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康樂:科學研究需要長期堅守

康樂:科學研究需要長期堅守

康樂在實驗室。

記者 韓天琪

2018年年初,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揭曉,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康樂獲得殊榮。

康樂將基因組學研究和生態學問題有機結合,以飛蝗為研究模式,圍繞種群暴發成災機制等世界難題,取得系列重大突破性進展,成為了國際上生態基因組學研究的主要開拓者。

他領導的研究團隊闡明了飛蝗在世界範圍內的起源、擴散、種群遺傳和適應性分化機制,揭示了植物營養等生態因子在種群暴發成災中的作用機制,改變了傳統認識,為我國綠色農業戰略實施作出了基礎性貢獻。

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康樂認為,在科學研究中要有長期堅守的精神。

成長在中科院的三十年

與很多科學家在不同科研單位學習、工作的成長軌跡不同,康樂從198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讀博士至今的整整三十年,都是在中科院度過的。

「從博士研究生一直到院士,我的整個學術成長道路都是在中科院完成的,我非常感謝中科院對我的培養。」康樂說。

1990年取得生態學博士學位,2011年當選中科院院士,2017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三十年的學術積累,康樂卻直到2017年才參評中科院傑出科技成就獎。對於他來說,學術的積累是持續不斷的,而獎項的參評卻要合適的時機。

「我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有一個逐步、客觀分析自己科學研究水平和成果的認識過程。」因對自己不斷提高要求,康樂始終認為要在科研成果更成熟的時候再去申報獎項。「我申報傑出科技成就獎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接受同行檢驗。」康樂說,這是對自己在中國科學院三十年工作的一個階段性總結。

在興趣與國家需求間找到平衡點

相比於同時獲獎的其他個人和集體,康樂的研究領域看似十分「不起眼」。就連康樂自己都笑稱,昆蟲學與人類健康、高性能計算、航空航天等學科相比,實在是非常小的、經典而又弱勢的基礎學科。

但就是這樣一個「小」學科,卻與我國和世界的經濟發展密不可分,在某種程度上,對人們的生產、生活和國民經濟的發展都有重要作用。

蝗災在人類歷史上是與旱災、澇災並列的三大自然災害之一,對人類生存和農業生產影響相當嚴重。雖然進入現代社會,城市和發達地區環境變化很大,蝗災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了,但在我國的廣大草原、農區、濱海湖區等地,蝗災還是經常發生。「蝗災過去常常伴隨著饑饉和社會動蕩。」康樂認為,即使到今天,蝗災依然還是人類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問題。

如果說國家需求是促使康樂走上蝗蟲研究的外部因素,那麼真正支持他堅持下來、取得傑出科研成就的則是他內心的興趣和熱愛。

「我大學讀的是植物保護專業,雖然每次考試成績都是植物病理學比昆蟲學的得分高,但我就是喜歡昆蟲。」憑藉著對昆蟲濃厚的興趣,康樂在上大學期間就經常觀察蝗蟲,利用教學實習的材料在課餘時間進行觀察、測量。

正是在興趣與國家需求間找到了平衡點,康樂的研究得以從內部動力和外部支持兩個方面得到了保障。「兩者的結合讓我能把這個工作做得更好。」

時刻追蹤學科研究前沿

雖然昆蟲學是生命科學中的一個經典學科,而蝗蟲災害問題也是一個古老的科學問題,但實際上,全世界從事這方面研究的人數在逐漸減少。鑒於這種研究環境,康樂面臨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從這種古老、經典的學科和問題中推陳出新,不斷用新的、現代的手段來解決學科中的問題,同時還要不斷引領學科方向。

上世紀90年代初,分子生物學是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熱點,康樂開始思考能否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回答生態學的問題。「那時我的研究方向從生理生態學轉向分子生態學的研究,但是這些嘗試都不是十分成功,仍然沒有解決我內心想解決的因果關係問題,僅僅還是用一個相對精確的方法來回答一些模糊的問題,在哲學上還不能解決證偽的問題和因果的問題。」

1999年,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實施,基因組科學開始發展起來。康樂又開始關注基因組科學對生態學發展的作用。「建立起二者的聯繫在當時看來是一個太大的挑戰了。」就是這樣的機緣,讓康樂以功能基因組為突破口,找到解決「因果關係」問題的鑰匙。

在這樣的思路指引下,康樂及其團隊於2004年發表了世界第一篇蝗蟲群聚型和散居型之間基因表達差異的文章。這篇文章奠定了生態基因組學這個新的研究方向,成為了生態基因組研究的基石性文章。

隨後,康樂團隊自己設計了DNA晶元,這個晶元大概包括了來自蝗蟲的一萬條基因。「有了晶元就有了研究平台,可以檢測到當環境變化時基因在不同時間、溫度、種群密度等等條件下的表達變化。」通過這種基因晶元的研究,蝗蟲的種群型變因果關係最終得以揭示:嗅覺感受基因和多巴胺代謝途徑參與了蝗蟲聚群行為的調控。

在揭示了這樣的因果關係後,蝗災治理就可以使用行為調節劑來阻止蝗蟲的群聚承載,從而替代高污染的殺蟲劑。「治蝗變得綠色且環境友好了。」康樂說。

把蝗蟲研究發展為生物醫學模型

經過長期的研究和探索,康樂發現了蝗蟲研究對人類健康的重要作用。

「多巴胺代謝是調控人類和動物的高級神經活動。在研究中,我們聯想到群聚型的蝗蟲非常像人在遊行和集體活動時的行為狀態,散居型蝗蟲有點像自閉症和抑鬱症患者的行為狀態。」這啟發康樂團隊將研究方向轉移到人類疾病領域。

人類的許多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症、抑鬱症等都與多巴胺合成障礙有關。「在這些病症中,結構基因都沒有改變,而是基因的表達調控和重要神經遞質的合成出問題了,這是完全能夠干預和治癒的。」康樂的研究不僅應用到了蝗蟲的治理上,並且有望開始造福人類社會。

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業害蟲問題可能慢慢不太突出了。「未來我想把蝗蟲發展成為一個研究人類疾病的模型。」康樂說。其原因是,「我們要順應國家的戰略需求,也要順應國家戰略需求的轉變。」

在康樂未來的研究計劃中,蝗蟲在低氧、麻醉狀態下的研究和蝗蟲的營養代謝問題將佔據重要位置。「這些問題在生物醫學中很重要,但缺乏必要的模型系統。將蝗蟲研究發展成為生物醫學模型,研究人類相關疾病和健康問題應指日可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和霉霉「塑料姐妹花」?超模kk與水果姐共進晚餐
倫勃朗的「前半生」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