姻,在電影的視聽語言中得到了升華,讓我們最終回歸她作為一個正常女人的需求,對她放棄霍金尋求新生活的決定給予了原諒。

過去忌談「離婚」,現在踐行著「離婚」

我問我媽:你以前有沒有想和對方分開的衝動?

我媽回答非常樸素:認定了一個人,就好好過日子。年輕人不要有什麼分開離開的想法了,離離合合什麼時候到個頭啊。

家族裡的親戚也會對離婚這個事情忌諱莫深。親戚的觀念是傳統的:沒結婚的時候勸你結婚,勸你湊合,催你趕緊,好像他們掌握了你的人生的決定權似的。

俗話說:寧教人打仔,莫教人分妻。另有:「糟糠之妻不可棄」。這兩句話其實沒有什麼問題,只是站的角度更多是男性,對男人的道德規勸。

中國當下的社會,主動提出離婚的女性並不少。而女性選擇離婚,足以證明女性對自己生活的主動掌控和獨立性。

在現代社會,女性的工作能力不比男性差,甚至在很多領域遙遙領先男性,但女性除了工作養家糊口以外,往往還要肩負著家務、照顧孩子、處理婆媳關係,不幸的話還要斗得過小三。

男人80%的精力在拼事業,大部分女人是拼事業和照顧家庭都要兼得。因此「喪偶式婚姻」便漸漸普遍化。

再回頭想想霍金和簡的婚姻,想想那些不離不棄的婚姻故事,看似美好的表面,裡頭一個女人奉獻的青春、愛與勇敢。

這些感人的故事,不是需要我們的仰望和學習,而是讓我們認真對待婚姻,《透明人》人中的離婚律師處理過400多起離婚案件,有大事引起,也有隻因為一圈廁紙離婚的。

王爾德說:我們為什麼會離婚。因為結婚。

錢鍾書說:圍牆裡的人想出來,圍牆外的人想進去。

如果社會的發展,讓婚姻變成了「閃婚」、「閃離」,對待感情變成了快餐式,不假思索,結婚是為了完成一個KPI,找一個人共度餘生是為了完成階段性目標,沒有為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做過規劃和準備,那你以為結婚是真的是「玩過家家」?

「結婚彷彿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

那些相濡以沫,背後何嘗不是卧薪嘗膽。

那些隱痛別離,內里何嘗不是無可奈何。

我最警惕是當一個時代什麼都變得快速,我們最不應該的是拿著我很獨立,我沒所謂的借口,就輕易潦草地對待感情和婚姻,更何況這是我們此生遇到可能是最複雜的一件事。

不認真對待生活的人,生活必將處以嚴厲的懲罰。

回到《萬物理論》的簡,她是怎麼在堅持了25年後決定離開霍金的呢?如果雞湯點地說:因為她很愛霍金。

我愛你,想和你結婚,冒著離婚的風險也想要和你結婚,是因為真的很愛你。

即便有一天我們會爭吵,分開,你也要記得,我是真的愛過你,也是真的想過要和你白頭到老。

也許有天這個想法會打臉,但是在愛你的每一個時刻,我都為你,勇敢著。

霍金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宇宙,簡把她的青春獻給了霍金和家庭。霍金的信仰是理性和科學,絕對的無神論者;簡的信仰是愛,是家庭、孩子,她是有神論者。

霍金在家庭和生活沒法像一個正常男人,肩負起應負的責任。於是生活終究是最殘酷的裁判,裹挾著人的慾望、掙扎、懷疑。

霍金和簡的婚姻,某種程度上都因「第三者」的加入而誘發了分離。一個男助理,一個女看護,進入他們的家庭,也讓大家彼此意識到:20多年的蹣跚前行,簡已經儘力了,也終於到了分道揚鑣的時候。

霍金選擇給簡,一個女人需要的正常家庭、丈夫,以及給孩子一個正常的,能陪伴他們成長的父親。

因為愛情走入婚姻,因為婚姻懂得愛情,所以為了彼此相愛的20餘年,他們選擇放過彼此。

《萬物理論》結局用了「時間倒流」的鏡頭語言,把霍金和簡的經歷倒帶著播放了一遍。在他們眼中,他們還記得記憶最初彼此相遇的模樣,還有這個過程的點點滴滴。這不就是我們常說的:人生若只如初見。

我想這句話就是霍金自己對簡和愛情最好的注釋吧:

永恆是很長的時間,特別是對盡頭而言。(Eternity is a very long time, especially towards the end.)——斯蒂芬·霍金

你覺得自己會因為什麼原因離婚?

(歡迎在留言欄開啟你的腦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想家Mking 的精彩文章:

星球大戰:這是西方對金庸武俠的精神改造……

TAG:詩想家Mk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