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全國兩會|減稅給跨國併購注入強大能量|中國汽車報

2018全國兩會|減稅給跨國併購注入強大能量|中國汽車報

今年的全國兩會特徵很鮮明,那就是貫徹落實十九大報告的精神和重大戰略部署,著重提升民生福祉,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從而把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推向新的高度。

惠民面最廣的舉措之一是給中小微企業和個人減稅。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18年中國將繼續減稅降費,全年再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為市場主體減輕非稅負擔3000多億元。兩項合計1.1萬億元。

一系列的結構性調稅政策,有利於促進消費、民間投資增長和經濟轉型升級,有助於今年GDP的增長率達到6.5%。無疑,減稅對車市是個好消息,特別是對扭轉小排量車市的頹勢是個大利好。

如果從企業轉型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這個角度來看,再看看中美歐日四大經濟體眼下的情形,筆者覺得,減稅帶來的一系列正向連鎖反應給中國品牌汽車企業掀起跨國併購新高潮注入了強大的能量。

歐洲依然是併購首選地。根據彭博社的數據,今年,中國的GDP預計將達到約13.2萬億美元,超過歐元區19國的12.8萬億美元。彭博社預計,2020年之前,中國的GDP增速不會低於6%,在2020~2030年間還會保持5%至5.5%的速度,而未來20年,歐元區增速則很難高於2%。

歐盟至今深陷於經濟衰退和債務危機無法自拔。3月8日,歐洲央行發布消息,準備結束量化寬鬆政策,因為經濟泡沫太大了。但是,加息縮表又會加劇歐盟各國經濟的冷熱差距,進一步擴大裂痕,最後的結局很可能是德法只顧自保,任由歐盟解體。也正因為預估到了歐元區大事不妙,英國脫歐,法國主張脫歐的極右政治勢力去年5月也差點上台執政。去年12月,奧地利中右翼和極右翼的兩個政黨上台聯合組閣。即便是歐盟的火車頭和核心支柱德國,去年9月24日聯邦議會選舉之後,極右翼的激進政黨選擇黨也成為議會第三大黨。這是二戰之後極右翼民粹主義政黨首次進入德國聯邦議院。可以說,極右翼正在衝擊著整個歐洲傳統的政治生態。

今年3月5日,歐盟第三大經濟體義大利的2018年議會選舉投票統計結果出爐,極右翼政黨五星運動黨獲得32%的席位,中右翼聯盟獲得37%的席位,右翼政黨在義大利聯手執政已無可爭議,義大利脫歐成為大概率事件。一時間,全世界驚呼:歐盟解體,迫在眉睫!正因為看準了歐洲危在旦夕,一大堆兇悍的對沖基金集結在歐洲金融市場上,布下巨量空單,隨時準備給老歐洲來個致命一擊。在那一群凶神惡煞般的對沖基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世界最大的美國橋水基金,它囤下的空單達到了驚人的220億美元。

也許有人會說,像10年前應對美國金融危機那樣,實施力度更大的量化寬鬆政策不就得了嗎!恰恰相反,歐盟再也不能這麼幹了,已經實施了10年的量化寬鬆政策,讓歐元區通脹率持續升高,經濟越來越低效,企業競爭力越來越弱。

歐洲一旦被擊倒,歐盟解體,統一市場將不復存在,歐洲經濟將會一團糟,大批優秀的中小微企業甚至是大企業將會遭受巨大的財務危機,這就給中國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創造了空前利好的併購機遇。

併購是做大做強的一條捷徑。通過收購歐洲具有先進技術、優秀人才隊伍、卓越品牌和較大市場份額的企業,既可以補齊自身的短板,做大做強既有產業,也可以快速實現多元化和全球化發展的戰略目標。

全球著名會計師事務所德勤的研究報告顯示,2013年至2016年,我國自主品牌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完成海外併購交易60宗,涉及金額177億美元;另外還有近百宗其他交易,交易金額超過100億美元。我國海外併購宗數和規模逐漸增長,其中在德美兩國發起的跨境併購項目佔總體交易近四成,併購目標均為零部件企業。當前,零部件企業是我國汽車行業海外收購的主力軍,交易宗數和金額分別佔比在七成和八成以上。其中,1億美元以下的併購交易最為集中,佔總交易量的一半。中國自主品牌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傾向於收購高度專業化、細分領域市場佔比高、中等規模的外國企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汽車報 的精彩文章:

2018全國兩會|李彥宏:無人駕駛落地不是突變是漸變|中國汽車報

TAG:中國汽車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