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金時代-讀《杜魯與妮爾》

黃金時代-讀《杜魯與妮爾》

本文編輯|悠悠

幾乎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孤獨的童年,所以我們才需要兒童文學。——題記。

我的童年似乎也是孤獨的,來到鄉村奶奶身邊的我,總是無法接觸到別的小朋友,只能遠遠看著她們跳繩、玩耍,或者回家看手邊兩本讀物《中篇小說選刊》、《福爾摩斯探案集》,看到這本《杜魯與妮爾》中杜魯的生活,不禁失笑,原來有這樣暗合的童年,原來不只有我一個擁有孤獨的童年,但是沒能成為大作家的原因,難道是因為我沒能碰上我的妮爾嗎?

書中的杜魯與妮爾是一對共同生活在門羅維爾的童年好友,長大後則都成為美國著名的作家——杜魯門·卡波特與妮爾·哈珀·李,前者以《蒂凡尼的早餐》揚名,而後者則鑄就了普利策獎作品《殺死一隻知更鳥》,他們的友情一直延續到兩個人成年,而妮爾更是終身生活在門羅維爾。共同成長的歲月與門羅維爾成為了他們一生的靈感來源,而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格雷格·內里則敏銳地擷取了這一段歲月,完成了這部可愛的兒童文學作品《杜魯與妮爾》,並創造了兩個可愛的人物形象——內向靦腆的男孩杜魯與假小子一般的妮爾,他們的與眾不同無法與周圍的環境相容,卻讓彼此成為了最好的玩伴。書中充滿了童年的快樂與趣味,以及友誼與親情的陪伴,杜魯與妮爾一起扮演福爾摩斯與華生偵破案件,一起在樹屋裡讀書,一起看驚險的斗蛇,一起舉辦令人難以忘懷的晚會,在那略顯無聊的門羅維爾,他們自己創造了無盡的樂趣,雖然孤獨,他們卻一起度過了有意義的童年,並永遠銘記。而那煙火般絢爛的晚會後即將起飛的「飛機」,更是對於兩人之間友誼與未來的期許。

但是書中也並未迴避社會寫實的一面,杜魯與妮爾的童年伴隨著大蕭條、南北戰爭後對於黑人的歧視、3K黨橫行以及人們不可避免的偏見,這些現在看來冰冷的社會現實,依然出現在孩子們的生活中,加之成人世界的無奈、父母親的缺席,為兩個人的童年蒙上了一層陰影,但是他們在彼此陪伴中,給彼此帶來了力量與勇氣,應該說兩個個性契合的朋友,互相成為了彼此的精神支柱,在杜魯怯懦的時候,妮爾鼓舞他勇敢,當杜魯痛苦的時候,妮爾努力逗他開心,當兩個人寫作故事的時候,互相鼓勵一起創作。或許就是這樣的寫實,讓我們感覺更加觸碰到真實的世界,也更感覺到這份友誼是多麼可貴。

作家完全從兒童的視角去寫這部小說,每個孩子都是主角,他們帶領我們回到了童年生活,那是恣意想像的日子,也是將很小的事情看得很重大的日子,是在身邊充滿可怕巨人的日子,但那也是無憂無慮的日子,是可以用想像力戰勝一切的日子,只有過去之後,才會明白曾經度過的是多麼閃耀的黃金時代,而童年就是這樣的黃金時代,縱然童年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陷,無法獲得的父母之愛,沒有朋友的孤獨,卻依然造就了一生中最初的美夢,成為一生的力量之源。

春風又至,很慶幸身體有些不適。終於向自己請了病假,在忙碌的生活中,偷得了幾天閑暇。

適逢好天氣,決定出去走走。坐了半個小時的公車,從鄉下到了縣城。無目的的閑逛,吃了些街頭小吃,到書店去翻了翻書。想到附近的一位朋友,大概可以訪到,雖是朋友卻幾年未見,總是在電話和電子郵件中偶爾的問候。世間不知有一種什麼無形的東西把人與人隔開了。想著徑直到了他的家,朋友正巧也因病在家休息,見了我後很興奮,和驚喜。我們倆幾乎同時說了句:「我以為你很忙呢!」說完大笑,原來生活我們是有時間享受的。晚上他讓我留宿,家裡人多不便,就住到他的閑置的老屋。離他家不遠有一間臨街的房子,多年前我在縣城裡打工,曾在那裡住了近半年。黃昏的夕陽里老屋更顯古樸,我們略收拾了一下,開了燈依舊談天。忽然朋友想到了什麼,問我:「你還記得你在這兒住時,常來和你聊天的那個老頭兒嗎?」我還在回憶,他接著說:你走後,他又來了,知道你不在這兒住了,讓我向你問好。居然還掉淚了。朋友又說了什麼我沒聽見,模糊的想起了那個老人,並被一種純真感動著。

幾年前的初春,我住進了朋友的這間老屋。每天需出去打工掙些錢。有休息時,閑下來覺得悶,便看著書,或草草的畫畫。我對丹青藝術非常喜歡,而水平始終業餘。沒做出過任何成績。某日下午,我坐在桌前,無聊的胡亂塗鴉,暖暖的陽光照射下,正昏昏欲睡。忽聽見一個慢慢的聲音傳來:「你是新來的啊?原來住的那個人走了?」我抬頭一看,隨聲音進來一個老人。矮胖的個子,花白凌一亂的短鬍子碴兒。雖已是初春,仍穿著棉襖,他一臉稚氣,好象獃獃的,一副愚公的樣子。他看到桌上我的畫,非常驚喜:「你也會畫畫呀?」我猜不透他為什麼這樣驚喜,於是和他閑聊:「您多大年紀,常到這來嗎?」漸漸的清楚了一些老人的事:老人七十多歲了。做了四十多年的汽車修理工。但他自幼喜歡畫畫,後來因工作荒廢了,幾十年也沒能抹掉這種心靈深處的喜愛。現在老來無事,又撿起了童年的愛好,在自學中國畫。他的家離這兒不遠,常到這兒來,因為這間屋子被一個年輕的美術教師租住,他來看人家畫畫。大概是年輕教師的態度很冷淡,他說:「現在我這樣年紀的人太笨了,年輕人都很煩,你這人挺好,你不煩還總是笑著。」我越發笑了,其實我的笑是看他獃獃的樣子。過了很長時間他才走,並說:家裡有很多自己的畫,下次帶來請我指教。我無奈,自己這兩把刷子的水平哪裡有能力指教別人呢!

過了幾天,我下了班,在外面吃了晚飯才回來。老人已經在門口等著我,夾一著一個灰布包,手裡拎了一卷舊掛曆。我招呼他進門坐下。「你看這是我的畫。」他邊說邊打開布包,裡面是一個速寫本。我打開一看,放心了,確信自己有能力指教他,原來他的畫比我的還要業餘。我先順口恭維他幾句,雖後擺出了些自己都不明白的理論。他高興起來,又慢慢的沒完沒了的說著什麼事。我嘴上應和著,心裡想著明天吃些什麼。只聽他最後說:「圖書太貴了,沒有樣子,就到廢品站去找來帶圖畫的紙。這本掛曆是我用空易拉罐換來的,送給你吧!」我像燙了手似的:「不要,不要,您自己留著吧,我真的不需要。」他走時,不好意思的說:「你給我作張范畫吧!」「桌上那些是我畫的,您喜歡就都帶走。」我頭也沒抬的說。天已很晚了,他回家時,我雖極不情願,但還是決定送他回去。半路上碰到了來找他的老伴兒。老伴兒抱怨他這麼晚了還不回去吃飯。他說:「到這個朋友家裡了。」他把我這個只見了兩次,小他大約五十歲的年輕人當成了朋友。回來的路上我對這個老人不由的已帶幾分敬意。

以後,老人常常帶了自己的畫來讓我看;帶來撿到的圖片;又常常帶走我信筆塗鴉的畫。

大約過了半年。我因有別的事,需離開那個縣城,離開朋友的那間屋子。這才想到有一個多月未見到那個老人了。和朋友辭行回來,路上又看到他了。矮矮的個子,稚氣的臉,一副愚公的樣子。他也看到了我,如同事業有成一樣,神氣而慢慢的對我說:「我把你的畫臨摹完了,老畫友們都說好呢!真謝謝你。」我最終也沒告訴他,他的畫不好。只是問他:您是很好的汽車修理工,能賺很多錢,為什麼要學畫畫,而且已經不能做的像汽車修理工那樣好?不知道他聽懂了嗎,只是獃獃的說:「喜歡這個。」這是最好的答案,因為喜歡而喜歡,不帶任何功利目的。

至今我再未見到這個老人,居然也不知道他的名字。和朋友聊至深夜,窗子忘了關,絲絲春風吹進來,輕柔,溫暖。

那些你我一起讀過的書,驚艷了時光,溫柔了歲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讓人痛心的句子 的精彩文章:

《人間有味是清歡》-于丹的詩意人生

TAG:讓人痛心的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