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不語,亂花漸入迷人眼

春不語,亂花漸入迷人眼

1

今年的春似乎來得特別倉促,忽一日,望到江邊,一樹玉蘭盛放,白得扎眼。然而,我還沒遇見過迎春花,怎麼,春就到了?趕忙下樓,沐在陽光和暖風裡,身體里每一個細胞都觸碰到了春的脈動,春天在不經意間已悄悄回到大地。然後,這個城市將開始日漸一日地繁花似錦。

這些天,開得最醒目的當屬玉蘭。這種別名望春的落葉喬木多數都是花發在先,花落而葉出。此時,四下擴展的枝頭密密立滿了花,或含苞或怒放或初展顏,刪減掉葉的托襯,簡單的花與枝的組合反而令視覺更為飽滿。極簡亦是至美吧。玉古路近植物園一端以及玉泉路兩邊,種的都是玉蘭,周圍又鮮有常綠樹,放眼望去,林間星星點點的白,綿延一路,有藍天映襯更是賞心悅目。

這些天,隨處可見,開得太多太多的是櫻花梅花和茶花,正合了一句古詩: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我是不喜歡這樣的濃墨重彩,總覺得過於熱鬧,看多了竟生出「油膩」二字。而有那麼一株櫻,卻著實讓人為之所動。餘杭塘河南岸游步道,寬不過1米,一面臨水,一面是高高的牆。單單有一株碩大的櫻花,從牆的那頭探出大半個身子,伸展度極大,不但遮蓋了小徑上方的一片天,還在水裡投下它的影。正當盛花期的櫻,每一根向外伸展的花枝都開得滿滿當當的,華蓋下的小徑和水面鋪著一層風吹落的花瓣。這一株櫻花就這麼孤獨地不斷開不斷落,從遠處望過來看到的是熱鬧與繁華,待到樹下,見到落花滿地,落寞之情油生。一花一世界,說的不過是這樣子吧。

2

春風花草香。這時節,我以為教人印象最深刻的味道是結香發散出來的。數年之前,那時還不知道結香之名,只記得每到春來,小區綠化帶幾處轉角位置栽種著的半人多高樹冠長成球形莖枝寸葉不生的灌木枝頭開滿了一簇簇鵝黃色的花團,湊近看,花團由一堆密密匝匝的小黃花匯聚而成,低垂向下,披掛滿絨毛,自帶柔光效果,可愛之極。而它持續散發出沉鬱的香味,那味道進入鼻腔,即刻佔領了所有的嗅覺細胞,濃得化不開。彼時我是不愛這花香的,因為太過稠重,反而隱隱覺得有些臭了,在花開季節總是遠遠繞道走。後來翻書偶見圖文,方知其名結香,屬以花香著稱的瑞香科植物,自嘆不識泰山。再急急到小區里找尋的時候,居然一株結香也不曾見到,印象中的那幾處轉角種的卻是紫荊,是記憶出了偏差還是換了物種?至今無解。

前幾日外出,在一戶人家的庭院里,見到結香。偌大的庭院有各種綠植,這一株開著花的結香尤其亮眼,然後,花香來襲。也怪,這回聞到的香氣,到達肺腑,卻是清淡的。一時又恍惚了,是記憶出了偏差抑或隨著年歲增長,於萬物的體覺亦大有不同。

3

城裡能見到的植物,都是綠化部門種植的,有景觀設計的考慮,一年四季觀花觀葉相搭,都是園藝品種。西湖周圍的群山之間,都是自然生長的林木。早春,是檫木與野櫻花的天下。野櫻花知道的人多,就說說檫木吧。

初見檫木,是去年在千島湖的山裡。車行山間,常常躍進眼帘的是一樹一樹的鵝黃,高高掛起在枝頭,為單調的山色陡增一抹亮色。因為高,即便相距很遠,也能看到它鶴立雞群般的身形,因為是先開花後長葉的樹,滿目的黃燦燦不摻一絲雜色,山林因之生動。恰巧同行人中有位早年做過護林員的,迫不及待地問了,知道原來是檫木。再次見到檫木已是深秋,走西溪谷沿山漫行道,山道兩邊,站得挺拔,必須仰視,長得像鵝腳板的葉子由綠漸紅,一樹繽紛,比之園林里的紅楓不知道要壯觀多少。

伏在腳邊的春草,也是野生野長,花開得隨意,卻美好。植物園各處林間草地上,老鴉瓣、貓爪草、紫花地丁、碎米芥、刻葉紫堇、天葵、阿拉伯婆婆納……,這些如苔般大小的春草,在春光里靜靜開放,花雖微小,但也恣意,奔放自由地表達自己的生命。比之精心呵護種植的花草,非但不遜色,甚至更勝一籌。所以,每到春來,我更願意低頭欣賞開在腳邊的繁花,它們也似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子之李 的精彩文章:

TAG:木子之李 |