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應當以身作則,引領陪伴成為孩子的朋友而不是單單只是監護人

我們應當以身作則,引領陪伴成為孩子的朋友而不是單單只是監護人

甘地夫人說: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則。孩子們對謊言或虛偽非常敏感,極易察覺。如果他們尊重你、依賴你、他們就是在很小的時候也會同你合作。

人們都知道狼孩的故事,可見孩子的家長素質和家庭環境好壞對一個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因為孩子在年幼時具有極強的模仿力和可塑性,他們在幼年的意識中留下的印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都會在未來漫長的一生中發揮重要的影響。一個孩子將來能成為什麼樣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的家長是什麼層次的人,取決於孩子的早期成長在什麼樣的家庭環境中。一個人的性格與幼年所受的家庭教育有著密切關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一實踐中得出的真理是有一定道理的。

當孩子呱呱落地的瞬間,我們都是承諾過的,好好當媽好好當爸,把全世界的好東西都給他。而現實生活中,面對孩子的教育,眾多的父母看似很關注、愛護孩子的發展與成長,在周末或者假期里,從小給他們報奧數、創作、英語、舞蹈、繪畫、鋼琴等等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補習班、興趣班,許多孩子為此失去了童真、童趣和快樂,象學習復讀的機器,象父母克隆的縮影……這究竟是孩子盲目無知的學習,還是父母功利熏心的教育,擁有一顆平常、感恩的心,以身作則,理性去愛,讓孩子學孝道、懂感恩、有愛心、有童趣……孩子的成長與發展,孩子的目標與希望,我們不會與之失望的。

可是招架不住時間太長,我們的耐性太差,非但沒有讓孩子得到全世界最好的東西,反而把自己身上最差的一面都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了,這在潛移默化中也影響著孩子!

因為孩子總會有一天獨立行走,在人生道路上:做人的道理,做事的能力;感性的剋制,理性的發揮。

需要更多的獨立的思考、發揮、完成,孩子的一步步成長與發展離不開健康人格與聰明才智的良好並行。所以,為人父母,也要不斷的學習與修心,深思與反省,變換視角,換位思考,富於理性、智慧、感恩的心,做一個「律師」去引導,而不做一個「法官」去判決。

作為家長,真的不必和孩子講太多的道理,而必須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他們,給他們做出好榜樣,讓他們在實踐中感知那些道理,這樣他們才能真正地理解並運用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

「有德有才是上平,有德無才是次品,無德無才是廢品,無德有才是毒品」。成績於孩子地未來並不能划上等號,單單注重智育而輕視了德育地做法也不對,可見啊功利的教育比不教育來得更加的可怕!

許多人事業有成卻忽略對孩子的教育,等到了年邁的時候,才知道一切榮華富貴都是過眼煙雲,而一個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讓人晚景慘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松江哦就 的精彩文章: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候
遇見美好,笑著朝著它奔跑而去

TAG:松江哦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