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寧佳偉導演作品《AWAKEN》入圍2018年第20屆希臘塞薩洛尼基紀錄片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寧佳偉導演作品《AWAKEN》入圍2018年第20屆希臘塞薩洛尼基紀錄片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塞薩洛尼基電影節(Thessaloniki Film Festival)是由希臘文化部主辦,位於希臘第二大城市塞薩洛尼基(Thessaloniki )舉辦的年度電影展會。

塞薩洛尼基電影節始於1960年,前身是「希臘電影周」,1992年正式發展成一年一度的塞薩洛尼基國際電影節(Thessalonik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塞薩洛尼基電影節為希臘和世界電影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展示舞台,目前已成為巴爾幹地區電影作品展示中心和巴爾幹地區最主要的電影節。另外在2006年第47屆塞薩洛尼基國際電影節特別設立了中國電影和巴西電影兩個新增的單元,為的就是讓世界上更多的電影文化和電影工作者能更好的互相學習和交流。

歷屆金亞林山大獎的獲得者:

英國導演,薩利·波特,獲獎影片《Orlando》;

中國導演,王小帥,獲獎影片《日子》;

中國導演,何建軍,獲獎影片《郵差》;

日本導演,高橋陽一郎,獲獎影片《Fishes in August》;

英國導演,亞當·帕夫利克夫斯基,獲獎影片《Last Resort》;

泰國導演,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獲獎影片《Blissfully Yours》;

俄羅斯導演,阿列克謝·日耳曼,獲獎影片《The Last Train》;

韓國導演,金泰勇,獲獎影片《家族紐帶》;

澳大利亞導演,蘇·布魯克斯《Road to Nhill》;

中國導演,蔡尚君,獲獎影片《紅色康拜因》等。

2006年的塞薩洛尼基電影節中,中國導演陳凱歌在奧林匹亞劇場上接受了自己電影生涯中的第一個終身成就獎。

1998年塞薩洛尼基電影節又將紀錄片單元獨立成立為塞薩洛尼基紀錄片電影節(Thessaloniki Documentary Festival),其目的是介紹和宣揚國際紀錄片的創作,塞薩洛尼基紀錄片電影節為眾多優秀的新生派導演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遇,最高獎項為金亞歷山大獎。

第20屆塞薩洛尼基紀錄片電影節於2018年3月2日-3月11日舉行,於3月2號晚上於奧林匹亞劇場正式開幕。

2018年第20屆塞薩洛尼基紀錄片電影節中,寧佳偉導演作為本屆電影節唯一入圍的中國導演,攜紀錄片《AWAKEN》參加第20屆塞薩洛尼基紀錄片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第20屆塞薩洛尼基紀錄片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入圍影片《AWAKEN》。

《AWAKEN》以導演寧佳偉的家鄉,中國大連市的漁民作為題材,探索人與自然的微妙關係。影像通過凍封的海面,一艘等待冰海融化出海捕魚的漁船來探討漁民生存現狀的議題。全片無任何對白,運用單一冷峻的講述方式、客觀與主觀鏡頭交錯、現場空靈的作業聲音直接刺激觀者的視聽。

3月6日晚上8點,《AWAKEN》首映式於奧林匹亞劇院舉行,問答環節中,寧佳偉導演與現場觀眾進行交流。

「影片中的每個瞬間都可能將我要表達的人與物放大。漁民、他的船、封凍到融化的大海,我在創作中多用動態視角和隱藏的視角。但事實上,現場情況更為複雜有趣。

《AWAKEN》里的音樂讓影像的結構和質感更有靈魂,現場的收音與後期的音效設計,也可以作為影像結構的承前啟後來調節畫面節奏,鏡頭裡看到的不完全取決於我的意識,有些鏡頭就是漁民自己把攝影機戴在身體的某個部位,並無意識地記錄了這些片段。

我希望觀眾就可以感知到《AWAKEN》中的多維度延伸空間。這種表達的策略超出了指示性、主題性或者單純的表現性功能。與好萊塢式複雜的蒙太奇組合、誇張的攝影機運動或者構圖、炫耀的特效以及被某些定義了的類型片截然不同。" ———寧佳偉

《AWAKEN》於STAVROS TORNES劇場放映之後的現場交流環節。

《AWAKEN》的第二場放映是在STAVROS TORNES劇場舉辦,期間有一位觀眾提問:「為什麼在您的影片中完全沒有對話,那一位漁民也從來沒有露臉?」

寧佳偉導演:「圖像本身就是力量,不需要過多的解釋,所有的信息都在裡面。」

《AWAKEN》劇照

「影片《AWAKEN》講述的是關於人與自然的順應關係,萬事萬物服從自然之力。影片中的男人對待自然的方式,對於寒冬之於自身漁民身份、生存狀況,並不作掙扎和抵抗,他等待驚蟄時分冰海融化,他等待進入新一年的輪迴。影片《AWAKEN》中,沒有任何對話,在音樂和音效上有大部分選擇現場錄音版本,也是為了選擇自然。影片中沒有破冰情懷,只有等待冬去春來的漁民與漁船,影片結束前,鏡頭與畫面更加顯得空靈和開闊,海風中漂浮的風箏就像海洋中的生物一樣游弋,《AWAKEN》反映的是自然規律的一個角落。」

———陳宇騰(北斗北工作室)

《AWAKEN》劇照

擺脫了常規紀錄片類型的束縛,用極簡的電影語言,將主客觀視角結合,探討了男人、船、海之間的隱秘關係。這種形式同它的內容一樣,似乎隱喻著某種被邊緣化的失語。

———第十四屆北京獨立影像展,影片《AWAKEN》授獎詞

《AWAKEN》劇照

「王子云:我覺得令人印象深刻的是《AWAKEN》中鏡頭語言的嘗試。你是用GoPro進行拍攝的,很晃,特別恍惚。為什要用這種相對而言非正常的方式?

寧佳偉:我在海邊出生,在大連生活近20年,但是我對家鄉的海一點也不了解。雖然我吃過不少海洋里的生物、夏天在大海里游泳,其實我對它的了解跟普通遊客沒什麼兩樣。去年全國趕上大寒了,海面結了冰也下了雪,像北極一樣,我在大連待了那麼久都沒見過這樣震撼的場景。包括我拍到海霧的鏡頭,自己很震驚,很幸運老天給我這樣的禮物,正好在我創作時我就拍了下來。創作過程中,我想我能不能首先在鏡頭語言上有些嘗試。我甚至想過全用航拍,用上帝視角來看,但一個是設備條件不夠,一個是我不知道這樣拍了怎樣服務於我的敘事,決定放棄。有一次跟漁民拍攝走在冰上,嘗試在冰下面的水裡拍漁民在水上的行為以及聲音,發現有些鏡頭是可行的,但是後來我把所有水裡的鏡頭剪輯在一起發現形式感過於強調了,也放棄了。畢竟我拍出來的東西還是會考慮到觀眾,大家看後什麼感覺。最後呈現是兩者結合,我拍的客觀鏡頭和漁民工作的主觀鏡頭,有些漁民自己拍的畫面很多人看著覺得晃得噁心,建議做個穩定,這幾個畫面我堅持不做穩定,就讓觀眾看著噁心。我也表達不出來為什麼,就覺得應該那樣。可能前面節奏讓人很難受,看一半就想走。但我覺得沒有前面四十幾分鐘也就沒有最後的十幾分鐘。按我自己的方式,把水下的、天上的、漁民拍的、還有我自己拍的一些符合於驚蟄線索的東西,包括一些晃動記錄下來,從1.4T素材挑選出來,盡量呈現完美,這種方式把我開拍前寫的很多故事預設和畫的分鏡頭全都推翻了。

王子云:《AWAKEN》這個片子,從內容上簡單區分一下,有人跡、自然風景、抽象化的場景,這三個方面融合在一起你是怎麼把握這個度,如何取捨的呢?不僅僅是像你說你主動剔除掉與拍攝對象有關的生活的場景吧。

寧佳偉:這三者我是按敘事線索梳理。重點是講故事,不是純粹地強調材料。按大自然的規律,從冰凍到融化。我談到自然,我選擇了一個中年男人、一艘船、一片海,那出現的就應該是一棵松樹、一條魚、一隻手,幫助其它線索並列敘事。我跟李一凡老師後期剪輯討論了幾次,他這方面經驗比我足,他也看出來了,漁民自己和自然的聯繫。觀看方式上,漁民第一次看冰海,是絕望,第二次看冰海是麻木,第三次看到冰海融化有船出海了,是希望。第三次看到的那個船,其實是捕海狗的船,是違法的,但是我不能去拍那個,那是另外一個事情了,這個就應該捨棄,我不能被無關的事件帶跑。像他看毛片、找人借錢、朋友死了。這些可以拍,拍了和驚蟄敘事沒關係,我就堅決不要了,所以人跡、風景、抽象的場景是服務於敘事的。」

———寧佳偉導演與王子云先生關於《AWAKEN》的對話

寧佳偉

生於遼寧大連

四川美術學院新媒體藝術系教師;導演

工作、生活於中國·重慶

2018年

入圍20屆塞薩洛尼基紀錄片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希臘·塞薩洛尼基)

獲得第十四屆BIFF北京獨立影像展優秀紀錄片獎(中國·北京)

2017年

入圍IDFA荷蘭阿姆斯特丹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荷蘭·阿姆斯特丹)

入圍ARTHOUSE國際藝術電影節(中國·香港)

入選中國傳媒大學第六屆中國紀錄片學院獎(中國·北京)

德國柏林當代畫廊 展覽放映(德國·柏林)

奧斯陸畫廊 展覽放映(挪威·奧斯陸)

NAVSTEVA布拉格影展(捷克·布拉格)

CCA格拉斯哥畫廊 展覽放映(英國·格拉斯哥)

達姆施塔特美術館 展覽放映(德國·達姆施塔特)

「時間旅行社」星星藝術空間 (中國·重慶)

2016年

四川美術學院優秀畢業創作學院獎(中國·重慶)

獲得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第二屆中國研究生影視人類學作品展」榮獲二等獎(中國·北京)

獲得首屆中央美術學院「俊安實驗藝術教育獎」 榮獲未來獎(中國·北京)

北京歌德學院 I SEE 國際錄像藝術展映(中國·北京)

中央美術學院「後來你風生水起」 展覽放映(中國·北京)

灰空間 CAS 展覽放映(中國·重慶)

獲得四川美術學院優秀畢業創作學院獎(中國·重慶)

中國美術館影展(中國·北京)

2015年

第四屆加拿大溫哥華華語電影節(加拿大·溫哥華)

入圍第八屆北京新人電影節新晉導演單元(中國·北京)

成都藍頂教育基地藝術展映 (中國·成都)

四川美術學院首屆紀錄片交流周展映(中國·重慶)

土壤計劃,501序空間(中國·重慶)

中法文化中心展覽放映(中國·北京)

2013年

入選十二屆中國(南京)獨立影展(中國·南京)

入圍北京獨立影展(中國·北京)

「江南敘事·可一藝術節Ⅲ」藝術展(中國·上海)

「在路上,我們這一代」錦瑟畫廊(中國·重慶)

————— END—————

CG部落整理,歡迎轉載,引用請提前聯繫並註明出處

更多精美概念設計高清大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G部落 的精彩文章:

TAG:CG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