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一個造謠「螃蟹+西紅柿=砒霜」的人現在怎樣了?

第一個造謠「螃蟹+西紅柿=砒霜」的人現在怎樣了?

你們肯定好奇第一個造謠「螃蟹+西紅柿=砒霜」的人現在怎樣了?看完這篇文章你們就知道了。

不得不說,「螃蟹+西紅柿=砒霜」這個老謠經過今年315晚會的再次闢謠又燃燒了一吧

首先,我們要肯定一點:古人是善於總結的,正因為如此才有了諸如《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一系 列經典中醫著作。但我們又不得不理性客觀的指出:從循證醫學角度,古人是有所欠缺的。

食物的相生相剋,部分摘自典籍,部分是口口相傳,「螃蟹+西紅柿=砒霜」恰恰就是口口相傳而來。

誰是第一個提出螃蟹西紅柿同食會產生砒霜已經不得而知,但我們稍一走腦子就能腦補出當時的情形:

國人吃蟹歷史悠久,《周禮·庖人》里記載的周天子吃的「青州之蟹胥」,大抵就是典籍里關於螃蟹最早的記載了。西紅柿屬於後來居上,明朝萬曆年間由歐洲傳教士引入中國。現代人通過科普的方式都知道螃蟹喜歡吃水中死魚、死蝦等腐敗的動物屍體,因此在螃蟹體內就富集了大量的細菌,清洗、烹制及存放時稍有疏忽螃蟹體內的細菌及細菌分泌的毒素都會趁機經口侵入人體,同時螃蟹死亡後蟹體積累的組胺也會增多。古代食物烹制及存放條件有限,食用螃蟹後發生食物中毒就不難理解了。

現代人吃個螃蟹如果得了急性胃腸炎可以去醫院進行補液等對症治療,但古代如果胃腸炎上吐下瀉沒有能及時止住的話最後脫水引起死亡是再容易不過的事了,於是乎,死者的七大姑八大姨就開始琢磨死因。為什麼要扯上西紅柿?或許只是死者吃螃蟹前後碰巧吃過一個西紅柿這麼巧合,西紅柿作為一個舶來的物種,與其他知根知底的果蔬比起來西紅柿就成了關鍵時刻可以被犧牲的軟柿子。

死者家屬的話在當年沒有循證醫學的年代就是最高級別的證據(相當於現在Level A級別的),甚至能左右醫生的判斷。於是乎,螃蟹加西紅柿賽過砒霜。所以,在那個年代,如果你買了螃蟹順帶還拎了兜西紅柿去串門被打斷腿出來也沒人會同情。


古代人因為研究方法的匱乏會犯錯,現代人不會么?也會的。香蕉和牛奶相剋等等謠言至今還是不絕於耳。出現問題先從外部找原因是大部分人的通病:我身體肯定沒問題,單獨吃香蕉沒問題,那肯定是香蕉配牛奶出了問題唄。他們往往忽視了自己其實是個乳糖不耐受者,僅此而已,和人家香蕉沒有半毛錢關係。


媽媽為了讓小明奮發圖強就用了激將法,她說「你看隔壁的小紅姐姐以前天天看書到12點,她現在年薪百萬,羨慕吧」,小明幽幽的來了一句:「樓上的陳爺爺每天看書也到12點,上個月去世了,媽媽你羨慕么?」

最後,回答開篇大家關心的問題:第一個造謠「螃蟹+西紅柿=砒霜」的人現在怎樣了?掐指一算,手札君覺得他(她)應該不在人世了。

微信公眾號搜索「醫學手札」了解手札君更多趣味科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手札 的精彩文章:

拔魚刺45元嫌太貴:是手術費貴還是喪葬費貴?
闢謠:聽說幹細胞治療能替代腎移植?假的!

TAG:醫學手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