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朱元璋大殺功臣到底為了什麼?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朱元璋大殺功臣到底為了什麼?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簡單的說來就是開國功臣作為一股政治力量,對皇權產生著威脅,這是皇權體制下普遍性的政治問題。

不簡單的說來,朱元璋如此大殺功臣,殺人數堪稱歷屆開國帝王之罪,肯定有著其特殊性。

早在公元前480年左右,范蠡就曾經很深刻的剖析了與帝王共同創業後,功臣們的艱難處境;「有功于越王之下,難以久居……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對獵人來說,飛鳥都已經獵完了,玩弄弓箭難免傷害到自己,狡兔已經抓到下鍋,留著狼狗難免不會被反咬,於是,藏之殺之成了最好的處理手段。

如果開國功臣聰明,能夠像張良,姚廣孝等人那樣主動把自己藏起來,不搞事情,更不搞串聯拉幫,或許能夠自保。

但可惜的是,自我隱藏非常難,需要你放棄唾手可得的財富,遠離可以隻手遮天,橫霸一方的權勢,大多數開國功臣根本放不下這些慾望,於是他們反其道而為之,想的是如何通過結夥來形成小集團,永葆子孫後代也享有權勢。

這一現象,在朱元璋的洪武朝特別明顯,胡惟庸案之所以能夠牽連出這麼多人,雖然是朱元璋濫殺之心深重,但也說明了胡惟庸得勢之時,許多官僚都爭相巴結靠攏,就算胡惟庸無心搞幫派,實際上幫派也已形成。

到了藍玉案前夕,朱元璋更是通過錦衣衛偵查到這一一件事:涼國公藍玉,東莞伯何榮,景川侯曹震,鶴慶侯張翼,舳艫侯朱壽以及吏部尚書詹徽等人常常聚在一起討論時政,尤其說到朱元璋在胡惟庸案件中濫殺有功之臣,這讓朱元璋感到非常憤怒,也產生憂懼——這些人湊一起有什麼目的呢?真讓人怕怕的,必須進行剷除。

分析朱元璋的誅殺功臣動機時,不能不考慮到朱元璋的出身和性格特點,朱元璋這人,其實就是一個農民,整個格局和思維擺脫不了老農的局限,特別看重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看中自己親族家人,至於功臣這樣的外人,不過只是工具罷了,能用就用,不能用了就扔,並沒有什麼可惜的,自有後來人。

早年的艱苦卓絕經歷讓朱元璋「窮怕了」,一旦「暴富」起來,他天天擔心的就是自己的家業能不能傳子傳孫,他就像一個操心到極致的封建大家長,甚至替子孫規劃好了危難時逃跑的路線,完全沒有唐太宗和漢武帝這樣的貴族子弟出身的自信心和心理安全感。

朱元璋應該算得上歷史上最拚命工作的皇帝之一了,他的勤勞和努力,來自於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得到了天下,卻時刻擔心再失去天下,於是他拚命工作,就怕自己的懶惰懈怠敗了家,另一方面,對於威脅老朱家坐天下的人或者事,他絕不掉以輕心,防微杜漸,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正是這樣的性格特點和心理動機,使得洪武年間誅殺功臣的政治大戲,殘酷冠絕古今。

朱元璋累嗎?累!太累了!他自己做了首詩發了一頓感慨: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午猶擁被。

但他從沒有後悔過!勤勞辛苦也罷,殺人無情也罷,他都沒有後悔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智囊 的精彩文章:

魯迅先生死於「自殺」?研究專家:與他生活上的習慣密不可分
太平天國為何會失敗?歷史專家:石達無疑有很大的責任

TAG:歷史智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