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公益,跨國戀,每年買套房,我想做的每件事,她都做到了

公益,跨國戀,每年買套房,我想做的每件事,她都做到了

來自美國的Noah × 來自泉州的黎娜

他們過的生活,是我最羨慕的一種,用一半的時間在塵世里打拚,用一半的時間在世界裡浪跡。

他們每年買一座房。美國丹佛的別墅,與谷歌分公司只有10分鐘的路程;泰國村落里的別墅,一個小時就達曼谷,想看熱帶的雨林,推窗就是;重慶山城的房子,落地窗外是一片江景,晚霞在窗外的山邊迷離;他們還想在太平洋岸邊的薩爾瓦多買一座房子,那裡四季常青物價低廉,三五百人民幣就夠雇一個月健碩的男人。

在他們泉州的教育空間里,Noah和黎娜描述著這些畫面。不是想說自己有多成功,只是,這世界每個角落的生活,都讓他們著迷,沒有最愛哪一種,而是不停的想要體驗更多種,「要認真的年輕,也要認真的老去。」

聽著他們的愛情故事,好像自己也這樣瀟洒地活過。

1.

Noah是來自美國丹佛的猶太人,藍色的眼,一會看看我,一會看看黎娜,在泉州生活了7年,他聽得懂大部分的中文,也會說一部分的中文。

他們相識在2010年泰國曼谷的機場,那時紅衫軍和政府軍爆發衝突,曼谷機場無法正常營運,Noah原本將從這裡乘飛機去往緬甸繼續他的旅行,而黎娜和家人等待返回泉州。

大家同住在機場的酒店裡,與外界相連的方式,是酒店的那片電腦區域。

「hi~」

「hi~」

年輕的眼神,在這裡短暫的交換,Noah不懂中文,黎娜英語也很有限,但笑容是跨越國界的語言。他們開始艱難而又興奮的攀談,電腦的頁面是谷歌在線翻譯,想說的話通過電腦轉換語言,他們聊了很久很久。

到過40幾個國家旅遊的Noah,從沒來過中國,學經濟學的他知道中國的經濟,知道北上廣,但黎娜神采飛揚的跟他說著的泉州,這個他從未聽過陌生的城市,他只能在地圖上看泉州的定位,從地理上認識這個神秘的地方。

那一天的攀談過後,他去緬甸待了一個月。這個泉州女孩深邃又純潔的眼,洒脫又自在的身影,在腦海里陪他渡過了這段旅途。「我想去泉州玩,你可以當嚮導嗎?」他給她寫來了一封郵件,約好了到達的時間。

第一次到中國,他看到了神秘面紗下泉州的建築、文化、歷史,近一個月的時間,他和黎娜走著小巷,感受市井氤氳著的獨屬這一方土地的味道,一遍遍去逛滿耳吆喝聲的市集。兩個人,用簡單的英文,悄悄地生出了愛情。

2.

「哎,你女兒都不怕被外國仔騙了?」

「呃,你怎麼知道他在國外有沒有娶了老婆?」

一段跨國戀,在黎娜父母周邊,陸續傳來各種善意的提醒。這時,Noah又剛好決定回國,把在美經營了7年的生意,做最後的交接。

「你等我,我回去將再回來找你。」兩個人匆匆告別,像做了一場深遠的夢。

「女兒,太不現實了。」父母的擔憂,不說黎娜也懂。她向來是一個理智的女孩,跨越千山萬水的感情,隔著國度也隔著語言的坎,她想想,「那就算了吧……」

Noah數著時差打來電話,她也不知道怎麼說才好,那就不接吧。

Noah發來郵件了,一字一句她用谷歌翻譯,翻來翻去也不知道確切是什麼,那就不回吧。

最後那一次,她打開郵箱,Noah寫來了長長的信:

「你不理我了,是因為你的父母反對嗎?我查了中國的風俗,中國父母講究生肖屬性,是不是你屬鼠,我屬羊,他們算了八字,覺得我們不合適?」

再說起這信,黎娜依舊笑得不能自己,「他竟然研究了中國父母!」正是Noah這份反差萌和不放棄,感動了黎娜,他們約定在斯里蘭卡的機場相見,一起到貴州去。

3.

黎娜從小就是一個倔強又獨立的女生,大學畢業後,她曾辦起名叫「洋人街」的培訓機構,擔起養家的重擔。

可供自由支配的時間,讓她有了做自己的任性。十幾歲時,新聞里常見西部的村莊里,孩子們擠在破落的屋子裡,隆冬里穿著破了洞的襪子和一雙不合腳的拖鞋,「我以後要到那裡去支教。」爺爺笑得被煙嗆到,連連說著:你異想天開!

「我就是這樣的人,想做的就一定要做到!」十年前的支教夢,終在眼前,她自己一個人出發,到陝西安康的紫陽一所山村學校支教半年。學校里一個年段就一個班級配一個老師,「你什麼都要教,語文數學英語天文地理。」

那次支教,深深地震撼了她,在這之前,她會花一千塊錢買護膚品,但在那之後,她再也未曾買過,「300塊錢就夠那裡一個孩子一年的生活花銷,省下這份錢,回饋給需要的孩子。」

Noah就愛她不化妝的樣子。他說,你的臉是你人生的地圖,經歷寫在臉上,皺紋也美,雀斑也Cute。

她與Noah的貴州之約,是去貴州黔東南從江縣,與公益人老潘一起,將泉州這邊徵集到的公益物資,送到連當地人都不知道的苗族、侗族寨子里。

Noah也曾做過半年支教,在中美洲,每個國家都有需要幫助的人。從江縣的一個個寨子里,Noah看到孩子們擠在一張小床上,住在快要倒下的屋子裡,穿著破爛的鞋子走幾個小時的山路,去一間20平米的樹皮木屋上學。他們將物資,一家家發到貧困的寨子里,徒步背著物資再走往下一個需要幫助的寨子,有時要從天亮一直走到天黑,光腳過溪,以樹枝為杖。

他們收穫了一個又一個寨子的熱情款待,這家殺了雞,那家殺了鴨,有的把豬都殺了,一家帶著一個菜來拼成一頓豐盛的宴席。Noah和黎娜知道,「這是他們一年最好的收成啊,太不忍心。」他們悄悄給每戶人家送去了一個紅包。

一個月的貴州公益之路,他們的感情愈發堅定,人生的另一半,冥冥中就是遠方的你。

呂波/攝

4.

黎娜的父母一直沒有答應這段跨國愛情,還有人添油加醋:「先在泉州買套房,寫你女兒的名字,就不怕他騙婚」、「你們要看好戶口本啊,別被偷去結婚了。」

但黎娜素來是對自己有足夠的把握和自信的人。兩個年輕人已經慎重地考慮,想一起攜手到老,父母的不鬆口,她只好偷偷騙出戶口本,和Noah直奔福州登記結婚。

因為深愛著黎娜,也知道她眷念自己的家鄉,Noah決定陪她一起,在泉州這個對他而言全新的世界裡白手起家,努力經營自己的生活,也終收穫了黎娜父母的認可。

Noah生長在丹佛的教育世家,父母皆是教育工作者,在當地享有聲譽,黎娜到美國,同公婆參觀丹佛藝術博物館亞洲館時,那裡的館長親自陪了一天。年輕的夫妻決定在泉州創辦自己的教育空間,天時地利地引進美式英語教育,為了支持他們,婆婆把家裡珍藏了一輩子的繪本,全都送來了泉州。

「我們原本都是自由的人,愛生活,愛旅行。」因為這段婚姻和工作,Noah有了機會深度了解泉州,他和泉州人一樣愛這裡的煙火,愛這裡一條街上不同宗教的寺廟林立,他稱這些是「最美的建築」。

他愛逛西街、開元寺、少林寺、清水岩,對泉州如數家珍,一直回味的是到泉州朋友的家裡,兩天一夜地參與了當地的佛誕,看半夜的幾百隻全豬敬供儀式,和村子裡一路吃過去的宴席,「這種經歷和感受,讓我越來越愛泉州。」

「媽媽,我想吃土筍凍、醋肉、咸飯,你什麼時候帶我回家。」5歲的兒子,半年前回美國上學,天天念叨的也都是最愛的泉州美食。

六年創業換來了一定的財務自由。只要有時間,他們就盡量讓自己過著一半工作,一半旅行的生活。剛剛過去的新年,他們在美國丹佛的家裡,天亮醒來,麋鹿站在一米外的窗邊,雪花落了一地。

他們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一年買一座房,在世界上自己最愛的那些角落;也依舊每年拿錢做公益,給貴州的弄團修了第一條水泥路,給苗族寨子建了廁所、教師宿舍樓,出錢讓寨子的人們學種百合、天麻,依舊在最貧窮的地方,播撒愛。

5.

呂波/攝

一個月前,夫婦倆收到一份特別的邀請,將在丹佛的孔子學院推薦中國。為了4月7號這15分鐘的「泉州時間」,Noah整理了一份「十日游」的路線,他開頭寫著「去真正的中國探索海上絲綢之路——你在尋找真正的中國?去福建!」

他建議來這裡的美國人,要探索泉州獨特的古紅色建築、各種寺廟、教堂,做一個傳統的中國燈籠,走在老街道上,就像當地人在元宵節期間經常做的那樣;要看木偶戲,聽南音,看海蠣房,要去永寧古城看石頭城,到寺廟裡過夜和僧人一起度過一個上午進行茶道和冥想……

「這個外國人鮮少知道的城市,包容了許多的美好,沒有走進來的人,是無法知曉的。」在泉州生活了7年的Noah,除了這場推介,他還想聯合美國當地的機構,帶更多美國的高中生、大學生到泉州來,還將用自己的渠道,請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來泉州住上一段時間,再進行藝術創作。

END

本期文字 / 燕婷

圖片 / 除註明外均由採訪對象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花巷 的精彩文章:

台灣老頭:一襲漢服,一身江湖氣,不愛山頭,愛泉州

TAG:花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