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運河分岔的地方:四美女救駕,皇帝承諾回來就封……

運河分岔的地方:四美女救駕,皇帝承諾回來就封……

衛運河是由漳、衛河於徐萬倉匯流後至四女寺的一段河道,是冀、魯兩省的界河,左岸途徑河北省館陶縣、臨西縣、清河縣和故城縣;右岸途徑山東省冠縣、臨清市、夏津縣和武城縣,到四女寺樞紐分流入漳衛新河和南運河。隋朝統一中國後,開鑿了縱貫南北溝通中國五大水系的京杭大運河,永濟渠是其中最長的一部分,而現在的衛運河則是永濟渠的一部分,宋代稱御河,民國後開始叫衛運河。

樞紐上游

衛運河是典型的半地上河,歷史上曾經造成多次大洪水,給兩岸人民帶來了災害,建國後進行過三次大治理,1972至1973年按照防禦五十年一遇洪水的標準,擴建了四女寺樞紐工程,此項工程保證了沿河廣大地區的工農業生產,城市和航運用水的需要,並為京滬鐵路、德州市和天津市的防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樞紐下游

四女寺位於山東德州西南,地處衛運河分流入漳衛新河和南運河的分岔口南岸,是當時衛運河上的重要碼頭,「千乘旌旗分羽衛、九河春色護樓船」是其歷史上的繁盛寫照。四女寺在我國西漢年間曾名安樂鎮,後因四女孝親的傳說而改名為四女寺,後人建有孝女祠以紀念。但我從爺爺奶奶的故事中所聽到則更為靠譜些,說乾隆下江南乘船到達此地後,在衛運河分岔口擱淺,岸邊熟悉水性的四位美女下水幫助龍船脫離險境,據說當時乾隆急於脫困沒有下船,在船頭承諾,從杭州回來便會封賞,但返京經過此地時四女已無處可尋,乾隆感慨此事,撥銀兩修建了四女寺,四女寺因而得名。

重修孝女祠

當時的四女寺水陸交通發達,既是運河漕運的大碼頭,又是進京驛道的必經之地,商賈雲集、店鋪林立、經濟繁榮,歷朝官府設漕運、鹽鐵、稅收、商業等多個管理機構於此,成為海內外聞名遐邇的運河沿岸經濟文化重鎮,素有"德化之鄉"和"北方都江堰"之譽。四女寺原建有石佛寺,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專程前往敬香禮佛,並贊道:「好一個佛光祥和之地!」石佛寺便更名為佛光寺。孝女祠、佛光寺兩座古代建筑後因拓寬運河被拆毀,但祠前遺留的四棵槐樹卻依然亭亭玉立,後人紛紛效仿植槐,侍親盡孝,蔚然成風,「槐蔭清風」也就成為當地一大景觀。

古鎮新姿

2010年經規劃調整,為了保護文化遺產,借南水北調通水和運河通航之機,復建了孝女祠、佛光寺等人文景觀,形成以運河文化、禮孝文化和佛教文化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主題景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嫿嫿2017 的精彩文章:

重拾那些即將失去的記憶之「毛主席塑像」

TAG:嫿嫿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