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蜀後主劉禪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和其父比起來是真仁義,假愚鈍?

蜀後主劉禪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和其父比起來是真仁義,假愚鈍?

縱觀古今,多英雄人物成王敗寇,人們往往很難接受一個失敗的英雄,彷彿只有死的轟轟烈烈成就不世之名的才是英雄人物。而那些渾渾噩噩者,則被扣上了無藥可救的帽子。「扶不起的阿斗」便就是這樣的人。

阿斗,劉備之子,劉禪。劉備之後下一任蜀國皇帝,人稱後主。雖然在歷史上被稱作「扶不起的阿斗」,但在三國鼎立時期,劉禪在位41年。是三國時期各國帝王中在位最久的一個,當時群雄割據,戰亂不斷,能在這樣的亂世中屹立不倒,本就有著過人之處。雖然蜀國國力較弱,但畢竟是新建之國,自然無法與另外兩大集團所比。但在諸葛亮死後的30年依舊穩定,經濟等各方面都有了飛速發展。

在《三國志》中,諸葛亮也曾和射君說過,劉禪非常聰明,比人們想像中的更聰明。也曾在《與杜微書》中寫道:「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劉備對諸葛亮的話深信不疑,也對劉禪即位非常放心。

劉禪17歲時即位,劉備遺言叫他所有的事情,一定要聽諸葛亮。而面對之後諸葛亮獨攬大權,他也做到了凡是謙讓,聽之任之。隨著劉禪年長,諸葛亮本應該還政與劉禪,但他依舊大權在握,對劉禪極其不放心。歷史上,帝王成年之後為了掌權,發生的血案屢屢皆是。但劉禪依舊事事以諸葛亮為先。

諸葛亮也以劉禪沒有經驗,在他出兵北伐之時,依舊派董允「監管」劉禪,此時劉禪以二十二歲,早已及冠。而諸葛亮在《出師表》中,也並沒有將其當做一國之君,而當做一個不經世事的孩子提爾訓斥。

對此,劉禪深知,「君臣不和,國之將亡的道理」所以一讓再讓,哪怕劉禪對諸葛亮之意發動北伐戰爭並不贊同,但依舊舉國支持。他的舉措極大的穩定了蜀國的政治,為當時蜀國百姓帶來實惠。他不僅對諸葛亮很寬容大度,對其他大臣也是。魏延作為當時劉備手下的得力戰將,一直是劉備的左膀右臂,但此人剛愎自用,陣前叛亂。劉禪雖將其誅殺,但依舊為其「賜棺後葬」。在當時那個年代,能做到如此的君王少之又少,足以見其仁德。

哪怕其最後昏淫無道之時,也不曾對大臣痛下殺手。他不光仁德,也識人善用。他很清楚諸葛亮不善作戰指揮,而治國確是奇人,便將治國之事全全交於諸葛亮。在諸葛亮死後,他依舊沿用諸葛亮治世之法,重用諸葛亮所選之人。

作為三國時期,最弱的一國之君,劉禪依舊可以保全國力,穩定發展,絕不是歷史上所說的暗弱無斷的昏庸之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檀添香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陞官最快的人,可惜卻在清朝末期!

TAG:紫檀添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