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智能電視加速滲透 巨頭抱團縱深釋放OTT大屏價值

智能電視加速滲透 巨頭抱團縱深釋放OTT大屏價值

科技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從傳統被動式接受到更具自主意識的主動達成,這是任何新生技術誕生的魅力所在。彩電領域中,智能電視從無到有,已經紮根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極富存在感。

新華社近日報道稱,工信部提出,將支持智能感測、物聯網、機器學習等技術在智能家居產品,特別是智能電視中的應用,提升產品的智能水平、實用性與安全性。到2020年,智能電視市場滲透率將達到90%以上。

當前,智能電視在消費市場隨處可見,也成為不少家庭更新換代與品質消費的首選。據《2017年度家電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1-11月,智能電視生產數量為9795萬台,同比增長6.1%,占彩電產量比重的62.9%,智能電視已成為整個彩電領域家庭購買的主流。

在這之前,傳統液晶電視替代CRT電視廣受青睞,而短短几年過去,智能化時代到來,使得配有智能操作系統、有著更好體驗的智能電視,開始取代傳統液晶電視成為市場標配,電視機的智能化逐步影響著人們的客廳娛樂生活。

AI技術應時而興,賦能智能電視

仔細思考,智能電視真正獲得快速普及也就是在這三五年,一方面,電視屏幕越做越大,另一方面以人工智慧(AI)為基礎的新交互方式問世,迅速賦能智能電視,為身陷囹圄的智能電視市場提供了新的興奮點。

2016年,長虹推出全球第一台人工智慧電視之後,便開啟了人工智慧技術在家電產業落地的先河。隨後,小米、TCL、樂視、IPTV、創維、暴風TV、海爾、酷開、風行等10多個電視品牌,相繼推出自家的人工智慧產品,AI技術逐步在家電領域應用開來。直到今天,以AI為主打概念的智能電視產品依舊十分火爆,從最初的語音識別到現在的人工智慧交互系統平台,電視大佬們不斷挖掘人工智慧電視的體驗可能性,為智能電視更好、更快速的入戶提供了機會。

微鯨推出智能語音電視2.0高端產品醉薄A系列,並宣布微鯨全線產品將進入2.0時代;暴風主推AI助手「暴風大耳朵」,可有效幫助用戶解疑答惑;TCL也推出人工智慧助手「小T」,具備感知、認知、服務及學習特性;長虹領先一步,發布以電視機為中心的人工智慧平台AI Center,具有遠場語音、聲紋識別技術,突破性實現丟掉手機、遙控器,直接與用戶進行自然交互;海信推出VIDAA AI系統,不僅集成自主開發的語義引擎,能精準識別語音、理解語義,還將圖像交互技術首次引入電視中,進一步開發AI技術價值……

正如業內對智能電視最初的期望一樣,AI賦能智能電視,更多的是要將其打造成為智慧家庭的中控平台,而這一願景的實現,就要求人工智慧電視具備自然對話、檢索平台、數據成長,以及電視大屏顯示、感應與學習等特徵,讓用戶得到更便捷、整體智能生活體驗。從去年開始,諸多電視企業例如長虹、創維、康佳等都開始謀劃更大的智能棋局,主要方式是以智能電視為中心,逐漸放射至其他場景中,這無疑成為電視巨頭們轉型智能的新增長點。

消費升級背後,泛娛樂經濟提速

當然,作為消費市場的重要環節,消費者的熱情直接影響了電視行業的發展進程。沒有消費者的青睞,智能電視談何進入發展快軌?人工智慧電視又怎能扮演交互中心的重要角色?幸運的是,當前我國正值消費升級浪潮中,消費者的消費能力、理念及方式每天都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年輕消費群體壯大後的泛娛樂經濟開始提速,正影響著以智能電視為首的產業走勢。

目前,我國人均GDP已超過1000美元,居民的消費結構開始升級,處於以發展性消費為主的階段。從長期來看,我國城鄉居民消費規模將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趨勢,而且隨著經濟發展、城市化、經濟全球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鎮居民消費的空間十分巨大,預計未來10-20年,城鄉居民消費需求依舊會出現快速增長的勢頭。

具體消費變革上,消費者對實物型消費比重開始減少,對精神文化、娛樂消費在增加。有數據顯示,2014-2016年,我國城鎮居民文化和娛樂消費支出消費增速分別為9.9%、12.2%、11.1%,顯著高於其他支出9.6%、8.0%、8.6%的增速。其中信息和家庭娛樂商品的更新換代產品,成為消費支出中增速較快的項目,消費升級帶給我國與之相關的產品和服務行業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此外,80/90後年輕一代開始成為主流消費群體,個性化、娛樂化消費甚囂塵上。《2018泛娛樂產業白皮書》顯示,2017年,中國泛娛樂核心產業產值約為5484億元,同比增長32%,預計占數字經濟的比重將會超過1/5,成為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柱和新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消費升級與泛娛樂消費的同步遞進,將極大促進大屏客廳娛樂產業的發展。優質硬體功能體驗下的智能電視,被賦予更豐富、差異化的內容資源之後,將推動客廳娛樂經濟真正爆發。

巨頭抱團,釋放OTT大屏價值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容易混淆智能電視與互聯網電視的概念,認為智能電視就是互聯網電視,事實上並非如此。所謂智能電視,是搭載有智能系統的電視;所謂互聯網電視,則是具備網路功能功能的電視,表現為可連接網路看網路電影。儘管二者概念不盡相同,但二者卻是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配有前沿智能系統,又能連接網路觀看資源豐富的節目,這是當今智能電視普遍的產品形態,這背後的OTT大屏價值被提及,甚至AI深度賦能後,OTT大屏的價值將再度被無限放大。

奧維雲網(AVC)推總數據顯示,截止至2017年12月底,OTT終端激活量已達1.68億台。基於如此量級的用戶,2017年廠商、媒體通過運營,給 OTT廣告帶來9億+CPM廣告庫存,並實現26億的OTT廣告收入,年增長 168%;而媒體通過會員服務,也實現13億+收入。OTT市場在2017年迎來了一波小高峰。

伴隨AI技術的深度植入,智能電視所呈現的自然交互、個性推薦等功能,將極大促進互聯網向用戶提供各種電視應用服務,為用戶帶去更優質的服務體驗。電視巨頭們彷彿早已洞察了這一趨勢,目前已出現企業抱團、聯合結盟態勢,一方面形成較大合力,另一方面進行優勢互補、擴展發展空間、提高競爭力。

上周,創維集團與百度公司達成戰略合作,百度對話式AI操作系統DuerOS將與酷開系統實現全面對接,雙方會在AI領域展開一系列深度合作;早在今年初,海信發布VIDAA AI人工智慧電視系統,並推出全場景實時圖像搜索和全場景語音兩大人工智慧創新交互設計。而後被告知,海信VIDAA AI人工智慧電視採用了科大訊飛的智能電視解決方案;AWE2018上,長虹和騰訊叮噹AI助手合作,在AI3.0基礎上創新通過TTS情感化語音交互、語義演算法、人工智慧電視AI-UI提升使用體驗,等等。

巨頭間針對AI的縱深化抱團,將進一步釋放OTT大屏價值。尤其在今年,奧維雲網認為,OTT硬體銷量回暖,輔之大屏運營模式的升級,2018年大屏價值可以想像。星火已燃,智能終端應用價值將呈現怎樣的燎原之勢?令人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電網 的精彩文章:

「首席營銷官」之風盛行 韓雪趙麗穎等均入局
因價格貴 蘋果在2018年底推出廉價版音箱

TAG:智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