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在金三銀四中跳槽無門

我在金三銀四中跳槽無門

每年的3、4月算是離職的高峰期,俗稱金三銀四,我的職場老前輩們在這時給我上了職場入門第一課:最舒服的事莫過於領完年終獎,拍拍屁股走人。然而當我有樣學樣的也想在這個時期尋求跳槽時,才發現這事兒操作起來並不容易 —— 尤其是對像我這樣的職場新人來說。

事實上這並不是我第一次有跳槽的打算。我上一次提出離職是在工作剛滿一年時,當時我還沒有任何離職的經驗,在毫無準備的前提下就提出了離職,理由是:我要從事興趣相關的職業。這麼 「不靠譜」 的說法在領導面前自然站不住腳,他們前前後後找我聊了四五次,大致的說法是:「把興趣變成工作也許一開始會覺得新鮮,但慢慢地你就會感到厭倦和排斥。/我在他們眼中非常有潛力,公司明年就要上市了,會有更完善的培訓系統能幫助我成長。/我現在去哪家小公司都一樣,去其他地方從頭開始不如留下來繼續發展。」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個創業公司在留人的時候都會這麼講,但這話聽起來真的太像台詞了。

他們還告訴我,如果我真的去意已決,也希望我能再多留2個月好找人接替我的工作,甚至提出了願意幫我內推到業內的一些知名企業 —— 這令我瘋狂和驚喜,能通過原高管的直推進入超一線大公司工作對一個新人來說就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為此我認真準備了好幾天,甚至連入職第一天該發怎樣的朋友圈都已經設想好了。

但現實總不會那麼美好,將我從夢裡一巴掌拍醒的,是當時領導在收到我簡歷後的一句回復:「也不是很想幫你推。」 這事兒便沒了下文,究竟是我的能力不夠還是最初領導就只是隨口一說我都無從得知。

當然,這次離職失敗了,最後我還是留了下來,就像很多人在創業公司里每次提離職又是接著幹了三個月,持續更新著這個循環一樣,理由很簡單:我找不到更好的工作、領導對我抱有極大的期許以及次月就生效的薪資漲幅。

然而,在接下來的大半年,我的日子並沒有變得好過。要知道,一個新媒體運營出身的人在職業規划上無非有兩條路可選,一是學著管理,二是轉崗。在一開始,領導給我的建議是前者。為此,我要做的就是分析當下每一個新媒體平台的特性,通過用戶畫像找到精準的客戶群體,從而再制定相應的運營策略。這些並不是難事,難點在於我該如何以一個平級同事的身份將這些工作內容分配到其他人身上?(而且我和他們私下的關係還不錯)

為了讓同事能更平靜舒服地接受我的建議,也為了讓自己看上去不那麼 「高高在上」,我選擇了挨個和他們一對一商討,還提前模擬了幾遍對話的內容。結果不算糟糕,即便對大家來說工作量有所增加,但他們都同意了嘗試調整,之後的每一天我都過得無比小心,每一句從嘴裡說出去的話得反覆推敲個兩三遍,但時不時還得做領導層的傳話筒,這種感覺簡直糟透了,我覺得自己根本不是在管理,而是在插足別人的工作,對別人指手畫腳。即使業績上去了,我也絲毫不能從中汲取到成就感。

最後,我還是暫時放棄了成為一個管理者的想法,開始往做品牌營銷的方面去琢磨,但出現在我面前的又是另一道難題:沒有人能接替我手頭上的運營工作,市場預算非常拮据,所有的東西都得靠我自己摸索 —— 這就是很多創業公司的弊端所在,人力資源匱乏,培訓系統不完善,職業發展上限低。

很多應屆生在選擇第一份工作時,會很容易產生一種錯覺:比起在大公司做顆螺絲釘,不如去創業公司全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拿的錢還多。我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在我剛畢業那會兒,有兩個工作機會擺在我面前。一是去國內一線的雜誌媒體做實習生,但不一定有轉正和留用的機會,除非做出了非常優異的成績;二是我現在的這份工作。

當時的我和大多數的年輕人沒什麼兩樣,急於證明自己的能力,不願從底層開始做起,最後選擇了後者。其實剛開始我覺得自己也算順風順水,我有高於大部分同期生的起薪,有領導的栽培,公司也沒有任何倒閉的風險。雖然入職的崗位是新媒體運營,但因為是創業公司,我 「順理成章」 地點亮了攝影、剪輯、品牌營銷、活動策劃等技能樹。然而,這也導致了我現在做什麼都是淺嘗輒止,想要完成同一件事可能要比別人多付出一倍的精力和時間。與此同時,我們卻還特別容易沉醉在這種低效的忙碌之中,讓早出晚歸變得天經地義,讓日夜顛倒變成努力拚搏的假象。

由於公司體制的不完善,在出現團隊績效被莫名取消、年終獎縮水一半這樣的事後,我終於再次決定跳槽,並且為了能提高離職幾率,我吸收前一次的教訓,為自己擬定了一份如下的離職規劃,還外加了一個毒誓:這次一定要成功離職,否則終身不舉,外加生兒子沒屁眼。

第一步:弄明白自己想做什麼

這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如果你想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麼,可以試著用排除法來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第二步:調查職場大牛們都會在簡歷里寫些什麼,依葫蘆畫瓢來一套,製作一份精美且體現自己獨特性的簡歷模板

想要弄明白一封簡歷該怎麼寫並不難,你只要會活用搜索引擎,就能找到想要的答案。在那些知乎高贊回答里,不乏名企高管、資深HR、知名獵頭的親授經驗。在看完他們的回答後,你甚至會產生一種 「我只要照著他們說的寫,就一定能被大公司順利被錄取」 的感覺。

簡單總結下來,一封優秀的簡歷有這麼幾個要點:結構要清晰、要有詳盡的工作內容和業績,多用具體數據、項目經歷不能少、背書光環很重要、有一個清晰的自我評價、好看的照片(沒有的話建議別放)。我將自己一年多的職業生涯如法炮製到了一張A4大小的紙上,算是邁出了第一步。

第三步:找到自己理想的公司和職位,適當地修改簡歷內容再投遞

為了充分展示出自己的審美品味,讓簡歷從人海中脫穎而出,我並沒有直接套用網路上的模版,而是決定重新設計一套。

在沒打馬賽克之前它還是挺好看的,5個小時折騰下來,這份簡歷看上去似乎還不錯。

第四步:參加面試,順利的話收穫1-2個Offer

我的目標很明確,進大公司就職。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找朋友做內部推薦,這能讓你的簡歷優先被查看,權重更高,然而這段美好的時光僅持續了5個小時,就被輕易地擊碎了。內推很快回復我說 「不適合」。

這僅僅只是個開始,在接下來的1個多月里,我瘋狂地向各大招聘網站和HR的郵箱輸出自己的簡歷,祈求能獲得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但每天我能收到的回復只有那些垃圾廣告郵件和外賣配送員的電話。我開始慢慢地陷入了某種可怕的自我懷疑:我他媽就是一膨脹的垃圾,大公司根本不會想要一個從小公司出來的職場新人去負責他們的任何東西,即便你知道自己能行,還是乖乖認命吧。

每次我都會根據投遞崗位的不同而製作不同版本的簡歷

在自尊心和生活壓力的雙重夾擊下,我開始選擇讓步,逐漸將自己的目標和要求放低,尋求原先不考慮的工作,然而依舊沒有起色。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我陷入了焦慮,每隔五分鐘就檢查一次郵箱,不斷測試自己的電話是否打得通。就像自己身處一個巨大的沼澤,越是掙扎,越是下沉,而不掙扎就會一輩子待在泥潭裡。

我知道自己正處在職業生涯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但在現狀面前我能做的並不多。你不能責備誰,只能怪自己打從一開始就做了個錯誤的決定,並且一錯再錯。職場上沒有真正意義上的 「順風順水」,風險和回報都存在滯後性,你現在看不到,不代表它以後不會來。

在我的離職計劃里,第五步和第六步是找原領導提離職和開啟新的生活,現在,我只能繼續投簡歷了,希望這次能有佳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ce中國 的精彩文章:

以女性為名的購物節又到了,請關愛一下被薦購清單綁架的男性朋友吧!
BORN TO WANDER——你是與生俱來的肆意表達者

TAG:vice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