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程序猿到SAP產品經理,我是如何轉型的?

從程序猿到SAP產品經理,我是如何轉型的?

Jerry:大家好。Jason的上一篇文章,給大家講述了他從開發人員到成為一位優秀的Scrum Master的成長之路。本文Jason將繼續向您分享他從Scrum Master轉型為產品經理這條道路上的一些感悟。

Jason在SAP成都研究院負責的產品全名叫SAP Hybris Service Engagement Center,SAP的官網上提供了一個包含33頁的ppt,簡單介紹了該產品:

https://www.hybris.com/medias/sys_master/root/hc0/haa/8813505249310/sap-hybris-service-contact-center-product-technology.pdf

這裡列出一些Engagement Center里和Jason的日常工作相關的部分功能的簡要介紹:

在SAP Hybris Service Engagement Center里,在線用戶可以和坐席進行視頻通話或文本聊天。

坐席可以檢索知識庫,快速找到能夠解決客戶問題的知識文章。

坐席可以利用話術為用戶提供精心定義且一致的溝通體驗。

S/4HANA Cloud用戶可以創建服務請求。系統自動派發該服務請求到坐席。

坐席不僅能夠同時處理來自於不同客戶的電話、在線聊天等,也能夠將電話、聊天轉接給其他坐席。

預定義的數據集成包可以在簡單配置之後就將EngagementCenter與SAP ERP, S/4HANA等系統建立主數據集成。

下面是Jason的正文。

實施顧問:找點更難、更挑戰的事情

做了幾年的Scrum Master,雖然還是有空間可以發揮、進步,但是,我覺得需要一點更難、更挑戰的工作。我了解到實施顧問需要快速學習,壓力大和加班是必不可少的。於是,2014年的時候,我轉去做實施顧問。剛到杭州客戶現場準備常駐的時候,還是有點忐忑,怕自己長期面臨壓力不能適應,怕自己難以應付客戶的挑戰,怕在和標準產品開發迥然不同的客戶項目中難以立足。

果然,不久我就遇到一件比較棘手的事情。客戶要求在SAP CRM的銷售訂單界面中進行大量的功能增強,並和ERP集成。由於我有開發背景,所以我既負責和客戶談需求並整理成需求描述文檔,也參與部分方案設計和開發工作。很快我就了解到了技術方案的複雜性。如果貿然進行功能增強的開發,不僅要佔用比較大的開發人力資源,未來系統升級也會面臨風險。這當中是否有風險巨大的坑,我在研究各種相關資料並諮詢德國專家之後,有了些眉目,但也依然拿不準。在我的堅持之下,這件事情很快就在整個項目組範圍內討論了,並在相關專家的參與下確定了最終的技術方案。

再後來,雖然任何時候都有一個長長的、做不完的任務列表,也經常不得不加班到深夜,但是,一旦做好吃苦和迎接挑戰的準備,那就都不是事了。

甚至,我喜歡上了這種漂泊在外的生活。在工作累得像狗之後,坐在五星級酒店的會員酒廊里品著酒、眺望西湖,很容易就有把時間浪費在美好事物上的感覺了。我終於覺得這就是我想要的有意義的生活,在工作中拼搏,在生活中享受。除此之外,生命沒有任何浪費。

後來由於項目意外終止,同時要顧及將要出生的小孩,我只好回到開發團隊。因此,我非常珍視這段經歷。我初步有了和客戶打交道的經驗,體驗到了和項目團隊其他背景各不相同的成員相處的微妙之處,知道了客戶項目實施的過程,也接觸到了企業的業務需求。最重要的是,我知道了另外一個人生演算法:勇敢些,沒有什麼困難是征服不了的。

產品經理:抬頭看天,打開格局

在做實施顧問期間,每天都要和客戶討論需求,將之轉化為需求描述文檔並最終參與實現。有了這段經歷,我對產品經理這個職位有了更多了解,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加上在開發和項目管理方面的積累,2015年我成為了產品經理。

《啟示錄》一書中這樣描述「產品經理」這個職位:去交付有價值、可用且合理的產品。相應地,我開始從用戶體驗、技術和商務三個方面積累技能。

然而,剛開始的時候,很辛苦,但是不得要領。由於慣性的作用,不由自主的就想把過去的經驗發揮出來。於是以一個有經驗的過來人身份為團隊排除難題和風險、為項目保駕護航,介入了項目籌備、設計、質量和開發工作的一些細節中。而對於產品需求管理這項重中之重的本職工作反而著力不夠。

這當中同事對我的反饋幫助很大。尤其是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抬頭看天,低頭看路。換一個說法就是要眼高手低。「眼高」,就是視野要開闊,能夠從更高的角度思考問題;「手低」,則是能夠低下手來,腳踏實地做事情。後者我做到了。而前者則是我缺乏的。

所以我開始看書,看相關的新聞和文章,研究相關產品。我試圖對所從事的客戶交互領域有更寬的理解,對相關市場的發展趨勢和公司內外的技術趨勢有所把握,了解用戶體驗和商業模式相關的知識。我想,只有深刻地理解了這個領域的特點、背後的驅動力和用戶痛點,才能把握住整個產品的發展方向。方向對了,產品至少成功了一半,方向一旦錯了,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

在觀察宏觀話題的過程中,我的思維升級了,幾乎可以說世界觀都變了。因為商業市場和專業領域實在太過喧囂,有太多的現象,有太多的概念,諸如互聯網經濟紅利,注意力經濟,人工智慧,長尾效應,共享經濟等等。但是,這些概念和現象背後具有共性和本質的東西是什麼?和我的工作有什麼聯繫?這些問題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我去思考和探索。慢慢地,就有了自己的理解。比如,當講到新零售、全渠道和線上線下融合的時候,其實是在講用戶體驗,在講場景,在講拉近商品、服務與用戶的距離。那我們做的客戶交互解決方案最終就是要解決如何在場景中用戶需要的時候恰好就能得到需要的服務。這其實就是在透過現象看本質,在用邏輯思維能力去重構自己的認知。

看得多、想得多了之後,就會有強烈的感覺:不同領域的知識,要麼互相連接,要麼有想通之處,到最後,總會有「哇, 原來如此!」的感覺。打開眼界和格局之後,再看我做的產品,就有了更豐滿的理解。我相信,去看整個技術、經濟、商業、社會、歷史發展的脈絡,就是在培養格局。這是一種重要的受益終生的人生演算法。

結束語:油膩中年?

回過頭看走過的路,雖然曾經也焦慮過油膩中年的危機,懊惱過財富自由的幻滅,迷茫過我究竟想要什麼樣的職業生涯。可是,我看到了自己的進步。我就是在不斷迎接挑戰和不斷反思的過程中成長並完成轉型的。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看過很多諸如XX是成功的關鍵,XX決定一切的雞湯文,那個XX可以換成情商、信念、態度、習慣、執行力等等。一開始覺得很有道理,甚至會覺得像打了雞血。但是,慢慢的,看過也就看過了,行動也淪為淺嘗輒止。似乎只是水面上起過一些漣漪,最後什麼也沒改變。從過去的經歷當中,我看到了在我身上發生一些改變的原因,那就是只要全力以赴、勇於突破自己,工作自然會和這些不同的人生信條發生連接,就會有無數個機會練習。

展望2018,波瀾壯闊的技術和商業創新以及中國崛起,給了我仔細觀察這個時代的衝動。毫無疑問,這是最好的時代!從工作相關的視角學習新的知識,從而去看懂它,連接它,並把靈感帶回工作中,這是多麼有意義的事情!

我相信,應對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握現在,就是不斷迭代、找到新的人生演算法,重複它,強化它,專註於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汪子熙 的精彩文章:

從產品展示頁面談談Hybris的特有概念和設計結構

TAG:汪子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