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俄將建造10萬噸級 「超級航母」,採用核動力,性能或將超越福特號

俄將建造10萬噸級 「超級航母」,採用核動力,性能或將超越福特號

航母在不依靠作戰區域的機場以及後勤補給的情況下,依靠自身續航能力以艦載為主要武器便能夠實現全球快速部署進行軍事打擊,可以說自二戰大量應用之後,在現代作戰當中佔據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戰略威懾能力不亞於核武器。

特別是在冷戰之後第一次大規模軍事衝突當中,航母的表現極為重要,通過航母遠洋作戰能力實現快速激動部署,憑藉強大的空中優勢奪得制空權,從而實現空中打擊的戰略目的,使得現代作戰的進程加快,展現出了航母在現代戰爭當中的作戰能力。

正是那一次以高科學技術裝備為主的現代化戰爭,讓世界各國對於現代化體系下航母的發展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航母這個巨大的水平作戰平台所能夠達到的最大作戰戰略目的,成為具備發展航母條件的國家開始了航母的建造和研發。

在二戰結束之後,美國在軍事實力以及經濟實力的發展上空前膨脹,成為世界頭號強國,蘇聯的軍事實力也在快速發展,成為唯一能夠與美國相抗衡的國家,同樣具備強大的海上力量的兩個國家在軍事裝備的發展上卻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美國在航母的發展上由於二戰時期太平洋戰爭的因素影響,對於航母的認識更為清晰,所以對於航母的發展額外重視,也達到了其航母發展規模的巔峰,而一向注重飽和攻擊的蘇聯卻因為一個認識的誤差錯過了發展航母的時間,以至於在航母的發展上與美國拉開了差距。

便是其對於反艦導彈的打擊效果認識,認為反艦導彈通過核潛艇的搭載發射,能夠予以航母毀滅性的打擊,而之後蘇聯從這個誤差當中走出來,開始建造航母時,美國在航母的發展上已經甩開了差距。

儘管蘇聯依據其強大的軍事工業體系開始建造航母,但是已經與美國在航母的發展上已經有了不小的差距,特別是美國在航母建造技術上已經愈發成熟,直到蘇聯解體,這個差距也沒有彌補回來,到先進蘇聯建造的最後一代航母便是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母首艦庫茲涅佐夫號以及通過中國續建更名為遼寧艦入列服役於中國海軍的次艦瓦良格號。

繼承了前蘇聯衣缽的俄羅斯雖然擁有前蘇聯遺留下來的大量先進武器裝備,但是俄羅斯受到經濟等問題發展的限制,在武器裝備的日常維護和研發當中顯得捉襟見肘,因而其海軍力量實力急劇下滑,急需有更為先進的大型水面艦艇服役,以滿足現代作戰需求。

近來,俄羅斯宣布在未來幾年將建造「超級航母」,來增強其海軍實力,不用懷疑的是,該型航母的出現便是為了抗衡美國航母。其航母將採用核動力為動力來源,在飛機起飛方式上也會採用電磁彈射,採用雙艦島設計,能夠搭載包括各型飛機在內90架艦載機,看這數據要比「福特」號大的多了,毫無疑問是「全球最大的航母」。

這對於擁有全球航母最大規模且數量最多的美國來說是不小的壓力,但鑒於該型航母的作戰能力以及性能,其服役周期還很長。相對於目前俄羅斯的狀況,想要一次性斥巨資研發可不太同意,再就是其航母建造技術的能力,畢竟前蘇聯時期航母建造主要集中在烏克蘭,俄羅斯是否具備該能力還不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軍事連連看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五代機已量產服役,為何還引進蘇-35戰機?其意義深遠
中國這一戰機存在的價值不亞於殲-20戰機,是空軍手中又一張王牌

TAG:環球軍事連連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