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的盡頭是什麼?

科學的盡頭是什麼?

2018年3月14日,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辭世,享年76歲。生於伽利略忌日,卒於愛因斯坦生日,多麼神奇的巧合。

有人說霍金沒有死,他只是終於擺脫了束縛著自己的肉體,從輪椅上飛向了他一直嚮往的太空。成為時間中的一段簡史。

人,尤其是名人死了,往往會被蓋棺定論,這幾天看了幾篇關於介紹他學術成就的文章,了解到在學術成就上他可能不算偉大,但是在科學普及上他是當之無愧的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

我只讀過他的兩本科普型讀物——《時間簡史》和《果殼中的宇宙》,書的前面讀得還好,後面理解起來就有點困難了,至於他在物理學領域具體的貢獻我更不是特別了解。我有理由相信大多數人也和我一樣,只是更多的了解他的遭遇和他的科普書籍,而對於他在物理學上的貢獻知道的比較少。所以,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是,借著機會聊一聊他的物理學上的貢獻。

不過,當我查找資料時,一直有一個揮之不去的問題在我頭腦中出現,導致我改變主意,不聊他的具體貢獻了,說一說這個揮之不去的問題以及我的看法,那就是這篇文章的標題——科學的盡頭是什麼?

科學在最近幾百年飛速的發展,能夠解釋的事情越來越多。日月星辰、風霜雨雪、生老病死……這些曾經用宗教解釋的東西,用科學也能來解釋,而且好像更有信服力。縱觀人類近代的歷史,也是一部科學不斷在解釋領域前進,宗教不斷在解釋領域退縮的歷史,如今的宗教基本也就剩下哲學領域這一塊遮羞布了。

但科學高歌猛進走到今天,人類的觸角似乎已經碰到了一個天花板。眾多的科學學科中,物理學是最難以撼動的,目前人類還沒有能力改變物理規律,可以說物理學是科學的桂冠。而最頂尖的物理學家可能日子並不好過。

一是今天的理論物理學家他們的研究幾乎無法被驗證,比如霍金的黑洞輻射理論,描述的是黑洞怎麼向外面蒸發它吸收的物質的,這個就幾乎沒法驗證,因為不可能有生命和機器能抵抗那個引力強度去黑洞周圍採樣。

二是科學知識的探索沒有盡頭。宏觀上,宇宙邊界在擴大,膨脹外面是什麼呢?物理學家不知道。宇宙起源於大爆炸,世界和時間的起點,那怎麼發生的大爆炸呢?物理學家不知道。微觀上,科學家發現了分子、原子,又發現了質子中子,然後又發現了夸克,人們以為這就是物質的最小組成,但又發現了上夸克、下夸克,還有弦理論等,繼續拆分彷彿沒有盡頭。

物理學家一生研究這些虛無縹緲又無法證實的東西而且還是沒有盡頭的求索,他們試圖證明的東西和宗教又有什麼區別?難道科學家不心慌嗎?

假想一下,大年初一全家人要去雍和宮上香,這時家裡的科學家說不去,因為要去實驗室研究一些無法被驗證也沒有答案的理論而且研究的時間是一輩子,你說這個人得有多孤獨?要敢多堅強,才可沒信仰?

不是說科學要不要撤掉宗教遮羞布的問題,可能科學家自己也要躲進這塊遮羞布中了。

當然,科學家肯定不會是無腦崇拜,「有智崇拜」可能是下一步的方向。讓科學和宗教發生某種方式的接觸,這種接觸不會延緩人類理解世界的腳步,卻可以破除看不到希望帶來的心慌。

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無窮的;我站立在茫茫無邊神秘莫測的汪洋中的一個小島上。繼續開拓是我們每一代人的職責。——(英國)T.H.赫胥黎

以下是彩蛋

人類現在無法改變物理規律,但是宇宙中確實存在著物理定律對它不起作用的東西,那就是黑洞。但黑洞這麼強,也必須要服從一種力量,那就是數學。因為包括黑洞在內的天體都是通過數學預言出來的,是數學告訴了我們有黑洞,然後人類才在宇宙中發現了黑洞,所以黑洞當然符合數學規律。那麼,我們可以這麼總結,在自然界,物理學覆蓋了其他學科,但數學覆蓋物理學。

《三體》里提過,也許有大神文明是可以改變數學規律的。

《接觸》里講了,一個超級文明在圓周率π里留下了簽名。

所以,歐拉公式(e^πi+1=0)是不是某個超級文明留給這個宇宙的禮物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漲姿勢退無知 的精彩文章:

TAG:漲姿勢退無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