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插花,一場生活審美的修行

橫斜觸目千萬條

賞心只有三兩枝

簡約樸拙的意境中

流淌著四時的低語

濃淡相宜,素雅清心

疏疏落落,氣韻無窮

折枝插瓶,回歸性靈之美

插花始於六朝的時候,是作為禮佛而出現的,那是中國人用花表示對生命的虔誠。後經唐宋而達到高峰,在宋代文人的參與下,風雅變成了人們的生活日常,一枝花,便成了先人對生命的供養。

插花好像離自己很遠,其實不然,插花是最簡單的美學修行。器不在貴,雅緻就行,花不在香,清心即可。陶瓷瓦罐,銅瓶器皿,一枝春花,幾枝秋樹,都可以成為你案上的風雅,重要是在於心性的陶冶,讓我們感受這片土壤上,文化生髮的溫度,它像熙暖的春風一樣,讓審美的種子,開出滿枝的清香。

壹選材

古人選材看中花格花品,可以理解為今天的「花語或人設」,所擇所插都是情懷,若花品低下,清高的文人雅士定是不選;若花品過於高貴罕見,貧寒子弟也是用不了的。

《瓶史》里說:「入春為梅,為海棠;夏為牡丹,為芍藥,為石榴;秋為木樨(桂花),為蓮、為菊;冬為蠟梅」。好在,這些花今天皆在,都能大方取用。

另外落花落葉、花市採買都是獲取花材的好方式。

臘梅

雪柳

茶花

竹葉

南天竹

洋桔梗

跳舞蘭

鳶尾

玫紅月季

高山羊齒

從花到葉再到果實,大花、小花、碎花都齊了,傳統插花注重植物線條的優美,曲曲折折更好看,如果做傳統插花,一定要挑選姿態婀娜的品種,全都直挺挺會很難搭配。

貳 器皿

選好花材,再來看器皿。

瓶插的器皿一般分為三種:陶瓷瓶器、盤器和竹器。

瓷器

瓷器又分為細長型、矮胖型、直筒型等,不同瓶器有不同線條,對插花走勢都有影響。

盤器

盤器分為高腳、矮腳,圓水和斗笠,這次用的是高腳圓水盤(左)和高腳斗笠盤(右)。

竹器

竹器造型就沒有太多標準可言了,細長或壯闊都有,竹器是不蓄水的,裡面通常配置了蓄水器。

石公說名花就像美人,都需要適合的器物、環境來烘托她們的美。插花時需要根據花型不同選取大小適合的花瓶。

一般來說,書齋適合擺放矮小的花瓶,如果花型過大,如牡丹、芍藥、蓮花,也不必受限於短小花器。

古人愛花也愛器,講求搭配,注重精神上的契合。

叄 插花

很多人以為插花是從「插花」這刻開始的,其實不然,真正的插花,都從取材開始。尤其是用材很少的傳統插花,一枝主花足以定成敗。

梅花獨取一枝,以觀其花柯其古,也常與虯松為友,高低盤結。如果將一枝古梅夾雜在繁花簇錦之間,反倒沒了清古韻味。同理,類似雪柳這樣的線條感極好的木本,也盡可只取一枝。

小瓶插花,適合選取細瘦靈動的花材,不宜取用繁瑣而雜亂的花枝,也不宜取材過多。如果只插一枝,必須選取線條奇特古樸,富有轉折開合的枝丫。

傳統插花之《竹音》,寥寥幾片竹葉,彷彿還原了一片竹林。每片竹葉都有不同的朝向。

如果插作兩種花材,必須將花枝高低搭配,好像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傳統插花之《折梅忘春》,選用了造型相對簡約的蠟梅,同時加了一朵低矮的洋牡丹,略微傾斜,拓寬了視覺空間的效果,避免了「花瘦於瓶」。

傳統插花擅以線條與勾勒,結構上注重清、疏二字,起承轉合,留白濃疏,方寸之間大有呼吸,這是中國美學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

傳統插花之《天竺瑪瑙》,一瓶之中僅使用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卻能烘托出「春花秋實,夏蔭冬寂」之感。主枝以兩枝構成,以示室中清寂,造型較多以青枝綠葉來勾勒,已取意猶未盡之感。

同是茶花,也有許多不同插法。

傳統插花之《春華秋實》,主花山茶,輔花金桔,橫向延伸的線條勾勒了更為飽滿的空間,延長了視線。而山茶花頭的朝向,恰如「猶抱琵琶半遮面」,就不看你,很是有趣。

傳統插花之《獨放早春》,一朵主花,剩下以枝葉烘托,花朵通常取奇數而不過三。好似天然生長那般自然。

傳統插花之《茶梅探春》,這個直筒花器很好插,只需選取一枝傾斜裊繞的雪柳,配以一朵帶葉的茶花苞,就在清寂的空間里划起了幾道波瀾,頓時靈動了起來。

概括來說,好的作品要麼像一幅風景小品,要麼就像水墨花卉圖,學美術的人確實很佔優勢;而好的插花人,貴在隨材取用,最大限度地發覺花木的天真之韻,做到雖用了技法插花,卻好似長在枝頭那樣自然。強對比也是一種手法,比如老枝配鮮花,枯瘦的蓮蓬配新葉,以求「於繁華處見落寞,於絕境處得新生」。

我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其實生活中的插花就是一幅畫,一首詩,高低錯落,疏密有致,幽逸雋永,賞心悅目。那是虛實結合、陰陽比例的協調之美,當我們能從日常的插花藝術里,感受到美學成分的時候,那我們對風雅的領悟,便成了對生命的讚頌。這是中國人的文化意識,也是藝術境界的根據,用心靈的清疏看待生活的美,讓生活開出一枝芬芳,搖曳生姿。

北辰·辰品載譽首開

為南城溫潤生活加冕

傾心匠造理想中居所

一個致臻致美的棲居之所驚艷您的生活

(圖文源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

(溫馨說明: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見諒!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聯繫小編的微信以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敬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往期精彩內容回放

點擊閱讀》》》

(下拉查看內容)

鴻江故事篇

視頻篇

人物篇

知識篇

鴻江盆景訂閱號

鴻江盆景服務號

客服號

商務合作、投稿、諮詢請長按識別鴻江盆景客服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盆景微雜誌 的精彩文章:

新春正月看年花暨賞金桔盆景
關於盆景作品著作權該如何劃分?

TAG:盆景微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