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刊稱美軍開發機器人才能打贏中俄 可導致世界末日這事先不用管

美刊稱美軍開發機器人才能打贏中俄 可導致世界末日這事先不用管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3月18日發表傑夫·貝克爾的文章《如何在戰場上打敗俄羅斯和中國:軍用機器人》稱,把具有人工智慧(AI)的機器人系統和機器人技術視為對人類生存的威脅,這種想法往好了說是不成熟的,往壞了說,則是一種可能導致美國喪失軍事優勢的思想趨勢。

當然,在歷史上,很多科學家都反對將任何技術進步應用于軍事,這多少具有誤導性。但軍事專家們必須摒棄那些認為機器人馬上就會讓人類滅絕的危言聳聽的報告,理解利用機器人系統和AI在戰場上解決具體軍事問題的現實。

文章稱,必須思考將這些技術應用于軍事的可能性,因為中國正在加緊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打造一支強大的軍隊,而俄羅斯也十分清楚基於AI的軍事優勢所具有的潛在戰略意義。迴避這些問題或者天真地禁止軍事試驗,不會讓這些問題自動消失。

美國國防部也希望將AI應用于軍事領域,並啟動了旨在重建聯合部隊作戰響應能力和打造更加果斷有力的常規部隊的多年計劃。

那麼,一支接納AI和機器人系統的部隊,是什麼樣的呢?答案並不是簡單地擁有更多、更優秀的先進系統和能力。我們必須思考的是,機器人技術和AI在不同條件下,對於未來軍隊設計最重要的特徵有哪些。

「多戈」小型作戰機器人(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

第一個特徵是,AI和機器人技術可以縮小各個單獨平台的實際規模和總成本。縮小聯合部隊各單位規模的動力來自:敵對力量察打能力迅速提升,集成電路小型化優勢的實現,以及零部件和亞微觀材料大規模定製的出現。

作戰平台的規模將隨之縮小。隨著機器人系統的成本越來越低,能力越來越強,它們將升級、支持和保衛昂貴的軍艦、飛機和地面車輛,並增強單一的進攻或防禦平台。在不久的將來,重要的大型平台,如軍艦、坦克、潛艇和飛機,可能由一體化的水面、水下、空中機器人護衛,使它們免受攻擊。

信息革命最重要的軍事意義或許是,那些原來需要一起進行的工作,可以從實體上分離,且距離越來越遠。這就是未來AI和機器人軍事設計的第二個重要特徵——在未來的廣闊作戰網路中,必須把單獨的節點聯繫起來。

未來的機器人組合必須把不同的陸、海、空、空間和網路能力結合起來,打擊敵人的平行或複雜序列目標。從指揮控制的角度來看,對行動和能力進行分配,以實現不同單位間的持續聯絡,意味著當今佔主流的「一人一平台」模式,將變為類似於「一人一蜂群」的模式,一名作戰人員可能指揮和命令一個跨領域「蜂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軍事 的精彩文章:

物美價廉易製造!烏克蘭或啟用國產導彈對付俄坦克
陸海空天網深度融合:美軍研究未來跨域作戰新準則

TAG:參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